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有种担心。
这两年,星逸科技发展的很是顺利,但这种顺利不会一直有。
尤其星逸手机全球化之后,碾压苹果,吊打高通,连安卓都被压得抬不起头。
眼下苹果、高通、谷歌还不服输,还想全面提升产品力,和星逸科技正面竞争。
可当他们发现,正面竞争根本不是星逸科技的对手,根本竞争不过星逸科技,搞不好就会狗急跳墙,游说议员,用一些政治手段。
届时来自欧米的爆锤,很快就会降临。
可能是明年,可能是后年
一旦老米不要脸,开启爆锤星逸科技,那当下手机、平板的国际化肯定受挫,营收和利润也会大打折扣。
若是全面爆锤,直接开启科技战,那星逸科技将会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打压,很多业务都会举步维艰。
尤其是再过两年,懂王上台,那就更加糟糕。
为此,星逸科技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打造新的业务,作为新的增长点。
确保在当下核心的电子消费业务受到全面暴击后,还能有后手,有新的业务支撑起来,度过危机。
星逸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是七年内,对方都不会大肆制裁的业务。
无他,未来七年内,国内的豪华汽车品牌,都被bba特斯拉、沃尔沃等欧米巨头垄断。
若是欧米制裁星逸汽车,夏国也会对等制裁bba、特斯拉。
刚起步的星逸汽车,体量肯定不如bba和特斯拉。
欧米也不会蠢到伤敌五百,自损五千。
划不来。
同样,星逸地产也是王逸准备的一大后手。
一旦老米爆锤,那星逸地产也作为全新的业务,也能迅速支撑起来。
总不能老米要求所有人,都不得购买星逸地产的房子。
这不现实。
王逸在济州囤的5000亩,33334万平方米居住用地,二十多个小区,全部出售,便可大量创收
再加上这几年在帝都,深市,魔都,岛城等一二线城市囤的那些土地,全部加起来超过一千万平方米。
一旦全部开发成小区,全部出售,就能回笼大量资金,帮助星逸科技度过爆锤的危机。
而只要熬过爆锤的危机,用不了几年,局势便会全面逆转,并且发展得更好
可以说,最关键,最艰难的,也就是爆锤开始的那两三年。
星逸汽车,星逸地产都是王逸准备的后手,度过危机的关键。
尤其是星逸地产,未来几年更为重要。
无他,新能源的前途是辉煌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接下来五年,正是新能源刚开始起步的阶段,市场份额只有油车的零头。
哪怕星逸汽车再好,销量都不会大爆。
这两年,油车销量占比超过995,新能源只有05
前世,接下来五年都是如此,新能源市场份额只有油车的零头。
直到八九年后,快充技术大幅度提升,电池技术大幅度提升,智驾取得质的突破,新能源汽车才全面迎来大爆发的黄金时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才追平油车,超越油车。
前世,直到2018年,新能源所占市场份额才首次突破10。
2020年也才25。
可到了2022年,市场份额就将近50,和油车平分天下。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彻底超过油车,高达60,而油车市场份额只剩40
从此之后,形势全面逆转,曾经直言打死都不买新能源的人,买车换车也都开始优先考虑新能源。
此后几年,油车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而新能源市场份额继续高歌猛进,节节攀升。
可以说,新能源七八年后是辉煌的,但是未来年还是惨淡的。
王逸想要凭借星逸汽车渡过爆锤危机,只能说很难,非常难。
造车业务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即便星逸汽车很优秀,很卓越,也意义不大。
未来几年,大众对于新能源整体不认可,行情如此。
可地产就恰恰相反。
七八年后的地产是惨淡的,可未来五年的地产,那是辉煌的,不可一世的辉煌
