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梵高的清穿之旅 > 第3章 美味的中国街
    阿四身陷樱花丛,浑身发烫,无力自拔之时。梵高已抱着安妮绕到了十三行商馆的背後。那一场暴风雨来临之时,他们第一时间躲进了骑楼的廊道避雨。

    十三行商馆的背後,是一条华洋混杂的中国街。沿街伫立着两排造型别致的骑楼,砖木结构的骑楼,或两层,或三层。一眼望去,楼顶错落有致,犹如正在跳跃的音符,妙不可言。

    这种商住两用的多功能建筑,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再用立柱支撑。充满智慧的设计师把门廊扩大後,再串通成沿街的廊道,从而形成一条畅通无阻的内部人行道。即使遇上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人们依然可以淡定地沿着廊道自由走动,而不必担心会被雨淋湿了身。还能顺便逛逛沿路的商铺,选购商品。即使光看不买,也能给商业区增加不少人气。新老顾客与店老板吹吹水,联络一下感情也不错。再说,这一次不买,说不定下一次有新货到,也就买了。

    “这些小辫子真会做生意。”

    梵高赞叹,到了大清国,连避雨都变得这麽有意义了。大清国的商贩与金发碧眼的欧美商人比手划脚地讨价还价,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时而满意地微笑,时而怒目圆瞪,实在有趣之极。这里出售的既有他从未见过的大清国商品;也有在老家那边时常被当作垃圾丢弃的破铜烂铁。简直眼界大开,同样一件物品,一旦飘洋过海,置身於不同的国度,其标签和价码也就变了脸。

    “是啊,这生意,做得真好。闻到了没?好香啊。一定很好吃。”

    回应了这麽一句略嫌答非所问的话之後,安妮并不展开说明,而是手脚并用,爬上了梵高的肩膀。为了使肥胖的身体保持平衡,她舒展双臂,又差点跌落,即刻扯住了梵高的一只耳朵。终於,将两腿分开,骑在了梵高的肩上。而由於采用了这个特别的坐姿,她又不得不挺直腰杆。远远望去,她就像从梵高的左耳长出来的一个毛茸茸的赠品。但,处於这个高度,超开阔的视野,她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的快感。

    受了安妮的提示,凶猛的饥饿感便光明正大向梵高袭来。偏在这万分紧要的时刻,他隐隐约约想起,自从被那个古怪的票贩子领上了那艘不知名的木帆船,又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大觉,醒来後,睁开眼,就到了这里。船,在海上航行了多久?这一觉,我睡了多久?安妮明明一天到晚就光顾着睡懒觉,怎麽又会一直陪在我的身边,远渡重洋……

    为什麽,实在有太多的为什麽了。但,这香味从何而来?

    “安妮,你还记不记得……”

    “找到了,在那。梵高,快快快。”

    此时此刻,或许她是对的。显然,填饱肚子,比什麽都重要。无论在海上航行了多久;无论这一觉,睡了多久;无论安妮是否已改掉了贪睡的毛病……总之,我的身体不会欺骗我。听,咕噜噜,咕噜噜,明显就是没吃过什麽,也没喝过什麽嘛。

    “安妮,抓紧,我们要飞啦。”

    外面,雨声哗哗,闪电与雷鸣,仿佛给梵高插上了一对翅膀。穿梭在人群里,擦身而过的,有辫子的,没辫子的,黑眼睛的,蓝眼睛的,黑头发的,黄头发的……简直就是世界民族大融合。下雨天带来了湿润的风,呼呼划过耳边,安妮无比依赖地揪住梵高的左耳。不如,就这样吧。既来之,则安之。我才十八岁,我还年轻。

    “这位先生,你看起来好像很赶时间的样子。不如先到楼上的贵宾厅吃顿饭,喝杯茶,顺便欣赏一下十三行的雨景,休息片刻,再赶路也不迟呀。”

    说话的,是莲香酒楼的小夥计吉仔。约十四、五岁,脸上稚气未脱,却很敬业。招揽客人这种活儿,他从十一岁就开始干了。只每日笑眯眯地站在酒楼的入口楼梯边,手捧一只憨笑的胖瓷猪,留意过路的行人。一旦认准了目标,即刻主动出击,持久地、热情地用心沟通。

    吉仔上前一步,很有礼貌地挡住了梵高的去路。梵高被迫减速,停下脚步。万恶的惯性啊,使安妮失去了平衡,两只小爪子胡乱地扑腾几下,还是落空了。可怜的她,被野蛮的地心引力粗暴地一扯“啪嗒”跌落在硬梆梆的石板路面上。好在,是那浑圆的小屁股先着地。见一时半会儿也爬不起来,她乾脆就赖在地上不动了,一心只等着梵高来抱。但,此时的梵高,已被能干的吉仔缠上了,仿佛连她屁股着地这麽大件事都不曾察觉。

    正当她用无比幽怨的眼神,身不由己地数着粗细不一的人腿时,一只核桃般大小,表面鳞斑状突起,浑身紫红色的球状物滚到了她的面前。咿,这是什麽东西?安妮似乎忘记了身体和心灵刚遭受了创伤,一骨碌爬起来,伸长脖子,朝那东西探索性地左闻闻,右闻闻。

    “哇,有芳香。是我的,这是我的。”

