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你这小胳膊小腿,根本来不了这里。”
“就说咱们今天坐了几个小时的车,要不是你王叔叔开车载我们来,你能来吗”
“就你这小胳膊小腿,估计走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走到这里。”
“就算要走,你认识路吗
路上标牌上的字,你认识吗”
“所以还是得多读书。”罗月云在旁边开口。
“谢谢妈妈,”罗莉对着张礼珍说了声。
“不用谢,”张礼珍很是感动。
“多吃饭长高高,好好读书,以后才能走的更远。”罗国贵对自家小孙女很是满意,至少爱学习,就比她老爹和姑姑强太多。
罗月华、罗月琼又是被嫌弃的一天。
吴友芳见二弟一家儿孙满堂,羡慕的很,
再看看自家那穿着一身西装,精心打扮过,看着帅的人模狗样的老儿子,
哎,帅有啥用,还不是光棍一个,连个女朋友都没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
没有孙子,其实孙女也行呀。
哎,想也是白想。
“对了,叶妹,你准备考个什么样的大学呀”
“我还等着托你的福,去大学参观参观呢。”
“我这辈子是没机会当大学生了,
不过,去学校看看过过瘾,还是能行的吧”罗叶的成绩不差,至少也能考上一个好些的本科,
这本科学校规模应该比大专学校规模大吧
罗月云如是想着。
罗叶抬头望着比自己高很多的大哥,没办法自己现在这身高,只能到罗月云的肩膀。
这离的近了,真的得抬头说话。
“大哥,其实你想当大学生,也不是不行的。”
“几年前,你跟大家一起去读书,读的咋样了”
“这读了成人高中、还有中专、大专,还可以自考成人本科,只要你愿意,都可以的。”
大哥这点小小的愿望,自然要满足,罗叶恶趣味的想着。
罗月云
罗叶虽然矮,但罗月云被罗叶这么看着,突然有一丢丢心虚是怎么回事。
口嗨,结果遇到硬茬子了吧。
看着叶妹,温温柔柔的,没想到心这么黑。
让一个30多岁的人去读书,还真敢想,那不是自己往火坑里面跳吗
想不开了,不想活了吗
“哈哈哈,罗叶,你大哥,就是家里的老大难。
读书的反面教材,就别指望他了。”吴友芳一点也不跟自家老儿子客气。
自家老儿子并不笨,相反脑子还转的快,但就是不用在正道上。
吴友芳承认自家老儿子,脑子确实好使,但净是去专营一些杂七杂八的了。
明明有大道可走,非得去走弯弯绕绕的小路。
“当个大学生真幸福,20岁左右的年纪,还可以在学校无忧无虑的读书。
我跟他们这么大年纪的时候,天天在水泥厂里面打水泥,那水泥灰喷的满身看不到一处干净的衣角。”
在校园里走着,看到路上三三两两抱着书的小伙子、大姑娘们,罗文感慨了句。
人与人之间差距真的很大。
同样的年纪,有人在无忧无虑的读书,有人早已为一日三餐奔波。
罗文只希望尽自己所能,让罗叶多读点书,
不管以后的路咋样,至少这前20年在学校内度过,也挺幸福的。
“老三,你20岁的时候,好歹还有份水泥厂的工作嘛。”
“我和你大哥,我们20岁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干活了。”
“每天一睁眼,就有干不完的活。”
“不管是晴天还是刮风下雨,一天不落,
起早贪黑,一年到头,除了能解决个温饱,也没攒不下多少余钱。”吴友芳忍不住也感慨了句。
尽管自己和老伴也算是勤劳,地里,田里,山上的活一样没落下,家里养的家畜也不少。
但那年代就这样,也不兴去外面打工,全家人都在地里刨食,
一年到头,只能说饱不死,饿不死,家里也不缺那口吃食,但要说家里有多少存款,是很少的。
不过相比于其他村子那些地少田少的人家,这已经算是很好了。
“大嫂说的是,以前的生活跟现在没法比。”
“就说这吃饭,现在大家在家里吃顿饭,至少桌上也有两个菜吧。”
“肉也不缺吧。”
“有时候吃不完,还有剩菜。”
“以前那年代,别说吃肉了,每顿饭能吃个半饱都不错了。”
“更别提什么剩菜,更是想都不敢想,就连菜碗里面沾底的一点油腥都要刮来舔干净。”吴淑芬牵着周梦,走在地砖铺设的校园小道上,
看来回去还得督促大家努努力呀。
这生活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罗国贵看着这一眼望不到头的校园,忍不住叮嘱罗叶“罗叶,你们这一代,你哥哥姐姐们是不爱读书的,想指望也指望不上了。”
“现在就指望你给你的弟弟妹妹、侄子侄女们做榜样了。”
“你如果能考个好大学,我不只给你包个大红包,
我还让你大爷大娘,哥哥嫂嫂、姐姐姐夫们都给你包大红包。”
罗叶二爷,你这饼画的,真的是又大又圆。
其他人
罗国军“二弟,如果罗叶考上大学,不用你说,我一定把红包封的厚厚的,我还给罗叶准备一份开学礼物。”
罗国军又对罗叶说道“罗叶,到时你想要什么礼物,你跟大爷说,大爷都给你买。”
如果罗叶能考上大学,罗国军准备回老家大摆宴席,不收礼钱,让族人都来吃席,热闹热闹。
当然这也只是在罗国军心里想想,没说出口,等罗叶考上了再说。
这年代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不是没有,只是在自家村子里少,平均一年能出一个正儿八经的本科生都不错了。
很多时候要好几年才能出一个正儿八经的本科生。
当然专科生还是能出几个的。
村里大部分家庭,能不能考上大学,全靠孩子自己努力。
也没什么想要花钱给孩子找个老师补补课的想法。
即使有时候有这想法,但补课费钱,很多家庭承受不起,或者觉得花这钱是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