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果然老奸巨猾……”章邯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天罗地网般的楚军战阵,愤愤然对一旁的扶苏说道。
章邯跟项羽交过手,算是比较了解他的谋士范增。
范增老谋深算。他正是看到秦军孤军深入的弱点,向项羽献出了这招引虎入笼的毒计。
以项羽的性情,怎么可能采纳这样的计策。那还不如让他与秦军正面拼杀死在战场上,来得更加豪情壮志。
范增恰恰利用了天下人对项羽勇猛无敌、宁死不屈的固有印象,才让他的计策天衣无缝,瞒过了扶苏、章邯等人。
他以人头担保采用他的计策,定能大败秦军,还信誓旦旦地向项羽许下军令状。项羽最终也就采纳了他的计策。
这次,大意中了范增的圈套,章邯觉得自己的责任最大。他叹息自责地道:“都怪臣的不是,竟然没有任何察觉。”
“这怎能怪章将军你呢?”扶苏急忙地劝慰道。
扶苏虽然身为殿下,但他完全没有架子,对将士们有的只是仁爱和同情。对这次被困彭城,他自然一味地自责自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是自己在成功逼降刘季后,小看了这群乱贼了。
“殿下,依臣看,当务之急要不惜一切代价杀出城去。”陈平冷静地插话道。
“臣也是这样认为。”刘季也相跟着附和道。但他内心更多的是抱怨:自己怎么就弃明投暗了,说不定真的会冤死在楚军手上。
投诚后,刘季被任命为章邯将军的副将,此次征讨楚地,他不得不跟着同行。
而陈平作为军师张良的副手,因为张良被始皇帝留在函谷关,对整个战局进行运筹。所以就只有他跟随扶苏出战。他反倒是乐于扮演张良的角色,经常向扶苏出谋献策。
“是啊!在此坐以待毙,还不如拼死杀出重围。”章邯支持道。
“嗯。”扶苏完全同意大家的看法。他望着眼前声势浩大的楚军军阵,却又不无担心地顾虑起来,“只是万一不成,恐怕我军……我有愧于父皇啊!”
他并不在意自己的生死,早在蒙恬将军被赵高陷害而死的时候,他就打算慷慨就义。现在,他只是担心彭城内将士们的安危,他们几乎是大秦帝国的所有,一旦突围失败,恐怕会全军覆没,那势必会危及帝国的根基。
“殿下,现如今再请求支援,恐怕来不及了。再说,就算是举荥阳和大梁的全部守军前来增援,恐怕也于事无补。一旦楚军趁机夺取了这两座城,反而会威胁到在函谷关陛下的安危。”陈平冷静地分析道。
“嗯!”章邯对陈平不时点头。等陈平一停下,他就补充道:“殿下,陈平说的不无道理。眼下还是得靠我们自己突出重围去。”
“殿下,此次突围关系到全军上下的性命,可以说只有一次机会。一旦失败,楚军势必会升级戒备,再次突围的希望极为渺茫。臣认为不可操之过急,万不能贸然行动,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再猝不及防地发起突围,方有胜算的把握。”陈平补充道。
“嗯!”扶苏一直平静地聆听着大家的看法。他思虑片刻,下令全军上下立即展开了突围的各项准备工作。
秦军迅速派出密探仔细摸清楚军的兵力和布阵情况,这是能否成功突围的关键。
接着,将各种重型的攻城装备改成清障装置,通过人力推动的方式,可以一次性将各种栅栏、木桩等推平,清理掉。
再者,整修损坏的弓箭、剑戟等兵器。广收储备粮草,以及马匹牲畜。
当然,也不忘及时修缮战斗中损坏的防御工事,全面加强戒备,防止楚军突然发动进攻,打乱突围计划。
十日之后,探子完全摸清了楚军的兵力分布情况。东门外的楚军兵力最为薄弱,且地势平坦,适合秦军大兵团作战。
在与章邯、陈平、蒙魁、刘季等人商计后,扶苏决定明晚子时就从东门发起突围。若是突围成功,大军将立即调转方向,向北直奔荥阳、大梁一带。
他又采纳了陈平声东击西的计策,在全军中挑选一批勇士组成了敢死队。这支敢死队将佯装从西门突围,吸引楚军的主力,减轻东门突围的压力。
秦军的军功爵制非常凑效,上万人的敢死队很快就集齐。
根据秦军的功爵制,对于英勇献身的将士,其家人将可以享受国家终生的照料,会比一般的平民百姓生活得好,不愁吃不愁穿,而且在军中的亲兄弟也可以免于服兵役,回家孝敬父母。上了战场的秦军将士从来都没有后顾之忧,有的一家多个兄弟在军中服役的将士更是抢着为国献身,踊跃加入敢死队。
当然,这是一支九死一生的队伍,或者说连一生的希望都没有。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万事俱备。全军将士养精蓄锐,等待着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到来。
第二天午夜,寒风呼呼发啸,吹得人骨头咯咯发响。
城外的楚军像往常一样,大部分将士围着熊熊的篝火,早已呼呼入睡,只留下几支形影孤单的巡逻队,在各个方向上来回走动。
几处高耸的瞭望塔一直灯火通明,塔内负责瞭望的士兵非常警惕,不时东张西望,一刻也没有懈怠。
子时一到,上万秦军敢死队将士突然打开西门城门,像飞蛾扑火般地冒死冲向楚军战阵中。
城外的楚军立刻发现异动。随着一阵阵局促的铜锣声,和衣而睡的楚军将士立即集结起来,在弓弩、箭矢的配合下,对出城的秦军展开阻击和绞杀。
不少奋力冲杀出城的秦军敢死队将士应声倒下,但后续的又毫无畏惧地冲杀了出来。
上万名敢死队将士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个个视死如归,英勇无畏,杀气震天。西门的楚军将领果然被蒙蔽了,以为秦军打算孤注一掷从西门突围出去,立即禀报项羽,请求其他友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