甚至不只是五年,而是未来七年,都很辉煌。
虽然2018年之后,很多城市的房价停止上涨,甚至出现了下滑。
但这只是少数,实际上更多的是高位横盘。
冷知识,2019年、2020年新房成交面积和2018年相近甚至略高,成交金额更高,均价更高。
2021年,地产行业开始降温,成交面积下滑了,但是均价上涨,成交金额达到了历史最高
不过2021年之后,那就真的不行了。
因此,地产的辉煌,从2016年一直到2021年,足足6年的时间。
这是王逸的机会,也是星逸地产的机会,更是星逸科技的机会。
只要把握好这六年,单是地产赚的钱,就足够星逸科技渡过欧米爆锤危机。
至于说为什么20192021年成交量、成交金额、均价都很高,但都觉得地产已经凉了,地产商死了,暴雷
只因为拿地价不同
20162018年热销的房子,都是2017年之前白菜价囤的地。
像是济州新片区,当下房价40006000,楼面价15002000一平拿了地,2017年后开售,房价涨到1525万一平,利润太高没法算。
但2018年的新片区,房价1520万一平,拿地楼面价1115万一平,很多地产商都以为还会继续涨下去,有的赚,疯狂囤地
却不想等到2020年后开售,房价降到1318万,别说赚钱了,成本都赚不回来。
这就导致了那几年,房价高,成交量高,但拿地成本也高,根本没利润,反而亏损严重,入不敷出,连续暴雷。
其他城市也是如此,都是差不多的进展。
不过反过来,如果2018年2021卖的房子,拿地时间都是2017年之前囤的白菜价,那会如何
那会永远爆赚
不管行情怎么恶化,房价怎么下滑,都能爆赚。
无他,地价便宜
像是王逸济州囤的这些地,楼面价折下来只有一千多一平,不管未来楼市如何变化,房价如何降低,他都无所谓,依旧有恐怖的利润。
毕竟济州东部新城的房价再怎么降低,也不会降到五六千一平吧
尤其是王逸拿的地都是东部新城核心区,都会持续维持在25万以上,甚至3万以上。
即便是东部新城的边角大郊区,也会维持在一万以上。
王逸楼面价一千多拿的地,永远有足够高的利润。
而星逸地产,永远也能持续爆发,持续盈利。
实际上,地产暴雷的原因,不是房价下跌,而是拿地价高房价下跌的双向爆杀
但只要保证拿地价低,就能保证永远有足够的利润。哪怕房价不断下跌,也只是少赚一点而已,依旧利润可观。
为此,王逸决定星逸地产继续大手笔地白菜价拿地
疯狂拿地
没办法,星逸地产是王逸对抗欧米爆锤,应对科技战的钱袋子
一旦被制裁,星逸科技不仅营收利润爆降,研发投入也得全面加大。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都不行。
也正是因此,前世华威不得不忍痛割爱,出售荣耀来获取足够的资金,应对科技战。
如今的星逸科技,也将面临同样的局面。
到时候王逸没得选择,要么和华为一样,把子品牌无界科技卖了。
但无界科技的体量太大,远超前世的荣耀,甚至可以对标整个小米集团。
王逸想出售,对方接盘都难。
而且王逸也不想卖无界科技。
相反,王逸打算将无界科技打造成前世的小米,而且要比小米更强大。
后续无界汽车都会上线,比小米汽车都早。
既然不卖无界科技,那么就只有通过星逸地产来获得足够多的资金,支撑科技战和半导体战。
就得囤下足够多的土地。
眼下这一千万平方米的土储,根本不够,实在是太少了。
必须继续拿地,疯狂拿地,拿下足够多的白菜价土地,囤够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体量
只要囤下足够多的白菜价土地,未来局势如何恶化,老米如何发疯,王逸都不在乎。
白菜价的土储,就是金钱
就是实力
就是底气
就能支撑王逸和欧米全面开战
不管是科技战,还是半导体战,还是新能源战,都不是问题。
为此,星逸地产必须做大。
人的认知和观念,随着个人成长和局势发展,都是不断变化的。
之前的王逸把地产项目当做夜壶,需要的时候拿过来,不用了直接丢掉。
最初规划地产业务都不想挂在星逸地产名下,打算做成流星地产。
可现在,星逸地产将会成为资金支撑,成为印钞机,成为星逸科技对抗欧米爆锤,应对科技战,新能源战,金融战的最强支撑和资金后盾
为此,星逸地产的首位度必须提高,提高到最高级别。
而且星逸地产必须做大
哪怕规模达不到万科保利那种级别,但土储量也要提上去。
