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大家别吹牛了,纸也烧的差不多了,大家来认认祖宗。
好不容易来一趟,给祖宗们磕磕头。
不然等到下次来磕头时,又是一年后了。”罗国贵也没说错,这距离远了,也不能随时想来上坟就来上坟,一年能来一次都不错了。
罗叶凑过来一看“二爷,想不到你还做小抄呀。”罗叶说完怕罗国贵拍自己脑袋,还悄悄的离罗国贵距离远了些。
罗国贵看了一眼罗叶“你不知道有句话叫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呀。”
“这么多名字,就算我记得住,你大哥记得住吗”
“万一我老了,以后你大哥来上坟,说不定连坟头都找不到。”
被点名的罗月华真冤呀。
“爸,我好歹认识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坟。”罗月华狡辩。
恩,刚认识也是认识。
实际上这里坟头太多了,再加上杂草丛生,如果让罗月华自己认,罗月华也有些分不清就是了。
毕竟罗月华也不是每年都来,偶尔也偷下懒。再说这坟太多了,也没个记号,很不容易辨别。
但嘴上不能承认呀。
“我来看看咱二爷是怎么做笔记的。”罗月云凑了过来“二爷,你这密密麻麻的画了这么多圆圈圈,是怎么记的呀
会不会记错了呀。
万一顺序记错了,怎么办”
“你以为你二爷我真的老眼昏花呀。
看到那块大石头没”罗国贵给大家指了下旁边不远处一块1米多高的青石
“那么大的一块青石,以它当参照物,作为定位,就很好区分这些坟了。”
罗月云连忙捧场“好家伙,还是咱二爷厉害,这就跟咱们工地上放线一样,找一个相对坐标当参照物,厉害厉害。”罗月云对二爷竖起了大拇指。
“这也不是我想出来的,是以前就有的,我只是跟着完善下。
不然这最高处的坟,最老的都有100多年了吧,谁认得出来呀。”
罗国贵拿着纸张,给大家介绍道
“这两座是我爸妈的坟,罗月华、罗月琼你们两个快来给你们爷爷奶奶磕个头。”
“这座是你们大爷的老爹的坟”
“这座是”
最后一行人就只剩下磕头了。
大家也没什么意见,这好不容易来一趟,磕个头是应该的。
“啪啪啪啪,”随着鞭炮的响声响彻在山林间,这上坟流程算是搞完了。
只剩下等香烛纸钱燃烧完后,就可以下山了。
毕竟防火还是很重要的,不然祖坟真的得冒青烟了。
大年初六,今天是李姑姑家外孙女百日宴的日子。
罗文一家三口跟罗明以及杨素素一起走路去村里李姑姑家吃席了。
刘春梅带着罗群和罗状两姐弟回娘家走亲戚去了,没在家,所以今天就没来。
反正家里有罗明和杨素素作为代表来参加,也是一样的。
李姑姑只有一个闺女,所以这百日宴就男方女方家各办各的。
李姑姑请了全村人都来吃席。
但现在还是春节,大家都要走亲访友,招待自家客人,所有很多人家都是只派了一个家庭代表来参加。
当然像罗文这样一家三口都来的人家,也不在少数。
“恭喜,恭喜呀,李姑姑,姑父,你们这一下子就升级当外公、外婆了。”
“谢谢,谢谢,招待不周,大家快进屋坐呀,
来抽烟,抽烟。
来,吴书容,罗叶,吃糖。”
“谢谢李姑姑,”
“谢谢姑婆,”
李姑姑和她老伴今天作为主人家正在门口迎接客人。
堂屋外的屋檐下,有一张桌子,那里坐着两位村里的老人,是记账先生,负责今天收礼和写礼单的事宜。
一人负责收钱,一人负责在一张红纸上,用毛笔写着送礼的人名以及对应的礼金金额。
这张用红纸写成的礼单,在收礼结束后会直接贴在堂屋外屋檐下的墙上。
罗叶进堂屋的时候,就见堂屋的一个大方桌周围围着了好几个妇人在忙活。
从一个大盆里拿着熟鸡蛋用打湿的红纸擦拭外壳,使其染上红色,再让入另外一个空盆内放好。
“舅婆,张婶,王婶,李婶好。”罗叶走过去凑热闹。
“原来是罗叶呀,你爸妈他们呢,我们这正在包红鸡蛋,你要不要来体验下”舅婆赵琴今天一早就来帮忙制作红蛋了。
村里生了小孩,请客,宴席上,主家都会准备红蛋。
其实所谓的红蛋就是把普通的鸡蛋带壳蒸熟后,
再用湿润后的红纸擦拭鸡蛋外壳,
由于红纸会褪色,所以鸡蛋外壳上就会染上红色,
再将染色后的鸡蛋外壳晾干,就是所谓的红蛋。
制作简单,只是比较费时间而已。
主要还是图个喜庆。
“舅婆,我爸妈在外面晒场上。”
“赵婶子,你快别给你侄孙女乱出主意了,这红纸上的红色,弄的满手都是。要洗好几遍才洗的干净。”张婶笑着说道。
王婶点头附和“就是,这大冬天的,冷,别弄了。”
“罗叶,吃鸡蛋不,这是刚蒸好的,还是温热的,喜欢吃的话,自己拿。”李婶招呼罗叶吃鸡蛋。
本来主人家准备鸡蛋的时候,是会多准备一些的,所以吃几个也没关系。
一般情况下这鸡蛋是每桌放置一盘红蛋,每盘里是10个红蛋,
因为每桌坐10人,每人一个。
当然吃完席面,客人走的时候,还会让各家的小孩子带两个红蛋回去。
当然现在条件好了,鸡蛋也不是什么稀罕货了,好些人家嫌麻烦,走的时候,也没要红蛋。
但客人要不要是一回事,主人家都会提前准备好的。
“谢谢,李婶,我是刚吃了早饭来的,还不饿。”
“罗叶,等年后开学,村里幼儿园食堂要花菜不
我家今年的花菜长的可好了,嫩白嫩白的,一颗花菜好大一朵。”张婶随口问了句。
尽管知道小孩子也做不了主,但谁叫这闺女是罗老三两口子的宝贝疙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