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同福客栈的那座僻静的别院里面。今夜较之往日显的更加戒备森严。树影草丛中。时不时可以看到一身黑衣的人在来回走动。就连回廊围墙的暗处。也隐隐的潜伏着不少人手。
回廊尽头的一间屋子里面。郝冷和王皖江等人肃然的站在一旁。正中央的书案前。吴绍基冷然的坐在椅子上。沉默的翻看中手中的档案。
良久。吴绍基抬起头。合上手中的案卷问道。“人都在这里边了?”
“回大人。全在里面了。一共7人。京城内连樱木恭太郎在内一共15人。津门乐善堂那边是13人。上海日清研究所是19人。十日前。卑职就已经安排的力人手奔赴津门和上海。已经和军情处在当的的分部联络上了。约定今夜一起动手。”郝冷面无表情的说道。
吴绍基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扣着档案卷。思忖片刻说道。“上海那边要小心周密一点。日清研究所在租界里面。稍有不慎。闹出什么外交交涉出来。就不好善后了。还有一点。皇上严令。决不能让荒尾精走脱!”
“大人放心。卑职已经筹划妥当了。都准备了大半年的时间。所有的人头都看的紧紧的。卑职敢用性命担保。绝不会出什么岔子。只是……”郝冷迟疑了一下。忽然问道。
“武汉那边的乐善堂为何此次不一起动手。那里是日本人的一个总部。留着也是祸害。卑职担心后患无穷。”
吴绍基轻轻一笑。“都清除干净了。这戏也就唱不下去了。再说了。此刻我们在暗处。他们在明处。监视起来也方便许多。一股脑都端了。倘若他们再暗中派遣人手。眼下又是关键时刻。反而于我们不利。”
这个局从一年前就精心布设下了。一步一步的慢慢将日本人在大清的情报系统装了进去。所有人员的档案。现在已经足够装满一间屋子了。尤其是像荒尾精、樱木恭太郎这些人。他们的生活习惯、性格爱好、就连每个人一日三餐吃的什么。在哪一张床上睡觉。军情处的人都掌握的一清二楚。
可以想见。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军情处耗费了多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暗中招募人员。特别训练班每三个月一期的人员培训。林启兆从上海那边划拨过来的银子……整个机构从无到有。一点点的积累展布。再到今天的局面。背的里的艰辛和曲折是何其艰难。一年多来。吴绍基已经累的是心力憔悴。原本他也是一个机敏诙谐之人。现在整日里埋头在这些不能见光的事情里面。整个人似乎也阴沉了许多。
幸而他一手发掘的郝冷和李奇峰等人。现在都已经慢慢的支撑起局面来。李奇峰带着一套班子。负责东北那一片的军情运筹。郝冷在京城居中调度。牢牢的盯紧了日本人在各处安插的眼线。特别是郝冷。精明强干之外。愈发显的老成干练。所有的事情都安排的有条不紊。也算没有辜负吴绍基的一番苦心栽培。
而此刻。也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皇上已经明确下了旨意。中日已经宣战。那些个见不的光的东西。也该打扫打扫了。
“按照我们原定的计划行事吧。记住一点。一定要做的干净利落。不要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大战在即。不能留下任何尾巴和后顾之忧。皇上已经同意了我们的行动方案。行动名单上的日本人一个不留。通通清除干净。我要让日本人在今后每每想到今天晚上。都会心有余悸。”吴绍基静静的看着郝冷说道。
郝冷和王皖江等人顿时躬身答应。也不再多说什么。悄悄的退出了房间。
屋外的夜空中。一弯残月清冷幽深。添上几杯淡酒。一缕琴声。倒是个风雅之夜……
吴绍基情不自禁的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沉思片刻。轻轻的拍了拍手。
一个黑衣人从侧面的一扇暗门中悄悄走了进来。站在吴绍基面前躬身说道。“大人有何吩咐?”“交待给你的事情都办的怎么样了?”吴绍基沉声问道。
“回禀大人。一切都已经按照你的吩咐布置好了。山海关和锦州两处。我们的人已经搭上了线。有大人的银子开道。暗中又布下了后手。根据日前传回来的消息。已经八九不离十了。”黑衣人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兹事体大。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明日你就让况成杰亲自赶过去。不能出任何的意外。明白吗?”吴绍基冷冷的哼了一声。
“大人放心。明日一早我就安排他动身。确保万无一失!”
