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实在卖不出去就不收工钱。
结果真正开始卖衣服以后才发现,这卖衣服跟摆摊卖菜、卖水果也没多大区别,没什么害怕的。
“好,都吃,都吃。”吴书凤也端起碗吃饭,忙活了一上午想,还真的饿了。
“小姨,我妈说你进了很多货回来,现在还剩的多不”
“剩的不算多,卖了大半了,放心,肯定能卖完的。
这几天再加把劲,到后面再搞点优惠促销,大甩卖,买一赠一。
肯定不会砸在手里的。”吴书凤一听罗叶问这话,想必是准备回去给吴书容汇报的。
吴书凤也不想大姐担心自己的货砸在手里。
谁都知道,这些货最好是在年前卖完。
不然过完年慢慢开春了,谁会买这么厚的羽绒服呀,到时更不好卖了。
即使卖,这价格肯定会更低。
“对了,你有没有喜欢的衣服裤子,小姨送你。
这些衣服款式都还不错,
放心,你小姨我的眼光还是没问题的。”吴书凤想着罗叶好不容易来一趟,干脆让罗叶喜欢什么自己选。
“小姨,你之前送我的衣服,我都穿不完,就不要了,留着卖钱吧。”小姨一个人大老远的去省城进货运回来也不容易。
吃完饭,等铺子里人少了,罗叶就回去了。
这一回去,就见大姑爷带着李俊表哥来家里了,没想到家里这么热闹。
“罗叶,回来了呀,这么晚回来,吃午饭没呢”李清见罗叶回来了,笑呵呵的打招呼。
“大姑爷好,我吃过午饭了。”
“表哥好,”罗叶进屋喊人。
李俊“妹妹好,”
“那什么,时候差不多了,家里还有事,我们就回去了。
今天的事,谢谢了他大舅舅和大舅妈了。”李清见罗叶回来了,反正事情也谈的差不多了,就拉着李俊,准备回去了。
“不用客气,你们直接去厂里登记拿货就行。”罗文和吴书容起身送两人出门。
两人走了,罗叶才问道“妈,大姑爷刚刚来干啥”
“哦,你李俊表哥准备体验下赚钱的乐趣,准备在我们厂里拿一批产品去镇上摆摊。”罗文在吴书容开口前,直接接过话。
明显不想让罗叶知道太多。
罗叶一副你看我会信的眼神看着自家老爹。
吴书容打圆场“唉,这不快过年了吗李俊想自己赚点零花钱,就让你大姑爷带着他来了。”
罗叶疑惑“我记得咱们那日化厂里面拿货是要给押金的吧”
完全没必要呀,日化厂里,给押金就拿货,又不需要找什么老板
下面的员工就给办了。
之前村里有几个老婶子,见杨素素在村里大晒场上卖厂里产品,偶尔也能卖出去一些,就起了小心思。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个进项也不错。
想着能不能先赊账,进一批货拿去卖,卖了再给钱。
因这事就找到了吴淑芬那里。
吴淑芬琢磨着多个人售卖,也多个销路。
反正都是村里人,也不怕他们真的拿货跑了,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后来大家一琢磨,就专门针对本村人想了两条销售办法。当然针对其他人又是另外的规定的。
其一,由村里人协助代售,所售货物数量,厂方给予提成。
村里人无需承担风险,亦无需投入资金。
其二,村里人缴纳一定押金,拿货售卖,待售出后,回厂结算。
若未售出,只要不影响二次销售,可直接退回厂里。事毕,押金退还。
互惠互利的事情,村里的婆婆大爷们,想赚钱的妇人们都可以动员起来。
于是这事一传开,还真有很多闲着没事的妇人和婆婆们起了小心思。
为了方便大家拿货,吴淑芬又专门拉了一批货回来。
方便大家来家里拿货,也免得大家往厂里跑了。
这拉回来一批货,没两天就村里人被瓜分完了。
吴淑芬也没再去拉货回来,该分的人都分的差不多了,如果再有想法,下次直接去厂里拿货就好。
于是李清就带着李俊找上了罗文。
“恩,给押金,反正押金是可以退的。”吴书容问了句“对了,你小姨铺子上的衣服好卖不生意咋样”
“生意好的很,说句人山人海,都不夸张。
喊了一上午,嘴巴都说干了,客人太多了,现场太吵杂,说话都要靠吼,不然听不清。”
罗叶这一形容下来,吴书容就放心了。
生意好就好,不然开春了,这些厚衣服,还真只能打折了。
“爸,要不,我明天也去镇上摆个摊,卖咱们厂里的产品吧。
我看最近采购年货的人特别多,每天都有很多人赶集,生意好的很。”平时都是隔天,才赶一次集。
这临近过年了,镇上天天都在赶集,而且人还特别多,大家都是背着个背篼,大包小包的采购年货。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最近镇上那狭窄的街道上,真的是人挤人。
往前一看全是头,往后一看全是头。
是平时赶集的人数的好几倍。
“你想去,就去,不过得先拿货,这样,我现在去给你载点货回来”
既然闺女想去折腾,罗文也没意见,反正快过年了,也没啥事。
总比成天待在家里看书,不出门的好。
出去放松放松也行。
“不用那么麻烦,
爸,我们明天一早去拿吧。
拿了货以后,顺便把我送到镇上。”这样自己还可以搭个顺风车,也不用骑自行车去了。
“行呀,那我们明天早晨早点起床,早点出发。
先去厂里拿点货,再去镇上。”罗文想着明天中午约了人,上午正好顺路送闺女去镇上,也没什么。
尽管现在日化厂停止生产放假了,但厂里的保安还是照样在上班的。
库房员工也还没放假,每天都有人值班。
罗群听说罗叶要去镇上摆摊,闹着要一起去摆摊。
罗叶见罗群想去,也没意见,正好多个人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