镜州城主府中。
已经恢复如常的吴极正教育着吴家子弟,仔细翻过每一篇从镜州各地送来的奏报。
镜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正是需要加紧养护之时,懈怠不得,每一篇来自地方的重要奏报他都会亲自过目,并挑几个出来对吴家的子孙们进行说教。
翻到某一篇时,吴极神色严肃,语气也格外低沉。
“看看这一篇,平元城官商勾结,多方垄断,致使百姓背井离乡,甚至投靠太平教。”
“这个消息早在两个月前就有平元城的人上报过,可好笑的是,直到今天它才过到我城主府,出现在老夫面前。”
“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嗯”
吴极在吴家积威深重,只是一个鼻音里带出的嗯字,便让几个吴家小辈瑟瑟发抖。
“爷爷爷,这应该是吴念那小子当初作的妖。”
“没错,一定是他,他对我吴家一直有不满,心怀怨恨,便故意想拉我吴家下水。”
吴极翻书的手顿住,眼眸微微抬起,映出一道森冷的光。
“一个吴念就能在我吴家只手遮天,阳奉阴违”
“那老夫该说,是他太厉害,还是我吴家的子孙太窝囊”
这
几个吴家小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忙低下了头。
“平元城还有几个小吏的空缺,你们几个去填了吧。”
几人闻之色变,爷爷这意思,分明是要把他们下放,逐出吴家核心层啊
“爷爷爷爷您”
“怎么是老夫说话不好使了”
吴极的话很冷,冷到再没有一丝温度。
“”
几人不敢再多言,只能苦着脸应下。
吴极这才翻过了这篇奏报,看向了下一篇。
沙沙
书页在沁凉的秋风中发出轻响。
吴家众人的心也随之七上八下。
镜州身处大虞边境,本就是天高皇帝远。
再加上老太爷这些年一直闭关不问世事。
他们吴家近年来的作风的确是乖张霸道了些。
刚才那几个吴家小辈不是特例,也不是唯一。
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就轮到了他们。
城主府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见状,家主吴轩连忙给吴极送上一杯热茶。
“爹,您先喝口茶,这些不肖子孙不值得您生气。”
“要是气坏了身子,影响了您突破武道天人就不好了。”
“不值得”
“哼。”
吴极冷哼一声。
要是不值得,他就不会坐在这儿了
还真以为他堂堂一位武道天人这几天坐在这儿,事事亲为,都是为了镜州百姓呢
还不是为了吴家这偌大的家业
虽说吴家变成如今这样,的确是他和当今皇帝为了计划而默许放任的。
但放任完了,就得及时扼杀那些不该有的歪风邪气
否则
吴极又翻过了一页,低沉的声音传入了吴轩耳中,“时代变了,镜州,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镜州。”
吴家,也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吴家。
须知,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尤其是他们这种与当朝皇帝关系匪浅的外戚。
现在及时收敛,他那位贵为人间之神的曾外孙还能看在他和太后的脸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吴家舒舒服服的过下去。
可若是不收敛
下一代外戚,就会亲自来教吴家人,到底什么叫做收敛
到时候,可就不是退不退的问题了。
正当吴极这般想着时,
门外传来了一阵整齐的带着金铁交击之音的步伐。
洛枫到了。
“老太爷看上去愁眉苦脸的,莫非镜州哪片儿又出问题了”
吴极连忙笑说道,“太子殿下一战定天下,眼下这镜州连只老鼠都找不出来,哪里还有什么问题。”
“老夫不过是借着一些奏报,教育教育吴家子孙,这帮坏小子整天心高气傲,眼高于顶,实在太不像话了。”
洛枫便看了一眼吴家众人,又说道,“都是鲜衣怒马的年纪,心气高些是免不了的。”
“说出来不怕您笑,洛某当初可比他们还狂。”
“呵。”吴极不屑一笑,“这帮坏小子哪能跟洛小将军你比”
“他们要是能有你一半本事,老夫睡着了都能笑醒。”
“一群不争气的玩意儿算了,不提也罢。”
吴极摆摆手,“洛小将军可是大忙人,此来,可是太子殿下赐下了什么重要决定”
洛枫点点头,“太子殿下有令,要组建独立于朝廷之外的镇魇司。”
“并赐下了专为镇魇司而创,克制魇族的神功。”
“洛某此次来,便是奉太子殿下之令,先行聚拢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才俊作为镇魇司的第一批启动人员,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两族之战。”
“而这镜州之地,老太爷是东道主,想必对镜州的年轻才俊多有了解,不妨向洛某推荐几个。”
“原来如此。”
吴极会意,随后便说道,“这样的话,老夫还真有些合适的人选。”
他从奏报里挑出了几张,“此次镜州大乱,有不少宗门都化身叛军,投靠了太平教,令人不齿。”
“但也有不少忠志之士,即使面对如此困境,也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
“洛小将军你看,青叶剑宗,天玄寺,飞鸿道门,临渊学宫”
“他们都是我大虞的栋梁啊”
洛枫接过奏报看了几眼,点点头,“的确,此前洛某也听说了他们的刚毅勇猛,是我大虞镇魇司的不二人选。”
吴极又说道。
“但有个小问题他们各自都有师承,依照门户之见,怕是不愿入我镇魇司,学镇魇司的神功。”
闻言,洛枫笑了笑,“这一点,老太爷不必担心。”
“我镇魇司的神功,这天下怕是没有人能拒绝。”
“哦”
“不知太子殿下多创这门神功是何作用”
洛枫只吐出了四个字,“吞魇化气”
“吞魇化气”
青叶剑宗内,几个师兄弟凑在一起,仔仔细细看着那封来自镜州城的密函。
“这上面说的吞魇化气莫非是跟魇族那些怪物一样的手段”
“它们吃人,我们吃魇”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