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太史慈率领着五百黑翼铁骑静静的埋伏在山嘴后的弯道旁边的树林里,估算时间黄巾军的先头部队应该快来了,敌人的侦察骑兵已经在这驿道之上来回跑了两趟了。不过并没有仔细的搜索,只不过沿着道路两旁简单查看一番,没有发现异常后就离来了。按照计划公孙易秋与邹靖率领其余的一千三百名辽东兵将隐藏在距离黄巾部队行军一里的的浅丘上,那里生长着茂密的树林,远在一两里之外的黄巾军根本无法发现这里埋伏有军队。而刘备三兄弟率领自己招募的五百名兵勇就埋伏在这大兴山山腰之中。等待黄巾军的到来。
由于这是公孙易秋面临的第一场真正的战事,非常兴奋中又略有一丝紧张,毕竟敌众我寡,敌我双方的比例相差悬殊。在到达大兴山后根据当前的地势所开的军事会议上,太史慈的表现令刘备三兄弟与邹靖大吃一惊。他在会议中指出黄巾部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在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却不仅仅是战斗双方兵力综合的简单对比,而更重要的则是灵活运用这些兵力的能力。由于到是农民起义并没有任何军事训练,武器装备也并不是辽东精锐般精良,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在加上这大行山地势险要丛林茂密适合埋伏,蜿蜒在山脚下的驿道却非常宽敞平坦,十分适合骑兵的冲杀。辽东铁骑彪悍勇猛之名威震天下。另外黄巾部队虽然号称五万大军,但也正是由于人数众多曼延数十里。所以太史慈竟然提出此战必胜的说法,令帐内众人无不惊骇,大都并不深信,只有公孙易秋拍手叫好,连声称赞。
众人商议再三,却并无其他退敌之法,只好遵从太史慈所提建议,由刘备三兄弟负责引诱迎战黄巾先头部队,希望可以抢先挫败敌人的锐气,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公孙易秋太史慈等人埋伏左右,等待时机一举破敌。刘备等三兄弟急于出师建功立业,因此欣然领兵,并不推辞,并无其他异议。在与刘备一路之上闲谈中公孙易秋已经知道这刘备兄弟的壮志绝非寄托于刘焉,而邹靖在听到太史慈的计划之时却也没有提出其他不同看法,但公孙易秋却无意中发现在邹靖平静的眼神中泛起一丝奇异的光芒,令公孙易秋迷惑不解,心中画出一个很大的问号。
正当午时,火辣辣的太阳直接照射下来,公孙易秋爬伏在山坳中在昏昏沉沉的睡眠中猛然惊醒,眯起眼睛以适应强烈的阳光照射,望着山坳下平整宽敞的官道,远处连绵起伏的峻岭。不由的叹了口气,在这里即将有一场血战展开,又要有多少士兵的性命在此终结,难归故里,这平静安详的气氛即将被打破,美丽的画面将被血腥而代替,公孙易秋运起内功压下心中的感慨,平和的气流顺着经脉流动全身压制住激荡的心神后,集中注意力关注到即将展开的战斗上,刚才的运功调息令自己全身舒坦,精力恢复。回头看到士兵们早已准备妥当,为防止声音的泄露,所有马匹都已经带好龙头。这时旁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音,公孙易秋转过头来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瞧去,周围的侍卫也机警的注视着。
人影闪动,邹靖从密林深处走了出来,来到公孙易秋的面前盘膝坐下带着似笑非笑般的面容说道:“公孙少将军的军队果然训练有素,您身边的这几名侍卫也非常人,辽东果然卧虎藏龙,豪杰辈出。而公孙将军座前的太史将军更是其中翘楚,昨夜一番谈话分析的条条是理,令邹某非常佩服。将军有此人相助,他日必将有一番作为。”
公孙易秋听后眉头一皱,心中不明白这邹靖一习话到底是何含义,正在思虑之间一旁监视情况的侍卫轻声喊道:“来了,敌人来了。”众人的目光同时投向远方的官道之上。
远远的天际尽头尘土飞扬,黑压压的人影闪动。登高远眺,敌人的身影逐渐在公孙易秋眼前清晰起来,人影绰绰,在宽敞的官道中穿梭的人群连绵数里估计应该有两三万人之多,与刚才侦察兵调查汇报的情况基本相符合。公孙易秋急忙吩咐侍卫赶紧向刘备等人埋伏的地方发出约定好的信号,通知敌人的到来。根据刘备方向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他们已经作好战斗的准备。
注视着一队队以长发遮面,头缠黄巾,打扮怪异的黄巾军兵将在眼前通过。辽东兵将们为防止发出声音将一根根短棒含在自己嘴中,树林中寂静一片,鸦雀无声。
