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8年,崇祯元年西北大饥荒,高迎祥起义。后秦太祖周弘道始为米脂当地农户。
1629年,李自成携侄儿李过于甘肃甘州投参将王国从军,周弘道跟随左右。同年李自成因欠饷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周弘道积极响应。
1630年,李自成率众投农民军首领不沾泥,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周弘道亦在其中。
1633年,农民军首领王自用病卒后,李自成收其遗部2万余人。后与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周弘道屡立战功,始为自成所重视。
163年,李自成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周弘道于战乱中身负重伤侥幸逃脱。
1636年,高迎祥败亡,李自成被推为闯王。周弘道为积极活动,始为自成心腹。
1638年,李自成潼关大败,仅率周弘道、刘宗敏等十余骑脱出。
1639年,李自成东山再起,与复起的张献忠合兵破竹溪,移师截断明军粮道。后协助罗汝才于香油坪击败明总兵杨世恩部。其时,周弘道屡立战功声望愈盛,为自成所忌。
160年,李自成得牛金星,用为谋士。纳李岩均田免赋建策,深得民众拥护,势力越发壮大。周弘道不得重用,与自成日渐疏远。
161年,周弘道率本部人马投降大明,授千户之职,驻山西。
163年,周弘道在湖北与张献忠所部激战,后败逃。遂隐居于南阳静观时局变化。
16年,李自成于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随即挥兵北上,三月十九日,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四月,李自成遭吴三桂、多尔衮夹击,大溃。五月,周弘道复投南明,授总兵之职。
165年,李自成九宫山神秘失踪,余部为周弘道所收。
166年,周弘道率部转战甘陕等地,实力日渐壮大。
167年,周弘道战清军于洛阳,败。退入山西。
168年,周弘道袭扰河北,河南等地,击杀清军千余人。
1650年,多尔衮死去。周弘道率军攻破洛阳、开封等地。大举抗清旗号,仁人志士多有来投。
1651年,周弘道战吴三桂于湖北襄樊,大获全胜,枭此逆贼首级示众并暴尸三日。自此,周始为清军所重视。同年周弘道受永历帝封赐,加秦国公。
1652年,周弘道率军攻入江淮之地,收复扬州,围南京月余,粮尽而返。
1653年,周弘道率军北上,收复山东十二座州县。同年十二月,济南大战,重创清军。
165年,周弘道率军与清军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游斗一年,清军主力日渐疲敝,抗清局势为之扭转。
1655年,六月,周弘道率大军突袭北京,城破,满族宗室仓皇逃往关外。八月,收复山海关。
1659年,郑成功迎永历帝还都南京,封周弘道为秦王。
1661年,周弘道于北京称帝,国号为秦。史称后秦。
1662年,七月,南明与后秦于徐州决战,后秦大获全胜。八月,后秦兵锋直指南京,永历帝仓皇溃逃。
1665年,永历帝自缢于缅甸,南明覆亡。郑成功逃往台湾。
1668年,清军再犯山海关,周弘道亲征之,病死军中,享年六十岁,谥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史称后秦太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