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其实这样认真看着也就皮肤白了一些,有些文弱书生的那么点意思。
也不知道这天天打谷子的活,他能不能吃得消。
该不会干半天活,就撂挑子不干了吧
郑立强这是离不开打谷子的命运了,是吧
此时郑立强也在观察对面的女子。
恩,跟她姐姐长得很像,只是比她姐姐要白一些,胖一些。
她姐天天都要干活,瘦一点,黑一点也正常。
吴书凤说的我没有天天下田干活似的。
吴书容你礼貌吗
三个女人寒暄了一段时间后终于进入正题了。
“婶子,你看我表姐家的郑立强,那真的是一表人才。
不说是十里八村的俊俏小伙子,至少在我们村子里也算是排的上号的。
而且就在镇上的厂里上班,工作也是很稳定的。
每个月都是固定收入,养活一家子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虽然上头有5个兄弟,但兄弟也都成婚了,分家了。
我表姐和表姐夫也表态了,以后不跟孩子一起住,他们老两口单独住。
关键是他觉得你们家小闺女,为人勤劳善良,蕙质兰心,待人真诚又有礼貌,一见倾心。
想跟你家小闺女认识认识,相处相处。
如果双方有缘的话,我们两家人也能亲上加亲。”吴淑芬也是第一次当媒人呀,也没有经验。
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堆好听的语句,也是太为难人了。
这话应该把该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吧
虽然大家都没有说什么,但吴淑芬觉得干媒人这行,自己是不行的,口才不好,根本吃不了这碗饭呀。
张桂英也连忙表态“如果两个年轻人喜欢,走到了一起,只要他们结婚了。
我们家就立刻分家,他们小两口单独住,我们不会干涉他们的生活。
既然分家了,钱也不用上交家里,我们现在还干的动,不需要他们给钱。
等以后我们干不动了,他们再给我们养老也不迟。
不过我们都说好了,6个兄弟,抽签,3个兄弟管一个老人。
我们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不体谅小辈的人。”
张桂英觉得作为女方父母应该最想听的就是这话了吧。
她一直知道吴书凤家里条件不错,这次来看了以后,人都沉默了。
不说别的。就看屋后面的棚子里面养的那些家畜,
再看看厨房里面吊着的那些腊肉香肠,
再看看厨房里面堆放着的那些用来喂猪的黄瓜。
哎,自家是比不上的。
那厨房里面堆着的小山一样多的黄瓜,听说是地里太多了吃不完,全部拿回来喂猪的。
她其实内心想说,暴殄天物,这些东西拿去镇上卖虽然不值钱,但也可以换些钱来买些生活用品,补贴家用了。
但人家家里居然拿来喂猪。
人与人是比不得了。
所以张桂英觉得自己跟对方结亲是高攀了。
如果人家要求找个上门女婿,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他们家有个大儿子,已经结婚了,也有孙子了,也不需要什么上门女婿。
自己能做到就是把婆婆的态度摆端正。
一个好相处的婆婆,绝对是加分项。
“对,我家老婆子说的对。我也赞同。”郑立强老爹也赶紧表态。
这么好的家庭条件也不知道他们一家人看上罗文什么。
就罗文家那条件,还不如自己家呢,真是走了狗屎运。
罗文谁叫我有个好爹呢。
“郑立强,你来说说。”吴竹安一直没吭声,于是王秀秀就开口了。
郑立强见未来丈母娘让自己表态,
于是说道“婶子,虽然我现在确实对令爱有些好感,但我现在说的再好听,都是虚的。
我们先相处下,彼此了解下,再决定吧。
毕竟不能盲目,也要对双方负责。
我可以保证的是,我一定是认真对待的。”
尽管郑立强这回答并没有让王秀秀满意,但王秀秀觉得就这样吧。
没看到自家女儿在那里坐着磨磨蹭蹭的吗。
反正也指不定谁吃亏呢。
有大女儿和大女婿看着,也出不来什么岔子。
吴竹安也注意到了自家小闺女那没眼看的样子,
于是也点头说“既然双方没什么意见,那这事我同意了。
就让两个年轻人先正常交往一段时间再看吧。”
吴书凤坐在凳子上差点没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吴竹安和王秀秀简直没眼看。
吴淑芬没想到当个媒人这么容易吗我还没说几句话呢,就成了
张桂英两口子终于把小儿子推销出去一半了,得再接再厉。
郑立强我怎么感觉怪怪的,是不是太顺利了些其他人相亲也这么容易吗
周明晨不,我被拒绝了三次。现在天天当免费劳动力,都还没让未来老丈人松口同意我们正式交往。
就这样众人吃过午饭,大家都回去了。
没办法,大家其实也想留下来帮帮忙,但现在正是农忙季节,谁家都忙,还是不给别人添麻烦了。
于是张桂英和郑老爹留下自己儿子后,就回去了。
吴书容见他们要走,干脆也带着罗叶和吴淑芬一起回去了。
自家家里,自己早晨出门的时候把谷子晒在晒场上的,还等着自己回去收呢。
最后就剩下罗文这个正式女婿,需要继续帮忙打谷子。
还加上了一个人试用期女婿郑立强。
于是等吴竹安一家人来到田里继续打谷子的时候,村里人发现他们队伍里面多出来一个人。
“老吴,你家大闺女怎么没来跟大家一起打谷子呀”
“这小伙子是谁呀,长的还挺好看的。”
“也没听说老吴家有这么一门亲戚呀。”
“也不知道这小伙子有没有对象,长的虽然瘦了些,但看着好看呀。”
吴竹安见大家问起,于是跟田里干活的村民们介绍道“这是我小闺女的对象,叫郑立强。
今天刚介绍的,介绍人是我大女婿的二嫂。”
吴竹安说完又拉着郑立强,给他介绍各位“这位是我本家的二哥,你就跟吴书凤一样称呼二爷吧。”
“二爷好。”
“这位是我们村张婶子。”
“张婶子好。”
“这位是本家的三叔公。”
“三叔公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