不过到底囤多少土地,那就是个大问题了。
念此,王逸看向地产部门的人“眼下其他地产巨头,土储都有多少”
闻言,几位高层有点蒙圈,还有人开口道“大概十几万亩吧”
“大概”王逸平静开口,不怒自威,心中更是有些失望。
这群地产高管,连友商的拿地情况和土储情况都不清楚,实在是难成大器。
估计其他地产巨头也是如此,否则不至于2018年后依旧高价拿地,集体站岗暴雷了
就在王逸失望之际,坐在角落的一位年轻人开口道
“董事长,当下拿地最多的是恒大,约15亿平方米,也就是225万亩。第二名是碧桂园,约12亿平方米,18万亩。第三名绿地集团,约11万平,165万亩。第四名万科,8500万平,1275万亩。第五名保利集团,总土储约7000万平,105万亩。”
闻言,现场一片静寂。
谁也没想到还有人能记得这么清楚。
“很好,这些地产商拿地分部,你可清楚”王逸继续问道。
“清楚。恒大通过并购新世界,中渝置地等项目,迅速实现了扩张,因此重点布局中西部省会城市,60的土储分布在三四线城市,碧桂园”
王逸打断对方的话语“这五大巨头,你更看好哪一个”
那人回道
“从规模上看,恒大和碧桂园更厉害,但我更看好万科和保利。”
“原因。”
“恒大土储虽然最多,但三四线城市占比过半。碧桂园也是如此,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深耕三四线城市,虽然土储规模大,但是质量差,未来潜力不足。”
“而万科和保利虽然土储量不如恒大碧桂园,可土地价值高,升值潜力大。”
“像是万科,土储只有1275万亩,也就恒大的一半多点。但万科聚焦一二线城市,60的土储位于长三角、珠三角。而保利同样的策略,75的土储分布于京津冀,珠三角,成渝。这些地方经济活力强,发展速度快,房价上市空间高。”
“将来不管是去化周期,还是增值空间,都非常可观。”
“相反,碧桂园、恒大一半以上的土储位于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发展潜力有限,消费潜力也有限,我不认为有那么多的购房者,能支撑他们那么的的土储去化。尤其是接下来,恒大和碧桂园都会继续拿地,继续增加土储,局面只会更严峻。”
王逸点点头,这人分析很到位“绿地呢”
“绿地有些特殊,40的土储位于一二线城市,按理说很有前途。但可惜,绿地依托政府资源,拿下了很多超大型综合体,摩天大楼。”
“这些项目都是典型的投资高,回报低,回本慢。”
“咱们星逸地产只有一个518米的星逸摩天大楼,当做我们未来的鲁省总部,北方中心。而绿地却在全国各地拿下多个类似项目。”
“这些项目看上去风光,但也烧钱,很容易把绿地拖进泥潭。”
“一但楼市出现巨变,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绿地集团资金断裂,甚至暴雷。”
王逸都忍不住鼓掌,这小子分析的太对了。
前世的绿地,就是这样,很多摩天大楼都凉了,绿地也被拖垮了
也正是因此,王逸除了在济州建一个星逸摩天大楼之外当做北方中心,顺便低价拿下大量土地之外,再也没有整第二个摩天大楼。
华而不实的项目,没有足够的利益,王逸都不考虑。
“你叫什么名字”王逸问道。
“董事长,我叫胡天宇。”
“坐。”王逸说着,话锋一转“接下来,星逸地产部门继续全国拿地。眼下的1000万平土储根本不够,只有几大巨头的零头。”
“接下来,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强势新城区,疯狂拿地”
“只要位置好,有发展潜力,只要价格合适,尽管拿地就是,大量拍地”
“只要地方给的优惠足够,咱们复刻济州的模式,去建商业,建产业园,建一座新城,也不是问题”
“到今年年底,我们星逸地产的土储数量,要从现在的1000万平,增加到2亿平”
“明年从2亿平,增加到4亿平。”
“后年上半年,从4亿平增加到5亿平”
闻言,所有人都震惊了。
从1000平暴涨到5亿平
足足50倍的暴增
实在是不可思议
更主要的,5亿平方米的土储
什么概念
是当下地产土储第一巨头恒大的三倍
而且恒大很多是三四线城市,而星逸科技则是一二三线城市,那含金量更高,成本也更高。
一时间,所有人都震惊了。
董事长疯了
