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 第524章 大德之治【大结局】
    第524章大德之治大结局

    洪武二十五年。

    天下大同。

    皇帝即位之后并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将自身放置在天下之上,而这对于百姓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朝堂的官员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大家都是来混日子的嘛,当官也好、当皇帝也好,都只是一份职业,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好了,至于其他的还是不要有那么的规矩和礼仪的好。

    而朱元璋在经历了最初的郁闷之后,也逐渐的发现了,这样子的生活较之从前更加美好、更加舒适,他也就逐渐的放下了自身的执念,转而开始随意起来。

    并且在这样子的监督之下,对于朱元璋来说也避免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皇帝的继任问题假如说继任的皇帝是个蠢货,是个笨蛋怎么办呢

    封建皇朝最需要担忧的不就是这个问题么

    而如今,这个问题被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因为皇帝这个位置在有能力的时候,他是能力,在没有权力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吉祥物,且还是没有什么太大权力的吉祥物。

    奉天殿大学士们逐渐的演变成了另外一种制度,即“内阁”制度的雏形,而奉天殿大学士的领袖们则是再次成为了“令首”,亦或者同样也可以被称之为“首辅”。

    首辅的职责更加类似于朝堂的“领袖”,以及在皇帝没有能力的时候跟上去顶上去、真正掌握权力的千斤顶但皇帝并不算是它的顶头上司了,所以令首不必讨好皇帝,也不必为皇帝背锅,去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由朱元璋推动、陈氏、以及其他几个大的世家,也就是从前的皇室们联合起来,搞了一个劳什子“九大世家联合会议”,这个委员会的参与者十分简单,就是陈氏、赵氏、秦氏、三刘、曹氏、张氏、杨氏等九个世家为联合会议的主理人。

    由陈氏新发明出来的“电脑主机”为核心,依靠着算法随机选择出来三千六百位随机人员,组成座谈会。

    每五年召开一次世家会,参与会议的人会对这五年来朝堂政治进行讨论、提议、提出属于自己的意见、以及自己所看到的“不公”。

    也就是几大世家以及一些黔首来进行投票,对当前的朝廷、首辅、以及皇帝进行投票,对其进行评价。

    无论是皇帝也好,还是其他的朝堂大臣也好,都不能够逃脱这个会议的制裁依照陈氏的话来说,这个会议是用来监督皇帝、监督大臣们的,也是为了防止一些人作恶而上面的人不知道。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会议而已。

    重点其实还是陈氏,陈氏麾下的几大势力全都汇聚在一起,然后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监察,类似于皇帝的锦衣卫,但陈氏麾下的这一部分人监督的范围更广,而且因为是前几个皇朝的底蕴加在一起,所以较之皇帝的锦衣卫来说更强大一些。

    当然这一点其他几个大的世家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他们都是经历过陈氏的辅佐以及陈氏势力的,他们比一般的人更加清楚的明白,陈氏不会变质、陈氏不会滥用权力。

    陈氏的纯洁性在过去的将近两千年时间内得到了验证

    而若是有人能够看到那所谓的“系统面板”的时候,便能够发现,陈氏的政治信誉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

    这已经几乎是满格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满格的十万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完全令人信任的东西,这世上总有人是不会相信别人、永远不会相信其他东西的。

    所以这已经算是满格了。

    在这样的政治信誉度之下,哪怕朱元璋事实上对可以更换皇室这一点是有一点点意见的,但却也消弭于无形当中。

    他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

    奉天殿中

    陈珂并没有什么惊讶的看着朱元璋说道“陛下的要求我知道了,这一点是可以满足的,只是如今朱家还是皇室的时候,不能够满足,待到以后朱家真的被更换了的话,陈氏会提议让朱氏成为世家之一。”

    朱元璋这才松了口气。

    毕竟他也是知道的,陈氏的人不会将话说的那么死,但是他们说出来的话是一定能够做到的,既然如此,他就不必担心了。

    他这个老祖宗做的足够好了,替后世的孩子想了那么多的,如果他们还是不争气的话,那他这个当老祖宗的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够让他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陈氏的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这个世上本就没有可以永恒存在的高贵,他们的努力也不过是为了一点点的时间内,做到最好的自己。

    仅此而已。

    洪武三十五年。

    朱元璋在奉天殿内与世长辞,而它的长子朱标结果了这个皇帝的位置,之后便继续开启了大明的盛世,而这样子的制度也在不断的延续下去,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一年一年又一年,大明的盛世还在继续,大明的统治还在继续。

    山林之中,府宅。

    陈聪坐在山林中,欣赏着面前的一切风光,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大明帝国已经演变成了大明联邦帝国。

    一天天,一日日,一年年。

    政治纪律监督委员会依旧存在,大明的皇帝们也逐渐的从真正掌握了权力的存在演变成了“吉祥物”一样的存在,人们敬仰皇室,但却并不把皇帝当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人们心中的平等观念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一种习惯和习俗,人人平等在这个时代真正的成为了现实中存在的着的东西,而非是所谓的看似人人平等,实则依旧是阶级森严在这个时代、在这一段历史当中,官员仅仅只是一个职业,而非是权力的象征。

    在嘉靖三十年的时候,由陈氏的科学家为主推出的人工智脑“玉皇”便已经开始被普及,并且介入了朝廷的大系统当中,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数据以及网络监控着,没有什么人是可以置身事外的,也没有什么人是可以逃脱这一张法网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员们也逐渐的适应了,自己也不过是一个“职位”的普通职员的现状。