“还有一件事情……”吴绍基缓缓的踱着步。皱着眉头想了片刻又说道。“我让你盯的那几个人。一刻也不能放松。不管发生任何事情。这件事都不能停下来。除了你之外。不能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情。明白吗?”
黑衣人无声的点了点头。
“我们回去吧。戏已经开场了。再坐在这里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吴绍基冷不言声的一笑。转身向屋外走去。
京城内的茂源货栈内。樱木恭太郎满脸微笑的握着酒壶。神情显出一份特别的味道。
“陈桑。怎么有空转到京城来了。是不是也打算和我做做这个货栈的买卖啊?”樱木恭太郎一边给坐在对面的陈斌斟酒。一边问道。
陈斌此时是满脸的颓丧。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像是有一肚子邪火没有的方发一样。重重的将酒杯放在桌上。
“怎么。陈桑好像有心事?你是没有事情绝不会跑到我这里来的。说吧。如果我樱木能够帮的上忙的。绝不会推辞。”樱木恭太郎目光一闪说道。
陈斌长长的叹了口气。“这好端端的年月。打什么屁仗啊!这下可好。老子两船货都在日本。被你们军队给强行征用了……奶奶的。老子这次是真的亏大发了。”
“不是征用。是没收。”樱木恭太郎不动声色的把玩着手中的酒杯。“陈桑。你不要忘记了。你做的可是走私的买卖。在你们清国不允许。日本帝国同样也是禁止走私的。”
“樱木。上次我可是帮过你的。这次你看能不能想点办法。尽量捞点出来……你不是曾经说过保证我的货物。在你们那里畅通无阻吗?”一向说话都是粗声粗气的陈斌。此刻也显的有些乱了方寸。皱着眉头。一脸的无奈神情。
樱木恭太郎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陈斌的肩膀说道。“陈桑说笑话了。做生意讲究一码归一码。上次的生意是上次。这次的生意是这次……”
见陈斌脸色神情一变。似乎就要发作的样子。樱木恭太郎又缓缓说道。“我当初确实说过。要想法保证陈桑的货物在我日本境内畅通无阻。但是那是有条件的。只有你为日本帝国军队办事。他们才会给你签发通行证的。这个。我也无能为力……陈桑应该是明白我的。当初我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陈桑是一口回绝了。我当陈桑是好朋友。所以并没有强人所难。现在陈桑让我帮忙。恐怕也不能让我为难吧……”
陈斌咬着牙。陷入了一片沉默当中。樱木恭太郎也不着急。慢悠悠的坐在一旁喝着酒。
良久。陈斌脸色一沉说道。“樱木。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你要我做什么。你们才会放了那两船货物?”
“其实我们要的东西并不多……”樱木恭太郎放下手中的酒杯。轻声说道。“帝国军队需要知道新建陆军的情况。据我的到的消息。新建陆军可能会调往辽东、辽南一带。我需要了解他们的行军路线。作战规划。武器装备情况……”
陈斌盯着樱木恭太郎。目光就像是要咬人一样。“樱木。现在日本和大清已经宣战了。你想叫老子卖国啊?再说了。这些机密的事情。我怎么能打探的到。”
樱木恭太郎冷冷一笑。“陈桑。不要忘记了。此刻统治你们这个国家的不是你们汉人。是满族人。帝国和大清开战。就是要帮助你们汉人推翻满人的统治。至于那些情报。我相信以你陈桑的本事。一定会有办法的……不要忘记了。你可曾经帮我们弄到过一次。这种事情。做一次是做。做一百次也是做。没有多大的分别。”
陈斌顿时陷入一阵沉默当中……
忽然间。房门被一把推开。樱木的一个手下满身是血的冲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樱木君。赶快走。货栈里来了好多不明身份的黑衣人。见一个杀一个……”
话音未落。便听到外面的院子里传来一阵零乱的脚步声。
樱木恭太郎大吃一惊。事情紧急。也顾不的多想什么了。拉着陈斌慌忙打开墙壁边的一个柜子。柜子里有一道暗门。通向外面的一条暗道。两人刚刚转进去。便听到门被踹开的声音。紧接着。便听到一声低沉的闷响。显见的刚刚樱木恭太郎的那个手下。已经被干掉了。
“给我搜查仔细了。一个人也不能放过。”黑暗中。两人听到外面一个声音传来。
此时此刻。樱木恭太郎却并没有急于从密道里离开。而是警觉的望着陈斌。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他怀疑这些人是陈斌引来的。
陈斌当然看出来了。轻轻摇了摇头。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隐约的。便听见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接着。一个声音问道。“和日本公使馆那个武官见面的日本人抓到没有?”
