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帮人还是打洞高手呢”
三大爷和老二退走后,我们来到他们打洞的矮山岗。
一个四四方方的坑洞,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这也不是给我量身打造的啊,果子,你去在铲两下子,把洞口扩大点,要不然我下不去。”
包子看着自己的肚子,又对比了一下盗洞。
“让你减肥你不减,再继续扩就是浪费时间我和三伢子还有娇子下午,你和明哥在上面放风。”
明哥很好奇的看我拿出各种工具,我也一一给他讲解。
带上头灯,放好蜈蚣梯。
我第一个下去,娇子紧跟在我的身后。
她第一次下来,我怕她害怕,便出声安慰道
“娇子,一会你就跟着我就行,剩下的交给我和三伢子。”
可能是视线不好,我刚说完,娇子一脚踩到了我的头上,差点没把我直接踩下去。
“不好意思啊吴果,脚滑。”
谁知道她是不是真的脚滑。
盗洞也就四五米深,到底了之后,又出现了一条斜洞。
这应该是梁文超他三大爷没找到准确方位,又重新打的探洞。
顺着探洞下去,出现了一条一米多宽的墓道。
墓道里有许多残破的陶罐碎片。
可能是时间的原因,这些陶器自然破损了。
“果子,这里好像不是墓道,而像是墓室。”
三伢子往前走了几步,在地上捡了一把石斧,然后走到我跟前说道。
我接过三伢子手里的石斧看了一眼,岁月变迁,也只有这东西能保存完好。
“会不会是墓室坍塌了”
三伢子摇了摇头,说前面就是自然土层,没有一点坍塌的痕迹。
我又仔细打量了一下整个墓道,确实如三伢子所言。
这应该是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长也就三四米,墓圹较小。
里面连骨骸都没有存下。
“这种制式可能就是平民墓,没啥价值。”
“不对啊,昨天我还听那个叫老二的说发现了带铭文的陶罐。”
我蹲在地上扒拉了一会,也没找到带铭文的陶罐碎片。
“果子,看这些陶片,是商代不假。但是这里没有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咱们这趟要空手了。”
这个结果对于第一次下来的娇子来说,确实有些失望。
“走走走,还不如旅馆睡觉呢。”
我和三伢子对视一眼,无奈的笑了笑。
在包子的满怀期待中,我们顺着蜈蚣梯爬了出来。
“咋这么快是不是里面东西太多了不好拿”
我抖了抖裤子上的灰土,然后将那把石斧扔给包子。
包子接过石斧一脸疑惑的问我
“这啥玩意”
“石斧。”
“值钱吗”
“有考古价值,没有经济价值。”
包子听后啐了一口唾沫,然后将石斧扔的远远的。
“下面就一把这破玩意”
三伢子摊了摊手说
“不然呢”
包子明显不信,他朝着盗洞走去,两条腿伸进去,想要自己下去看看。
刚下去下半身,到了肚子那就卡住了。
包子使劲往下挤,急的满头大汗。
我们并没拦着他,就在一旁看着。
“别光看着啊,帮忙啊,我卡这了。”
“你在这卡着吧,我们走了。”
我说完,作势就要走。
包子大喊道
“果子,快拉我上来,我不下去了。”
明哥在一旁摇了摇头,走到包子跟前,伸出那只没受伤的胳膊,一把就将包子拉了出来。
“这里确实是商代墓,但应该是平民墓葬群,没什么价值。就是将整个屋背岭都翻一遍,可能还不够功夫钱的呢。”
被明哥提出来的包子叹了口气,说自己这两天算是白忙活了。
说完,他赶紧小跑着将那柄石斧捡了回来。
“贼不走空,不拿点东西心里不得劲。”
从屋背岭下来,我提议明天报警,将这里的情况告诉给有关部门。
虽然这里对我们来说没有经济价值,但是对于考古发掘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历史价值。
三伢子也赞同我的提议,他说鹏城这里发现商代墓葬,可能改变在珠三角地区对史前和先秦时期聚落特点的认识。
这么一说,我们还是大好人嘞。
从屋背岭下来,本打算去找点吃的,但是娇子这身打扮实在是太骇人。
于是三伢子开车先把我们带回旅馆。
还没到旅馆,包子急忙让三伢子停下车。
我顺着包子的目光看去,只见旅馆对面的那条街,有几个人正朝我们这个方向走来。
而为首的两个人我都认识。
谷弄村的乃日嘎桑。
鬼王堂李志仓。
他们两个一边说着什么,一边朝我们这边走过来。
他们怎么混到一起去了
“三伢子,把窗户摇下来,慢点开。包子,娇子,把头低下去。”
待到三伢子开车经过李志仓和嘎桑身边的时候,我听见李志仓说了一句话
“当初谈好的价格为什么要反悔”
这一句话,立马让我想起了信远堂丢的那颗佛骨舍利。
仔细一分析,鬼王堂的从盗门分离出去,实力应该不弱。
所以可能不会忌惮信远堂。
而佛骨舍利谁最想要当然是佛教中人。
舍利子是佛教的圣物,承载着佛陀的存在和教诲,象征着佛教信仰和灵性力量。
想到这里,我几乎可以断定,信远堂丢失的佛骨舍利,正是鬼王堂所为。
“三伢子,掉头,悄悄跟上他们”
三伢子在路口调转车头,一直吊在李志仓他们身后二三百米的距离。
期间李志仓也回头看了几眼,三伢子都是在假装打电话才放慢的车速。
李志仓和嘎桑交谈了好久,最后双方好像是没谈拢,然后路口处两伙人就分开了。
“果子,他们分开了,我跟谁”
“跟往右走的那个人。”
如果李志仓和嘎桑没谈拢,那么佛骨舍利一定还在李志仓这边。
三伢子应了一声,加了一脚油门从路口向右转弯。
车头刚过去,一块砖头直接砸到了前挡风玻璃上。
一瞬间,碎玻璃四溅,砖头差点没砸到三伢子身上。
随后,李志仓和他的两个手下走了出来。
“跟了这么久了,是不是该下车了”
卧槽,原来他早就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