黄巾军的先头骑兵部队已经到达刘备等人埋伏的区域,一场大战就在眼前。公孙易秋的手中因为紧张已经攥出大把的汗迹,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全身血脉都已沸腾,心在剧烈的跳动,碰、碰、碰……好象要从腔子里蹦出来似的。
耳中突然传来一声炮响,号角与战鼓猛地响起,无数的旌旗涌出,一哨人马冲杀出来,为首三员大将挡住了黄巾军前进的去路。黄巾军中随即一片大乱,吵杂之声充斥于耳,混乱的人群在一些将领的指挥之下才逐渐稳定下来排好阵型准备迎战。旌旗招展,门旗下闪出几员战将,一员紫脸将军自黄巾阵脚中催马冲出来到两军阵前用手点指高声端喝:“不知前面尔等是何部队,为何挡我等去路,在下天公帐下程志远,来将上前答话。”
刘备见此急忙拍马而出,手持双股宝剑点指程志远厉声喝道:“黄巾忤逆,乱臣贼子,人人得以诛之,在下涿郡刘备刘玄德奉我家主公幽州太守刘焉之命特来剿灭尔等,还不快快下马投降,可以饶你不死。”
程志远听罢哈哈大笑道:“你等这散兵游勇就想与我天兵抗衡,真不知道天高地厚,螳臂挡车,不自量力。”说后扭头对本方队伍说道:“谁去拿下这刘备项上人头,可立头功一件。”话音未落,黄巾队伍中又杀出一员战将飞马来到程志远面前道:“末将邓茂愿往。”说罢手舞大刀直奔刘备冲来。刘备勃然大怒挥舞双剑正要接架相还,一阵龙吟狮吼般的笑声自刘备身后传出震得在场众人心神俱眩,战马唏溜溜长鸣不止。一片萧杀之气充斥天地之间。“俺燕人张飞张翼德前来会你。”声到,马到,枪到一道黑光电闪而至,一杆丈八蛇矛如黑龙出海直刺邓茂前心,只有一个照面邓茂已经被挑于马下,场内众人无不惊骇。公孙易秋在山头之上看的非常清晰,心中暗道:“真猛将也。果然了得。”
程志远见此情景大怒拍马舞刀直奔张飞扑来,一声沉稳的话语传来:“三弟,这一阵让二哥也过过瘾如何。”说话间程志远已经被一员红脸战将拦住,一柄长逾七尺的青龙堰月刀横在程志远的马前。
“来将何人,程某刀下不死无名之鬼”程志远气得哇哇暴叫厉声喝问。
“在下河东解良关羽关云长,接我一刀。杀”杀字传出,在众人眼中霍然出现一幕摄人心魄的景象,那光辉灿烂吞天噬地的刀光!一条由刀影连接而成的青龙,直奔程志远面门立劈而下。面对这睥睨天下的一刀程志远的脸上露出惊惶的神情,匆忙之间举刀相迎。
“喀嚓”一声巨响,程志远的大刀已经从中而断,青龙顺势而下完全吞噬程志远全身将程志远从顶到足连人带马劈为两半,顿时血花漫天,死尸栽倒在地。黄巾军中见此情景一片大乱,周围的敌骑看到这一幕,早都骇得魂飞魄散。“轰”地一声,他们四散奔逃。刘备见此情景急忙高声喊道:“儿郎们冲啊!杀。”一时间杀声震天,黄巾军由于主将阵亡,自然是兵败如山,前面骑兵乱冲乱逃,将后面不明所以的后续部队一齐冲散带乱,黄巾军整个阵型仿佛累卵一般崩塌。
看到这样的情况,邹靖也按耐不住自己狂喜的心情转身向公孙易秋问道:“公孙将军,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出击了。”公孙易秋呆呆发楞还沉浸在刚才关羽那睥睨天下一刀之中,听到邹靖的问话才醒悟过来急忙吩咐全军出击,顿时等待已久的辽东将士蜂拥而出杀向敌兵,这忽然出现的伏兵令黄巾军更加混乱,已经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全军溃败。
又一声激昂清越的号角声响彻山林,五百名辽东黑翼精锐铁骑兵分五路,在太史慈的带领下象旋风一样刮过大地。顿时血肉横飞,黄巾军的士兵一片一片的倒下,辽东铁骑过处只有锋锐的剑戟在身后扬起一蔟蔟凄美的血花,留下一具具失去生命的黄巾军士兵的尸体。辽东黑翼铁骑彪悍无敌的威名从此写下光辉灿烂的第一笔。
公孙易秋并没有参加这一面倒的屠杀,现在这种不应该叫做战争而应该叫屠杀的战役中,黄巾部队根本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这场杀戮是公孙易秋的第一次亲眼目睹的战争场面,也是公孙易秋在通往逐鹿天下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于公孙易秋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在这场战争中,首先举起屠刀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崭露头角。通过这场战役,刘关张三兄弟也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