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离艮 > 第二十章、熟人相见
    第二天。

    荆轲刺剑柄回到青水河,河两岸又再次轰动,江湖客再次云集青水河。

    荆轲刺剑尖被人带到洪州,洪州各大世家都派遣子弟出门,追踪荆轲刺剑尖。名剑山庄张氏一族也有弟子开始出现在江湖。

    第三天。

    荆轲刺剑柄沿青水河而下,江湖客两岸追逐,溺水者无数。

    荆轲刺剑尖绕过京师,直转洪门关方向而去,追踪者无三流以下江湖客;张氏弟子从洪水河上岸,直追洪门关。

    第四天。

    荆轲刺剑柄抵达青水河与灵江交界处,灵江上各大帮派、青水河上各大帮派、霸州江湖人士、沿灵江至此的其他江湖人士在此相聚,引发帮派斗争,荆轲刺剑柄出现多柄,真伪不知。

    荆轲刺剑尖还未达洪门关,在中途被人劫杀,随后消失,江湖客继续追踪而去。洪门关因江湖客聚集太多,纷争不断,洪门关守卫将士奉命开始日夜巡视洪门关方圆十里地界。张氏子弟抵达洪门关。

    第五天。

    荆轲刺剑柄再次出现多柄,猜测有人得到剑柄,故意施展鱼目混珠之法,好转移视线,江湖客齐聚灵江,沿江而下继续追踪。

    荆轲刺剑尖再现,已经抵达洪门关,血战再次出现,洪门关开始实施宵禁,看到持兵器的江湖客可不问缘由,拿下再说。张氏子弟乱中出剑,斩断兵器无数,江湖再添一名剑,剑名清泉。

    第六天。

    荆轲刺剑柄真假难辨,江湖客死伤众多,人人自危,出现剑柄在前,而不敢动的怪象。一旦有人出手,其他人必生死相向。

    荆轲刺剑尖出洪门关,江湖客追踪而去,洪门关内厮杀不减,江湖客与守关将士之间出现恶斗,洪门关准备封关。张氏子弟出洪门关而去,期间有人出手抢夺清泉。

    ……

    柳庆春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消息,整个人都开始有些按耐不住,也想着去看看这江湖盛世。

    十五天后,柳庆春感觉身体不错,整个人精神状态也非常好,就准备从青水河乘船而下,追踪荆轲刺剑柄而去。这里其实应该说是追踪秦剑剑柄而去,但知道荆轲刺为秦剑的很少,江湖客还以为这就是荆轲刺。

    柳庆春乘坐的是一条商船,要前往澜州船走了两三天,到达灵江,这天柳庆春在船头,突然看到两个熟人也在这里上船而来,说是熟人其实也就是几面之缘,这两位就是之前在崇门县见过的,一个叫方悠,一个叫高晓。

    两个人上船,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柳庆春,就过来打了个招呼,随后就找个地方坐下,三个人一起聊了下最近的境况。

    当日从山神庙分别之后,这两位就跟踪狄岳仁而去了,狄岳仁在县城走了很多地方,很快就将他们两个给甩掉了。后来听说荆轲刺在城外现身,这才匆匆离开县城,但不知道是两个人消息不够灵通还是腿不够长,就这样一路追踪,但总是被吊在后面,就没跟上过第一梯队。

    就这样他们跟着去了坟头山,去了那个水坝,然后又跟着狄岳仁他们跑,再又跟着柳庆春他们回水坝。说到这里两个人都看着柳庆春:“柳兄,你看看,我们跟你折腾的。”

    柳庆春不好意思的笑笑,那次自己一个人将一帮人给耍了,在自己心里那可是自豪的很啊。但柳庆春这个时候可不敢这样说出来,只是示意两位继续说。

    两个人后面跟着去了县城,就这样一路跟到了青水河,直接他们还堵截过柳庆春一次,那次是两个人里荆轲刺最近的一次了。等到柳庆春抛出荆轲刺后,两个人又跟着追到了这里,只是其他江湖客跟着离开了,但两个人总感觉这里面有蹊跷,荆轲刺剑柄是在这里开始出现多柄的,也就是说作假是从这里开始,那么会不会真的荆轲刺还留在这里,那些假的都是吸引目光的呢?