看着众人古怪的表情,王逸笑道“怎么大家有话说”
众人面面相觑,却是不敢言语。
“尽管说就是。”王逸平静道。
其他人还是继续沉默,良久才有人站起身来,正是胡天宇。
只见胡天宇深吸口气,神色复杂道“董事长,5亿平的土储量,太多了,是当下恒大碧桂园绿地万科四大巨头土储总量之和太多了”
王逸淡淡一笑“这话对,也不对。咱们的5亿土储量,是接下来三年拿地的总和。接下来几年,恒大,碧桂园,绿地的土储量都会继续增加,或许这两年的增量不多,一年只有千方。但两年后大概率会飞速增加,数倍飙升”
王逸可是清楚,接下来几年,恒大等地产巨头,都会持续拿地。
而且拿地规模越来越大。
20132015年地产低迷,地价低,都不愿意拿地。
即便是恒大碧桂园,一年也就拿地20004000万平方米,每年开发20004000万平方米,基本维持平衡。
但20162017年,楼市火热,地价上涨,各大地产商都开始疯狂拿地。
恒大、碧桂圆一年拿地1亿平方米,15亿平方米,都是基操。
即便2018年地价高峰,他们也会拿地七八千万平方米。
哪怕是万科,龙湖,那几年也会大几千万平方米地拿地。
可以说,20142016年上半年,地价白菜价,几大巨头都不愿意多拿地,一年10004000万平方米意思意思,维持平衡就行。
可2016下半年2018年地价贵了,一年大几千万平方米,上亿平方米地拿地
结果就囤了大量的高价地,最后悲剧收场。
而王逸恰恰相反,20142016年上半年地价低,趁着最后的白菜价,疯狂拿地,一年两亿平方地拿地。
一次性拿够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土储。
等到2016年下半年开始,地价翻倍飙升,王逸停止拿地。
低买高卖,这才是合理的投资策略。
而且,哪怕接下来三年拿下五亿平方米的土储,依旧赶不上恒大、碧桂园他们未来五年的土储总量。
何况星逸地产的五亿方土储,是未来五到十年的土储,并不是特别恐怖。
“董事长,您的意思是看好国内楼市,未来地价和楼价,都会有大幅度地飙升”
胡天宇忍不住问道,心中想了很多。
但凡董事长不这么认为,都不会在接下来的两年,一次性拿地5亿平方米
这太恐怖了。
只有对国内楼市有着充足的信心和信任,才会这般疯狂,这般激进
王逸笑而不语“这事,信则有,不信则无。未来的事都说不准,但我相信国内经济的发展,也相信你们拿地的眼光”
“尽快行动,不得有误。记住,是核心新区,各个小组迅速行动,提报拿地计划,联系当地迅速推进。”
“是”众人纷纷应道,不敢多说。
至于资金
更不是问题,拿了地,抵押贷款套现出来,继续拿地就是。
一年2亿方的拿地,即便都是二线城市的新区,地价很低,2亿方也要上万亿资金。
若是全部现款,根本不现实。
星逸科技砸锅卖铁都买不起。
但是无所谓,土地本就是资产。
星逸地产花钱拿了第一批地,完全可以抵押贷款,然后用贷款的钱再去拿第二批地,再抵押第二批地进行贷款,去拿第三批地
如此循环往复,只需要第一批地的资金,就能拿下2亿平方米的土储。
虽然背了大几千万亿的贷款,虽然贷款利息都不是一个小数,但是无所谓,2亿方土储的价值远远高于这大几千万亿。
并且当下楼市低迷,地产商都不愿意拿地,王逸这个时候出手拿地,才能拿到更低的价格,还能获得地方银行的贴息补贴,拿下更低的利息。
等到后年下半年,房价坐上火箭,数倍飙升,王逸手中的土地价值也会数倍飙升。
万亿会变成五万亿。
五万亿会变成25万亿。
到时候,之前的利息,贷款,都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而有了这5亿平方的土储,星逸科技成为比肩甚至超越恒大碧桂园的第一地产巨头,再借着20162021年的黄金周期,迅速出货卖房回款,利润没法算。
到时候欧米要打科技战,他们想打多久,王逸奉陪多久。
5亿平方米的土储,还是白菜价买的,后续单是地价增幅都是天文数字,可以说,王逸有的是钱。
根本不怕所谓的科技战,金融战。
尽管来就是,王逸全接下。
烧钱都能烧死欧米巨头,都能熬到米元崩塌,熬到老米经济危机
有了王逸的指示,星逸地产各个小组迅速行动,在全国各地的一二三线城市,开始疯狂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