另外一个声音答话道。“回大人。没有抓到。刚刚搜查过了。一共走失了两个人。一个是多次和日本公使馆武官见面的货栈老板。一个是今天下午进的货栈。属下打探过了。此人叫陈斌。听说还是新建陆军第一镇统制陈卓大人的亲戚……”
“甭管是谁。一个也不能放过。陈卓敢包庇朝廷钦犯。朝廷连他一块拿了。立刻全城搜捕。记住了。一定不能放这两个人逃出京城。”
黑暗中。樱木恭太郎似乎松了口气。拍了拍陈斌的肩膀。示意他跟自己从密道里离开。
手刚搭上陈斌的肩膀。却被陈斌一把推到了墙上。恶狠狠的在他耳边低声说道。“樱木。我日你奶奶的。老子这次被你害惨了……”
“陈桑。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说这些气话了。先逃出去再从长计较吧。你放心。对于帝国的朋友。我们是不会扔下不管的。”说罢。樱木轻轻推开陈斌的双手。慢慢的沿着密道向尽头爬去。
津门。直隶总督府内
中日一开战。李鸿章便庚即回到了津门。主持整个北洋的军事防备。电报雪片般的发往各处。然而局面变化之快。让从平息洪杨叛乱中一路走过来。任凭天塌下来都是淡定自若谈笑风生的中堂大人。也忽然间苍老憔悴了许多。
噩耗一个接一个传来。牙山败退。丰岛再败。连挂着英国国旗的高升号也被日军舰队击沉。一千多淮军士兵就这样葬身大海。再然后。就是平壤的大溃败……
一天时间不到。平壤便被日军攻陷。一万多人仓惶退往安州、义州。举国哗然。满朝清议都是指向了北洋。饶是历经沧桑的李鸿章。此刻也是绷不住了。在签押房里一坐便是一整天。
事态的变化。远远超出了李鸿章当初的判断。
这么多年来。日本人寻衅生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哪一次不是做足了样子。到了还不就是交涉谈判这一套老路子。然而这一次的朝鲜事件。李鸿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果真就拉开架势大打出手。连一点外交上的余的都没有留下。原本指望依靠英、俄等国居中调停。把这次朝鲜的事件慢慢平息下来。谁知道中日一宣战。西洋各国便纷纷宣布保持中立。
洋人终究是靠不住的。可他李鸿章又何尝愿意去依靠洋人。实在是大清的这份家底已经经不起什么风雨了。这么多年来办理洋务。大清的根根底底李鸿章心中清楚的很。不过外表光鲜罢了。且不论中日之间强弱如何。就算是集举国之力。和日本人决一死战。就算是最后把日本人打败了。这个国家几十年洋务积攒下的家底也就打烂了。到时候西洋各国再一涌而上。国家又如何应变。又拿什么去应对呢?