    两个人觉得很有可能,就决定在这里好好找找看。按他们的说法,现在已经出现二品高手了,自己跟上去得到的希望也不大,如果荆轲刺剑柄真的在这里,那自己还有机会,如果不在这里,再跟着去看看热闹,也不耽误什么。而且像他们这样想法的江湖人还不少。只是在这里这么多天,虽然也有人说发现荆轲刺剑柄,但赶过去一看,都是假的,两个人觉得待下去也没什么用了,这才觉得跟着商船顺流而下,去看看那边的争夺情况。

    两个人又问了柳庆春最近的情况,柳庆春只是说一直在养伤,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发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三个人吃住行都在一起,不过差距也出来了。柳庆春算是富家公子了,而且身边还有写银钱,所以吃喝方面就没太多的顾及,但另外两位手头却没那么阔绰,柳庆春也看出他们的情况,所以很多次都是柳庆春请他们,两人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天三个人又聚在船头喝酒,又聊到了最近的荆轲刺上,就问等到了地方准备怎么办。

    “这有什么怎么办的,下船先找个好的兵器铺,买把称手的兵器,然后再买匹脚力,赶上那帮人再说。”柳庆春直接说了出来。不过另外两位却突然没开口。

    “难道两位还有别的想法么?”

    “没有没有,只是羡慕柳兄而已。”方悠回答。

    “这有什么好羡慕的啊。”

    “柳兄是大富人家出来的,出门当然靠脚力,我们这可比不了。”另外一般的高晓也接口道,不过话里面却有一股酸味。

    这一下让柳庆春也不知道怎么搭话了,只是闷头喝酒。为了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柳庆春又开口提到:“不知道二位兄长出来闯江湖的目的是什么啊,以后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高晓也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有点不合适,看柳庆春这样,也马上开口:“我很小的时候身体并不是很好,而且个子还比较矮,当时同村的同龄孩子,都经常欺负我,因为就我好欺负,谁都打不过。每次被打也不敢还手,还手了打的更严重,也不敢告诉家里人,也是怕被打。”

    “后来听说另外一个村有个老头会功夫,在江湖上混过,我就跑去要拜他为师,那老头也就是我后来的师傅。刚开始师傅是不答应的,说我身体太弱,练也练不出什么名堂。当时自己也不管那么多,就这样天天求着他,不答应就不走,后来家里父母看这架势,也就偷偷的送了一些东西给我师傅,这才让我师傅勉强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跟着开始练武,这样一直练武到我十六七岁,家里面那帮同龄的都打不过我,家里的混混也是,看到我都是躲着的,自己开始也很自豪,慢慢的就骄傲了起来,同村的伙伴受人欺负了,找我帮忙,我也不会拒绝,慢慢在那边也开始有了点名声。”

    “后来也开始有些人跟着我,给我当喽啰,自己也挺享受那种感觉,这样的生活过了两年,有天师傅跟我说不用再去他那里了。我当时还很奇怪,就问师傅,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不再教我了。我师傅告诉我说他该教的都教给我了,现在没什么可以教的了。”

    “我当时以为是真的,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觉得自己师傅的本事也就那样吧,后面也就真的没有再去了。天天一帮人无所事事,在外面偷鸡摸狗,跟人打架斗殴,哪个时候觉得生活很快活,但现在想想,感觉非常的可笑。”高晓一边说这,一边喝着碗里的酒,柳庆春看到他碗里快干了,就又给他添上。

    “直到有一次,自己在外面跟人打架,说是打架,其实别人只有被打的份,那次被打的是一个佃户,被混混污奈说欠了钱,要他还钱,种田的佃户能有几个钱啊,给不出来,然后就被了,当时自己没动手,不过那个佃户生了个好儿子,动起手来,直接就将那几个混混给踢到了一边。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叫我过去的原因。”

    “我过去就跟那个小子打了起来,看的出来那小子也练过两手,但比我要差远了。才交手没几下,就被我打到在地,按照之前说的,是要废了他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当我准备下手的时候,却被人踢开了,而踢我的就是我师傅。”说道这里高晓开始有些不自然了。

    “我师傅过来,就让那小子走,当时也是年轻气盛,感觉师傅在这么多人面前落了自己面子,就说不准走。然后又准备动手,但还是被我师傅拦住了,最后我跟我师傅打了起来。师傅虽然上了年纪,但一番下来,最后躺下的却是我,自己瘫倒在地上,周围没有一个人管,连我师傅是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道。”

    “哪天我想了很多,就又去找我师傅,让我师傅再将我收录名下,再教我功夫,但师傅还是说没什么可以教的,我还是不相信,说如果没什么可以教的,为什么我会败在他手下。师傅看着我是这样说的: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人,街头混混么?街头混混注定只能在乡里横行,欺负乡里百姓,除了那两下子,你还会什么?我会的都交给你了,但怎么用却是你选择的,如果你只是选择在这里当一方恶霸,那也够你用的了,如果你想更进一步,那就离开这里,去看看什么叫做江湖。”

    “就这样,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江湖,才知道自己之前是井底之蛙。要说我的梦想,我就希望自己在江湖也能混出点名声,进入那宗师境界,等将来回家了,去我那老鬼师傅坟前,告诉他他没达到的境界,他徒弟达到了。”说完这些,高晓就不再开口,大口的喝了几杯酒,这才慢慢的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