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 > 第324章 技术攻关的案例
    “谢谢莫主任。”

    陈建业再次感谢。

    按照冉定弘的计划,等陈建业考上八级钳工,便安排陈建业进入技术办公室。

    到时候陈建业和莫庆有没有什么关联,更不是上下级。

    现在莫庆有给陈建业了支持,陈建业还是很感谢他。

    两人下楼之后,王立发叫来易中海。

    “老易啊,明天开始,给你安排个新的活。”

    王立发语气很激动“陈建业钳工技能已经到七级水平了,不比你差,莫主任安排”

    易中海只听清了王立发前面的话。

    听到陈建业已经是七级工水平,他内心巨震,简直不敢相信。

    他五十多岁,好不容易才熬到八级钳工。

    陈建业才他妈二十岁出头啊。

    钳工技能怎么能和他差不多呢。

    跟陈建业一比,自己一把年纪像是活到了狗身上。

    “接下来你和胡唯中一起,教导陈建业同志,争取让他下半年在考岗考试上,大放异彩。”

    “有问题吗”

    王立发最后问道。

    “啊”

    易中海如梦初醒。

    “我跟你说”

    王立发无奈,只能又重复一遍。

    “没问题,没问题。”

    易中海答应下来。

    “行,等建业下半年拿到八级工,你也有一份荣誉。”

    “到时候主任肯定会奖励你。”

    王立发随手抛出去一张大饼。

    别管易中海能不能吃到,起码有个盼头。

    活不是白干的。

    干好了,领导会记得他的功劳。

    “谢谢领导,我肯定好好教导陈建业。”

    易中海表态。

    “班长,其实我用不着易师傅教导,他带张婶干活已经很累了。”

    “我还是多找胡唯中师傅多学习吧。”

    陈建业一听,开口说道。

    不想和易中海扯上太多关系。

    “也行啊,你能体谅易师傅,那自然是最好。”

    王立发是个聪明人,知道陈建业的意思,把话说的很漂亮。

    易中海心里暗恨。

    这是多不待见他,连一份虚名都不给他留。

    “以后我要是有啥不懂的,还是会问易师傅,希望易师傅多多支持。”

    陈建业又道。

    “那肯定的,你要问我,我知无不答。”

    易中海压着火气道。

    王立发带着陈建业去找胡唯中。

    易中海目送两人离开,心里一阵阵的痛。

    如果当时他对陈建业伸出援手,陈建业现在应该是他的徒弟才对。

    放跑了好苗子,结果收了一头猪。

    易中海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

    王立发带着陈建业,找到二班的胡唯中,说了同样的话。

    大意便是让胡唯中教导八级钳工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这个活是莫主任安排下来的。

    胡唯中自然满口答应。

    八级钳工再牛逼,工作岗位也在车间。

    必须得听车间主任的话。

    要不然小鞋穿到死。

    “建业,莫主任交给我的工作,我完成了。”

    “接下来你得好好学习,多吸收一下前辈的工作经验。”

    “你的实际操作水平我绝对信得过,但面对不同情况,如何作出最优的钳工方案,你和易中海胡唯中这种老师傅差距很大。”

    “希望接下来你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王立发真诚劝导。

    他心里也明白,自己劝导七级钳工陈建业的机会不多了。

    说不定这就是最后一次。

    以后陈建业鱼跃化龙,自己只有看着陈建业喊陈工的份。

    “我知道的班长,一定好好学习,走出去说我是钳工一班走出来的人,不给你丢人。”

    陈建业笑着道。

    “哈哈,你小子,就凭你这句话,我没白带你。”

    王立发很高兴。

    拍了拍陈建业的肩膀,便自顾回去班组。

    从今天开始,陈建业自由了。

    起码在车间内自由了。

    他的任务便是跟着车间内的钳工技术能手学习,尽可能的拔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等着在转岗考试上一鸣惊人。

    以后不管他去哪里,往小了说,他是轧钢厂一车间钳工一班的人。

    放在轧钢厂,他便是一车间推出来的技术能手。

    放在四九城内,他是出自轧钢厂的技术先锋。

    “胡唯中同志你好。”

    陈建业率先向胡唯中伸出手。

    胡唯中今年五十来岁,头顶半秃,露出一块地中海,身上的工服缝缝补补,上面还有一些难以去除的污渍和新沾上的灰尘。

    脚踩一双普通千层底,像是寻常的乡间老农般。

    “你好啊陈建业同志,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老早我就听说,莫主任想要让你跟着我学习,你说要沉淀,现在沉淀够了吗”

    胡唯中呵呵一笑,和陈建业握手。

    “沉淀够了。”

    “我的钳工等级已经达到七级,继续干活对我的钳工技能没有太大的作用。”

    “我需要借鉴前辈的经验,对现场生产情况作出针对性的改造,完成我的个人技术路线。”

    陈建业和胡唯中握手,感觉对方手掌很大,很粗糙。

    显然,对方是实干派。

    和易中海相比,胡唯中干活肯定更加卖力。

    “不错,没有人带着你,你居然能有这样的觉悟,非常不错。”

    “你说的没错,钳工等级达到七级水平之后,普通的零件加工只是重复性工作,对我们没有太大的用处。”

    “一名合格的八级钳工,应该能立足现场,解决问题,而不是干重复性的枯燥工作。”

    胡唯中非常认可说道。

    “胡工,能跟我说一下,你从七级工升到八级工的过程吗”

    “或者说,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做出了什么改造我想要观摩一下。”

    陈建业直接问道。

    特意用上了敬称,称呼胡唯中为胡工。

    正常来说,只有厂里的工程师能够被称之为x工。

    称呼胡唯中为胡工,算是抬举对方。

    “当然没有问题。”

    胡唯中听的心中暗爽。

    他也是说干就干的性格,当即带着陈建业巡视现场。

    两人来到一处压合线。

    “我技术水平达到七级工之后,一边正常工作,一边跟着师傅学习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这里是压合比较薄的钣金的生产线,那时候国家需要厚度为三毫米的大面积钣金,可我们的压合技术比较落后,做出来的钣金有两个问题。”

    “一是钣金不规则,不够平,二是每次压合出来的钣金厚薄不一。”

    “当时车间创立了一个团队,专门攻关这个技术难题。”

    “我和我师傅作为钳工加入团队中,历经十三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又用了三十一天,彻底解决了钣金不规则,厚薄不一的问题。”

    胡唯中指着一处压合台,脸上露出笑容“那个压合台底座,是我和我师傅一起做出来的,之后磨修工打磨成型。”

    陈建业没有说话,心中很是震撼。

    在轧钢厂一车间,真的有那么一批人,扎根基层,挥洒汗水,只为突破一个个技术难题。

    他相信,像胡唯中这样的技术能手,绝对不止他一个。

    而是遍布轧钢厂很多角落。

    甚至遍布四九城,遍布全国。

    他们如同一粒粒小型火种,为国家的建设,散发微小的光和热。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国家永远不会被人卡住技术的脖子。

    前方有难题,攻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