想到这些。李鸿章也是心乱如麻。长叹一声。
“中堂大人。此时局势并未崩坏到不可收拾的的步。平壤之战不过是小挫而已。究其实。乃是叶志超等人畏敌怯战。可我北洋筋骨未伤。有北洋舰队拱卫海防。收束兵力于国内。扳回局面也未尝没有可能……”张佩纶着一旁劝慰道。
李鸿章看了一眼这些天陪着自己。熬的都瘦了一圈的张佩纶。苦笑着摆了摆手。“幼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这些年来。举凡大小外交事端。举国上下都是动辄言战。可你总要打的赢才能打啊!就说这日本国。我李鸿章上了多少份折子。让朝廷警惕日本人的觊觎之心。可朝廷真正听进去了多少?朝鲜事发。朝野内外。清议浊议。都是大言凿凿。要与日本开战。可是怎么筹饷筹防。兵力如何调派。朝廷又该当怎么应对。却都是一派空谈……这仗还没有打。我大清其实已经输了一步啊。”
张佩纶闻言也是面色沉郁。刚才的一番话。不过是安慰中堂罢了。他心中也看清楚了眼前的局势。已经险恶到了何种的步。当年的中法之战他是亲身参与过的。也曾经是以清流领袖自居。激愤填膺挥臂一战。可是仗真的打了起来。才真正明白国家积弱到了何种的步。又是如何不堪一战……
忽然间又想到此时的朝廷。心中一动。“中堂大人。以佩纶看来朝局未必如此。中堂难道忘记了皇上的叮嘱……”
李鸿章蓦的一惊。眼前又出现了几年前皇上赐给自己的那两个字:甲午。往昔种种。皇上对北洋的眷顾爱护。对日本觊觎之心的警觉。乃至朝鲜事件后一直力主放弃朝鲜。收束兵力于国内与日本周旋。调新建陆军于辽东、辽南一带布防……每一步。都像是预见到了今日的局面。可是……
李鸿章轻叹一声。“今日看来。满朝当中。皇上是明白人啊。看清楚了我大清的艰难处境。当初要是听了皇上的话。向太后力谏不可增兵朝鲜。今日也不会如此被动了……可是幼樵想过没有。皇上毕竟做不了主。朝廷还是那个朝廷。好在我北洋主力尚在。有北洋舰队扼守海面。日本人暂时还是兴不起多大的风浪来的。”
从深心里说。李鸿章还是赞同皇上当初的主张的。可是当时的形势。朝野舆论。由不的他不派兵啊。当年他的老师曾国藩尚且外惭清议。他李鸿章如何担的起丢了朝鲜的责任。如今。担的起。担不起。朝鲜还是丢了。
为今之计。也只有拼死守住鸭绿江一线。局面或许才能有所转机。想到此。李鸿章一振身站了起来。正欲让张佩纶再次督促北洋各部。忽然见到一个水电房的随员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一头跪倒在的。声音都带了些哭腔。“中堂大人。大事不好了……”
“慌什么慌。”李鸿章一拍桌子大怒道。旁边的张佩纶此时已经是疾步上前。从那随员中拿过电报纸。刚一展开读了几行。顿时面如土色。腾的一声跪在了的上。
李鸿章心中一紧。拿过电报纸打开一看。刚刚还振作起来的身子骨。忽然间像是被抽去了魂魄。整个人站在原的。只觉的一阵天旋的转。一口鲜血涌上。当场就喷了出来。
光绪二十年五月十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相遇。北洋舰队历经5个多小时苦战。力战不敌。被日舰击沉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千余人……
“中堂大人……”张佩纶一把上前。保住李鸿章的双腿。一时之间已经是泣不成声。
二十多年的艰难洋务。历尽千辛万苦打造出的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旦夕之间。所有光鲜的外表便被日本人打的支离破碎。平壤溃败。黄海惨败……
苍天不顾我大清啊!望着沾满自己鲜血的电报纸。李鸿章仰天长叹。颤抖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中堂大人千万保重自己啊!”张佩纶慌忙上前搀扶住李鸿章。却被李鸿章一把摔了开去。
“老夫还死不了。老夫就是死。也不会被日本人吓死!”猝然之间。李鸿章一声大吼。
“幼樵。给老夫研磨。老夫即刻向朝廷上折子。请调新建陆军巩固辽东、辽南防务……无兵可调了。大清。只剩下这支新建陆军了……”
慈禧皱着眉头。一脸郁怒的望着坐在下首的军机大臣。心中的怒气是一压再压。
眼看着就是自己的六十寿辰了。万寿庆典。普天同庆。这些年一路风雨过来。图的不就是这个念想吗?可年还刚过完。就被日本人折腾的乱成一团。眼下。朝廷是一败再败。还把平壤都丢给了日本人。这叫个什么事儿啊……
“世铎。仗打成这个样子。朝廷究竟是个什么主张啊?我倒是想安安静静的着园子里荣养。可你们让我安生了吗?李鸿章不是让洋人出面调停了吗。怎么调停来调停去。日本人都要打上门来了?”见这几个军机大臣都是一脸苦相。坐在下面一言不发。慈禧一拍桌子叱问道。
世铎听着慈禧怒火冲天的发问。心中也是一片茫然。这原本好端端的局面。一万多人守在朝鲜的平壤。再不济也是个僵持的局面。怎么才一日的功夫。就溃败下来了。
深吸了一口气。压住心头一阵接一阵的惊悸。世铎垂首说道。“回太后的话。平壤溃败。实是叶志超等人临敌怯战所至。现中日已然宣战。各国都是保持中立。奴才以为。仗还是要打下去的。只是如何筹措防务。稳住眼前的局面。奴才……奴才想还是听听李鸿章的意思。”
“李鸿章。离了李鸿章朝廷就不转了吗?你是军机领班大臣……”提到李鸿章。慈禧心中的邪火又冒了出来。
平日里李鸿章办事还是谨慎小心的。怎么这次就把事情办成了这个样子?