    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人们都是自由而又平等的。

    当社会继续发展历史继续前行的时候,人们逐渐的变成了又一个模样,历史也在逐渐的走向新的篇章。

    远处的脚步声响起,赵丛从外面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开心的神色“子元,听说咱们就要能够踏上月球了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前两年消息不是还说咱们距离踏上月球还比较遥远么”

    陈聪抿了一口茶水之后笑了笑说道“的确是真的。”

    “科学院的那群人去年不是来陈氏,想要借助陈氏的“拙身楼”么本来陈氏的拙身楼是不会对外界开放的,但是去年殷商大陆那边对共和国的挑衅让老祖宗十分不满意,所以就特意去了祠堂,上疏请求先祖,先祖并没有反对此事,所以便让他们去了拙身楼,也是巧合,他们确实有了些许新的灵感,于是登月的事情便确定了下来。”

    “我想,大概也就是这个月了吧”

    “新闻上面应该会说的。”

    “这不是什么隐晦的事情,那些人也是时候该给一个警告了。”

    说到这里,赵丛有些犹豫的说道“皇室那边好像也有点别的小心思了,只是不知道咱们是不是要动手监督委员会上面两年关于更换皇室、或者取消皇室的意见越来越大、这个首辅好像也有些别的心思,想要联合起来皇帝搞一些事情。”

    陈聪摇了摇头“这一点不必在意,他们的行动都在我们的把控之中,我们只需要看着他们去做、等到他们真的去做了,再去说其他的事情便可以了。”“朱明皇室已经存在太长时间了,他们开始忘记了当年洪武建国时候所留下来的事迹以及言论了,所以需要给他们一重锤。”

    陈聪的声音有些默然,但也有些冷酷。

    “从元啊,你要知道,历史总是一个奇怪的圆圈,无论我们怎么去努力,他总会演变着过去相同的故事,这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毕竟人心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但陈氏是一直伫立在这里,绝对不会发生变化的。”

    “陈氏会用尽自己的一切,为这一片大地迎接无穷无尽的黎明。”

    “你我世家存在的意义,便在于此啊。”

    “否则,你我这种所谓的千年世家传承到如今,岂不是成为了毒瘤一样”

    陈聪的话语中带着些许的警告“从元啊,千万不要走了杨氏的老路啊。”

    杨氏即是当年大隋的皇室,在前几年试图发动叛乱,并且纵容家中的子弟欺压民众,拿着自己所谓“千年世家”的身份当做欺凌别人的借口。

    这是陈氏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也因此,陈氏将杨氏驱逐出了政治监督委员会的阵容之中。

    赵丛神色一变,但随即笑了笑“子元,我是什么人,你还是清楚的,当年赵氏、秦氏是最初与陈氏一同的人,而我们也终将一同走到最后,这是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的。”

    陈聪只是看着远处的风景,心中带着些许唏嘘的神色,他轻轻的感慨了一声后说道“希望如此吧。”

    “从元啊,你看这悬挂在天空上的大日,他永远这么的明亮,永远这么的日光闪烁而又照耀。”

    “希望这一轮大日永远不会落下。”

    赵丛同样心中感慨,远处的大日照耀而又广阔,照耀着这一片大地,脸上带着些许的坚定“太阳若是落下,终究会有另外一轮太阳升起。”

    “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永远不会消失。”

    “太阳不会只有一个,而是有千千万万个,纵使阴云遮蔽了双眼,太阳的光芒也始终会突破这一切的风景,令所有的人敬仰。”

    天纵四十年公元1893年

    大明联邦共和国的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正式飞向了天空中,他带着大明所有人的希望与信仰,带着所有人的寄托飞向了天空上。

    飞船的航行正式抵达了飞行轨迹,而后在太空中航行,直奔那寄托着人们信仰的方向而去。

    远处,大日照耀而又绚烂。

    更遥远的未来,那一轮明月高高的悬挂在天空之上,从飞船上走下来的人踏上了这个从未有人踏上的地方,彻底改变了这一段历史。

    此时,大明。

    天坛

    一道道响亮而又清脆的声音回荡在这一片天穹之下,孩子们用清脆而又带着纯真的声音念诵着一道道响亮的歌词,似乎是在祭祀天地。

    “玉盘玉盘,你为何悬于屋顶上”

    “玉盘玉盘,你为何白白送银光”

    “玉盘玉盘,你可曾听过百年故事千年唱,长诗逾万行。”

    “玉盘玉盘,那孩子正抬头凝望,请仙鹤来访直驾九天上”

    “玉盘玉盘,那大圣取经何时还”

    天纵五十七年。

    湘乡

    一十七岁少年留诗而离家。

    诗曰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正是英雄出少年。

    与此同时,天穹不可直视的某处,无穷高的无穷高、无穷远的无穷远。

    长河弥漫。

    一道身影盘于那阴影灰茫深处。

    长河中,无数的红光乍现,仿若大日降生,所有的一切阴暗、晦涩、茫然全然消失,那本可以继续苟延残喘的时间长河突然之间炸成了粉碎,再也没有能够重现的伟力。

    陈野缓慢的睁开眼。

    他笑着看向面前的虚空凝滞处,那所谓的“系统”上缓慢的出现了一行字迹。

    恭喜您达成巍巍华夏,千年世家成就

    恭喜您永远改变历史轨迹。

    两行字迹不知从何处出现,不知从何处消散。

    他将目光注视向人间。

    人间一片正好。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