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 > 第352章 技术办公室的工程师
    将近四十分钟后。

    陈建业起身,整理衣服。

    “臭不要脸,你疼老婆,我就该死是吧。”

    尤凤霞嘴里抱怨。

    “开始你跟我说的就是这样,现在不乐意了”

    陈建业语气平淡。

    现在他是贤者模式,说话非常硬气。

    “那也不是让你这么糟蹋的。”

    尤凤霞气鼓鼓“把我当什么了”

    “再缓两个月,我不会这么用你了。”

    陈建业平静道。

    “为啥是两个月”

    尤凤霞好奇。

    “两个月后,我媳妇肚子里孩子平稳,能正常办事。”

    陈建业沉默了一会,还是说道。

    “哼,到时候不用我了,别忘了我的事。”

    尤凤霞心里又有一种失落,语气还是气恼道。

    “忘不了。”

    陈建业整理好衣服,准备出门。

    尤凤霞站在原地,不动。

    陈建业走过去,抱了抱她,拉开门走出去。

    “死男人,臭男人。”

    尤凤霞羞恼的骂。

    翌日。

    陈建业开完早会,下楼巡查各个工段的夹具制作情况。

    “建业同志。”

    刚走了三个工段,南新磊的声音响起。

    陈建业停下脚步,转身看去。

    南新磊身边还跟着一位中年男人,穿着白色衬衣,胡子刮的很干净。

    “南秘书。”

    陈建业笑着招手。

    “建业同志,这位老同志是李厂长特意找技术办公室申请,调来的罗仁平同志。”

    “接下来你跟着罗仁平同志学习。”

    南新磊给两边介绍“罗仁平同志,这位就是设计夹具的陈建业同志,别看他年纪轻,他已经有七级钳工的水平。”

    “英雄出少年啊。”

    罗仁平吹捧一句。

    “不敢当,还得感谢罗工接下来的教导。”

    陈建业客气道。

    “行吧,你俩互相认识,多多交流。”

    “以后怎么工作,你俩协商好就行。”

    南新磊把人带到,便准备离开,他还有别的事要做。

    “陈建业同志,我想看看夹具是怎么回事,你能带我走一圈吗”

    罗仁平客气请求。

    “当然可以,罗工这边请。”

    陈建业微微点头。

    他先带着罗仁平来到钳工一班的夹具工位。

    罗仁平看操作工人干了三个零件,啧啧称奇,表示这玩意确实是天才般的设计,对于生产、质量、安全的提升都非常巨大。

    “现在我们一车间按照领导的意思,对夹具进行推广,各个工段干的热火朝天。”

    “罗工,有兴趣去看看吗”

    陈建业又道。

    “当然,我也想看看夹具推广目前的进度。”

    “我听说你是夹具推广的负责人,怎么有时间想要学习别的内容。”

    罗仁平好奇道。

    “我给车间内三十多个技术工人做了夹具设计制作的培训,他们都可以独当一面。”

    “现在我主要负责夹具审核和把控进度,所以我时间很多,想要了解一下咱们厂其他技术情况。”

    陈建业一边走着,一边和罗仁平闲聊。

    两人走完了剩下的五个工段。

    陈建业对一些夹具上的问题,作出指导意见。

    同时鼓励技术工人们放手去干,不要拘泥于他培训中传授的内容。

    一切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罗仁平在边上看着,心中暗暗点头。

    他在来之前,已经听说过陈建业的名声。

    如今见面,对陈建业的印象更上一层。

    两人巡了一圈,陈建业提出让罗仁平带领他去别的车间看看。

    “你有自行车吗”

    罗仁平忽然问了句不相关的事。

    “有的。”

    陈建业点头。

    之前他还想办理厂内牌,只是被保卫科的洪胜才驳回了。

    “你跟领导申请一下,办理厂内牌照,咱们轧钢厂这么大,要是光靠两条腿,我可跟你拖不起。”

    “不过不着急,我的车有厂内牌,这两天先用我的。”

    罗仁平说道。

    “我现在还是一级钳工的等级,可以申请吗”

    陈建业有些信心不足。

    “一般的一级钳工肯定不行,你有两个厂长的青睐,又是夹具推广的负责人,你肯定行。”

    罗仁平笑着道。

    “那好,今天我就申请。”

    陈建业拿出笔记本,把这事记录下来,免得自己忘了。

    “一车间你是不是看了个遍,还用我带你走一圈不”

    罗仁平问道。

    “不用了,我之前和胡唯中师傅走了一圈,他给我介绍了一车间的很多知识点。”

    陈建业说道。

    “那好,咱们就从二车间开始。”

    罗仁平道。

    两人走出车间,罗仁平的自行车就停在车间门口。

    陈建业看到他的自行车前面,挂了一个黄色的牌照,上面有数字编号。

    是轧钢厂内部的牌照。

    有了这张牌照,自行车可以行驶到轧钢厂任何一处角落。

    不像普通的自行车,只能在特定的路线上行驶,更不能骑进车间。

    “罗工,我来骑车吧,你坐后面。”

    陈建业主动道。

    总不能自己一个小伙子坐在后面歇着,让罗仁平这个中年大叔踩单车带他。

    “好啊,我给你指路。”

    罗仁平笑着道。

    有人带路,陈建业只用了两三分钟就来到二车间。

    他记得,二车间的主任好像就是之前送技术工人来的任寿文。

    “自行车就停在门口吧,不是执行紧要任务,不用骑进去了。”

    “万一自行车在里面磕了碰了,厂里可不负责维修。”

    罗仁平说道。

    陈建业在二车间门口停车。

    罗仁平锁车。

    两人往车间里面走。

    “其实二车间和一车间的生产模式差不多,都是制造成品件,工种序列也差不多。”

    “我带你从最开始的工位介绍。”

    罗仁平往前走,嘴里开始介绍。

    陈建业落后半个身位。

    之前他听胡唯中介绍一车间的各个工段,生产线,现在又听罗仁平介绍二车间。

    虽然两个车间差不多,但由罗仁平这个正儿八经的工程师介绍起来,还是有点区别。

    陈建业拿出记录本,频频记录。

    两人花了将近三个小时,才把二车间走完一圈。

    “今天带你走一圈,只是初步了解咱们轧钢厂的生产秩序。”

    “你要是想了解更深刻,最好是每个工段干一周。”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干活的事不着急,起码要等你把夹具推广的活干完,那时候你有时间,可以来尝试。”

    罗仁平给出意见。

    作为一个搞技术出身的工程师,罗仁平明白,自己给陈建业讲再多,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真想要学习更广阔的路线,唯有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