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三千年 > 第九十六章 擒获李左车
    韩信首战告捷,大破赵军于井陉口,活抓赵王歇,随之攻下了赵国。

    赵国的文武官员纷纷向韩信投诚。可是,在投降的赵国大臣中,却始终没有那个献计的李左车。

    自从听说李左车献计的事后,韩信就一直想见见这个叫李左车的人。一打听,方才知道李左车原来是赵国大将李牧的孙子。

    李牧,可是与白起、王翦、廉颇并列为“前秦四大名将”,曾在宜安之战中重创秦军,要不是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杀害了李牧,攻克赵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真是虎爷无犬孙啊!要是能得到李左车相助,那无异于如虎添翼。韩信心中暗想。

    他下令全城搜捕李左车,对提供线索或擒获的悬赏千金,还严令任何人不得伤害李左车。

    重赏之下,李左车很快就被成功擒获。

    韩信迫不及待想见他,立即下令将李左车送到自己的大帐中来。

    只见李左车被士兵五花大绑着押送到大帐内,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惊惧。他高昂着脖子,一对剑眉英气逼人,一双炯神的黑眸冷若冰霜,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让人敬畏三分的胆气。

    见到眼前的李左车,韩信更加相信他就是自己想要找的人。

    “见到韩将军,还不赶紧下跪!”押送的士兵毫不客气地对李左车大声吼道,一脚踢向他的小腿腕,想让他跪下。

    “不得胡来。”韩信见状,立即制止住,快步走到李左车的身旁,歉意道:“让李先生受苦了。”便亲自动手为他松绑。

    士兵们先是一怔,马上手忙脚乱地帮着给李左车松绑。

    “还不赶紧请李先生上座。”给李左车松了绑后,韩信略带责备道。

    几个士兵赶忙搬过来一把木椅,战战兢兢道:“请李先生上座……”

    “请李先生面东而坐!”韩信对士兵们大声强调道。“面东而坐”四个字的尾音拉得特别悠长,显得非常肯定。

    面东而坐者为尊。一个败军之将怎么可能面东而坐?士兵们完全愣住了,面面相觑,仿佛听不懂韩信的话似的,谁都没有任何反应。

    韩信见状,只好大声催促道:“还不快点请李先生面东而坐!”

    士兵们这才从惊愕不已中缓过神来,赶忙把木椅面东而放。

    韩信上前扶着李左车,亲自请其入坐。

    更让士兵们惊愕不已的是,李左车竟然毫不客气地在那把面东而放的木椅上正襟危坐下来。

    与此同时,韩信叫士兵们搬来了另一把木椅,正对着李左车欣然坐了下来。

    在韩信的示意下,手慌脚乱的士兵躬身退了出去。

    韩信一脸歉意地对李左车道:“实在委屈先生您了!”

    李左车丝毫没有领情,一脸不屑地道:“败军之将,何来委屈?”桀骜的双眼始终没有落在眼前的韩信身上。

    韩信完全不以为然,他一边用手挪腾着椅子,凑近李左车,一边微笑道:“先生才智过人,计谋多端。要是陈馀听从您的计策,恐怕我军早已兵败而逃。先生何来败军之将呢?”

    “败了就是败了,何必多说?”李左车依旧一脸不屑,却不由自主地瞅了一眼靠近他的韩信。

    这一瞅让他大吃一惊,打败二十万赵军的秦军将领竟然如此年轻。让他更加吃惊的是,这位年青将领显然完全掌握自己向陈馀献计的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难怪秦军能够以少胜多,大败赵军。这个秦军的年青将领看来不简单啊!李左车在心中暗暗感叹。

    “先生的计策让人万分佩服。可惜陈馀无才无能,狂妄自大,没能采纳先生的计策,实在可惜了先生。”韩信还是一脸笑容。

    顿了一下,他突然凝视着李左车,非常严肃又郑重地道:“各地作乱以来,民不聊生,朝廷发兵平定战乱顺应民意。请先生放心,我军一定会好好对待赵地的百姓。”

    李左车见韩信说得情真意切,心中不免对自己的无礼感到后悔。他立即站起身来,客气地拱手道:“左车在此,替赵地的百姓先行感谢将军。”

    韩信见李左车开始动摇,马上趁热打铁,试探地道:“不知先生是否愿助我一臂之力,平定天下,还太平于民?”

    李左车面带愧色,道:“难得将军心怀天下,只可惜左车乃乱军之将,不敢言谈相助。再说,常言道,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敢语权。左车只是一个俘虏,实在无德无能助将军平定天下。”

    显然,他对韩信的态度已经发生一些变化。实际上,不是他不愿相助,而是确实认为自己一来是乱军的将领,二来又是败军之将,哪有什么资格为韩信出谋划策呢。

    “先生此言差矣!”韩信看出了他的顾虑,笑道:“先生应该听说过百里奚吧!他在虞国的时候,虞国灭亡了。他去了秦国,秦国却用了他而称霸天下。我想,这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时愚蠢无用,在秦国时变得才智过人,而是在于国君是否能够重用他,是否能够真正虚心采纳他的意见。话说回来,假如陈馀当初能够听从先生的计策,我想我早已成了阶下囚了。”

    说毕,恭敬地对李左车拱手躬身道:“先生才智过人,还请先生不吝相助。”

    作为一个败军之将,竟能得到如此礼遇。李左车内心早已感动,慌忙扶住韩信,道:“只要将军不弃,左车愿效力左右。”

    就这样,一来二去,李左车答应了相助韩信。

    韩信于是向他请教平定燕地的计策,“虽然赵地得以平复,但毗邻的燕地还在乱军手中,我军现在是兵少粮缺,而燕地却是兵广粮多,不知如何才能收复燕地?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既然答应相助,就不应保留。李左车谦逊道:“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想即使是犯人的话,圣人也可以有选择地采纳。虽然我所献的计策,不一定值得将军采用,但左车愿意献上自己的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