    她认定这东西对猪无害。大喜,当即拥入怀中。

    牌匾从右至左,写着“莲香酒楼”四个毛笔字。字的周围,围绕着一圈莲花和叶子的图案。这花,或开得正盛,或含苞待放。有趣的是,整个牌匾是一块完整的实木。这一圈花和叶,与字不同,不是写在木板表面,而是用刻刀,直接在这结实的木板上雕出镂空的图案来。

    梵高呆立不动,出神地望着那一块木雕。第一次,他对“画面”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那一刻,他开始感激那个古怪的票贩子,感激那一艘物资缺乏的木帆船……任嚣城,这个地方,或许是来对了。

    “荔枝,荔枝,一只老鼠捡了我的荔枝。”

    稚嫩的童声传来,接着是一串细而密的脚步声。在众多条人腿中,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探出头来。看似不过八、九岁,却是一个小高音喇叭,加上声带尚未成熟,说话时,声音脆如银铃。

    附近的路人被小男孩的声音吸引,整齐划一地把目光聚焦於抱着一颗荔枝的安妮身上。大家一致认定:这只肥胖的老鼠夺走了容容的荔枝。但,这肥胖的老鼠,跟平日见到的那种脏兮兮的过街老鼠又大不相同。同样是鼠,眼前这一只,横竖就是缺少了老鼠的气质。

    “眼儿太小,毛色也不对。”

    “而且,还缺了一条长尾巴。”

    “没有尾巴,还能算是老鼠麽?”

    “太好笑了,我居然看见了一只没有尾巴的老鼠。”

    “哈哈哈……”

    起初的热烈讨论,最终化成了高高叠起的嬉笑。

    这不仅激怒了安妮,还激怒了正在欣赏牌匾的梵高,连原本追过来一心想要讨回荔枝的容容也看不过眼了。小小年纪的他,心中有一座天平:一边是熟透的荔枝;一边是伟大的真理。两者之间,孰重孰轻,他很快就有了答案。

    “各位,你们都说,这是一只老鼠;我却要说,这是一只猪。”

    容容额头饱满,发髻显出与年龄极不相衬的向後移,说话时,似有意模仿教书先生的神态。虽摇头晃脑的动作略嫌夸张,但由於他年纪尚小,再怎麽样也只不过是得了个小大人的效果。但这样的效果,又往往是最能吸引一帮自以为是的大人的。

    “明明是一只老鼠,又怎会是一只猪呢?”

    “猪?长成那样的,才能叫猪。”

    不知是哪个眼尖的,指向莲香酒楼的楼梯口,吉仔手里捧着的胖瓷猪——这的确是最及时也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了。围观的人们纷纷点头,表示一致认同。吉仔也是第一次听闻,猪还能长成一只老鼠样,自然来了兴趣。他乾脆把手中的瓷猪奉献出来,将其紧挨着安妮,摆放在地面。

    对嘛,猪就应该像个猪的模样,四脚着地,肥头大耳,屁股後面甩一根小卷尾。由出生到被端上餐桌,都是一副爱吃贪睡,到死都是无怨无悔的憨笑;而旁边怀抱荔枝的这一位呢?外型虽说也有七、八分像鼠,但,那肉乎乎的圆球身材,令人随时随地无时无刻想起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猪。

    此物似鼠又似猪,究竟是鼠还是猪呢?众人开始低声议论,如此一来,便招引了更多的路人驻足观望。无聊的避雨者,淘到好东西的闲人,起先是被这暴风雨硬留了下来,如今又因对这新鲜事物萌生了极大的兴趣,都不约而同地聚在了莲香酒楼的门口。人群当中,还夹杂着几位外籍人士,其中一位低头望着瓷猪时还偷偷地舔着舌头,似在回味莲香酒楼的招牌菜——烤乳猪。

    “各位,不知不觉又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啦。这里风大雨大,不如随我上楼,选一个靠窗的座位,一边欣赏香江的如画美景,一边探讨高深的学术问题吧。一定要试试我们的特色招牌菜——脆皮烤乳猪。这小猪,皮脆而薄,瘦肉多,又鲜又嫩,入口奇香。今天喝茶吃饭,还能看到精彩绝伦的猪鼠物种大揭秘。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呀。”

    外籍人士的舌尖灵巧转动,令吉仔深受启发,他深刻地领悟到,此时正是招揽客人的绝佳时机。遂一如既往地发扬不失时机拼命揽客的精神。

    下雨天,又潮又冷,傍晚时分,被吉仔轻描淡写地稍微一提醒,不少围观者都觉得:是啵,确实,吃晚饭的时间到了。至於,探究此新奇之物究竟属於什麽物种,如果能在餐桌上解决,既能填饱肚子,又能得到权威的答案,搭车认识一下新事物,乐事一桩也。

    见人群中不少人已经蠢蠢欲动了,为了加速进程,吉仔脑袋瓜滴溜一转,一个绝好的主意诞生了。他钻进人群,抱走了自己的瓷猪,还顺势顺便顺利地将安妮揽入怀中,将身子一缩,挤出人群,咚咚咚就跑上楼去了。

    “喂,你这个坏人,要带我去哪儿?快把我放下,放下。”

    起先,大家还一头雾水,只觉得整个事件的灵魂人物被挟持,看似没戏了。但,安妮那凄厉的呼救声,竟超过了外面的雷声轰鸣。

    这年头,连一只非猪非鼠的活物都能开口说话了。是的,所有人都听见了,所有人都亢奋了。大家追随吉仔,一拥而上,高大威武的梵高硬是被抛在了後头。

    这帮人,当然不只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那麽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