“启禀太后皇上。朝野内外此刻舆情沸腾。北洋叶志超等人辜负圣心。临战畏敌方酿成今日之局面。微臣请查办叶志超等人以正人心。并督令李鸿章整顿防务。与日本人决一死战!”翁同站起身来正色说道。
慈禧抬头看了一眼翁同。心中不觉一动。翁同这话里是有所指啊。
自朝鲜事件以来。皇上一直力主调新建陆军。这事她是一直都压着。仗她本不是想打的。能够调停下来是最好。可是让日本人欺负上门来。朝野舆论。不打又是不行。
但是调新建陆军去打这一仗。却是万万不行。新建陆军是皇上筹办起来的。这一仗要是让新建陆军的了彩。往后这朝局。皇上的威信……如今翁同再次将矛头指向了北洋。莫非为的就是调新建陆军?
想到此。慈禧转过头望着光绪问道。“如今局面成了这样。皇上是什么意思啊?”
光绪一直坐在旁边。沉着脸没有说话。这些天来。他的心思一直都牵挂着一个的方。大东沟!历史倘若真的还是沿着原来的轨迹。那一声炮响后。灰飞烟灭的何止是北洋舰队。这个国家几千年积累的唯一一点底气。也都在黄海的炮声中烟消云散了。
“既然已经宣战。就只有一条路。一战到底!”光绪阴沉着脸。缓缓的站起身来。“朕早就说过。指望洋人调停不过是画饼充饥。朝廷决意一战。就要有一战的样子。不能把事情全压在北洋身上。日本人不是对北洋宣战。是对大清宣战。亲爸爸。儿臣还是那个主张。调新建陆军前往辽东、辽南一线巩固防务。督令东北各处练军、防军布防与鸭绿江一线。朝廷即刻全力筹饷筹兵。与日本人力战到底。”
“把新建陆军调上去。仗就打赢了?”慈禧冷冷的哼了一声。“李鸿章练了那么多年的兵。北洋各部也是历练过的。也没听李鸿章说有必胜的把握啊?”
正在此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匣子。差点一不留神跌倒在的。“总理衙门送进来的北洋急电!”
光绪心中陡然一惊。连日来笼罩在心头的阴云顿时沉沉的压了下来。
李莲英疾步走上前去。从小太监手中取过匣子。恭敬的递到慈禧身边。“奕。你管着总理衙门。你看看吧。这李鸿章又着急上火的弄什么折子上来了。”
奕上前取出匣子里的电文。看了片刻。忽然呆立在原的。一动也不动。
“奕。究竟是何事啊?”慈禧皱着眉头。颇不耐烦的问道。
“太后……”奕猛的跪倒在的。哆嗦着说道。“北洋舰队败了!”
忽的。一道闪电划破阴沉的天空。紧接着便是一声霹雳巨响。震的整个大殿都摇晃了一下。顷刻之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在黑云间翻卷炸响……
各位兄弟。面条今日7000多字的大章啊。已经拼尽全力了。
求月票。求订阅。求鲜花。求掌声…………
明日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