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搏命之厚黑三国 > 第128章 欲加之罪
    张毅一想,可能是古今叫法不同,又问道:“便是一种炼丹炼出来的东西,着火就爆炸的!”

    贾诩对丹药没有了解,一下还没有明白,却听郭嘉道:“将军说的可是雷火?”

    张毅以为郭嘉说的是打雷起火,摇头道:“不是雷火,是炼出来的东西,用木炭、硝石与硫磺!”张毅化学学得不错,让他制火ya他是不会,可是要爆炸必然要硫磺、硝,当然炭更是少不了,因此这三种东西他倒记得,只是要他整出火ya出来,他还没那本事。

    郭嘉笑道:“此雷火非彼雷火!嘉曾研制丹术,丹方有言,雄黄、硝石、猪大肠油三者共炼恐生雷火!”

    这便是火ya无疑了,雄黄便是硫、硝石便是硝,至于猪大肠油为什么是炭张毅便不想去管了。张毅大喜道:“可是此三者共炼之后爆炸?”

    郭嘉没听说过爆炸一词,却能明白张毅的意思,点头道:“不错,便是爆炸,忽然便雷火乱飞,烧人手面,房屋瞬间化作灰烬!”

    张毅大笑道:“便是这玩艺,本帅还知道用炭粉可代替猪大肠油,如此三者共炼必生雷火!如果以小罐盛满雷火ya,外包浸油棉布,点火之后用投石车投射出去,落下之时雷火爆炸,岂不烧死大片?”

    郭嘉一想,似乎有可能,其他人半信半疑,张毅却很有信心。火ya不就是燃烧嘛,只是这三样东西混在一起燃烧彻底猛烈产生气体量极多罢了。当下张毅命贾诩派人搜集材料,郭嘉指导,又道:“将硝石粉、硫磺粉与炭粉三者按不同份量混合,产生的雷火威力便不一样!奉孝可令五十人各取不同分量混合燃烧,哪种混各比例燃烧的火焰更剧烈、剩余物最少哪种的雷火威力便强!”爆炸的本质是燃烧,按反应比例混合自然爆炸效果最佳,此时燃烧的火焰便大,剩下的物质便少。这点稍稍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高中生都应该知道,张毅虽然把化学知识全忘记了,可还记得一些基本原理。

    这种东西郭嘉自然不明白,狐疑地接下了任务,张毅又一再叮嘱郭嘉只能取少量,且不可亲手操作!要是爆死郭嘉,张毅可亏大了。郭嘉心知张毅是在关心,也便笑着答应。会后张毅立即派了五十名亲卫去为郭嘉炼火ya,火ya事关重大,张毅可不敢交给旁人。而且张毅让他们取少量试验,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如果五十人一起试验各种不同分量的话,只要原料充足,很快便能试验出最佳混合比例。

    然后再商议具体如何攻打邺城,贾诩道:“袁绍果然轻身夺了占了邺城夺了冀州,此诩之失也!然而,袁绍轻身夺取邺城,无名无份,必有无数心怀不满之人,隐患重大!所以邺城看似城坚兵多,其实漏洞甚多!”

    “如今我军已有上党退路,时间稍稍宽裕,诩计划十天攻取邺城!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我军此次便不攻城而攻心!第一天,自然是斗将,主公天下无敌,猛将无数,可以轻取袁绍;斗将之后斗兵,主公精锐之众,也不会输于袁绍郡兵;如此两战全胜,我军可趁势攻城!主公新收之军众多,正可驱众攻城练兵!”

    贾诩的声音很平静,却让张毅有些发冷。张毅看看其他人,连荀攸都很自然,心想自己终究来自和平年代,始终不能像这些古人一般漠视凡人生死。不过,既然到了乱世,张毅自然不会做宋襄公之仁而反对贾诩的意见。

    “攻城之战,死伤众多。郡兵草草乌合,伤亡一大,必人心浮动,此时我军亦是强弩之末,然城中有心之人将会有所心动!”贾诩继续道:“若是主公之雷火能用,此时便可用出来,震慑城中人心!然后,主公可请出秘密武器,当众质问袁绍,城中人心势必崩溃!”

    贾诩停下话,张毅接言道:“太后由车骑将军何苗救出皇宫,目前亦在军中,本帅便是奉太后之命擒拿袁绍!”此言自是向方悦荀攸郭嘉说明,三人闻言各自点头,虽都知张毅在胡说八道,面子上却必须做。

    贾诩继续道:“袁绍新得冀州,必不敢大肆打压旧人,我料韩馥旧人此时会有行动,此时我军可再猛攻邺城两天,以与有心人行动配合!”

    张毅追问道:“若有心之人没有行动呢?”

    贾诩平静地道:“主公以七万人攻击十余万人驻守的坚城,城内粮草充足,若人心不乱几无攻破的可能!此时唯有退去一途!”

    张毅有些不甘心,看了看其他人,郭嘉笑道:“将军,此以退为进之计也!将军可留雄兵猛将于壶关,袁绍内部之忧不解决,总有动乱之时。待其爆发之时可袭取邺城!”

    张毅听二人都这么说,心想这恐怕是最好的办法了,便再无想法。当即又与高顺张辽详细商议了明日出兵之事,散会之后立即命人去各地收集硝石雄黄猪大肠油木炭等材料,之所以收集猪大肠油,是因为张毅并无把握木炭能造出黑火ya。

    第二天一早,张毅令张辽留守大营,点兵三万出征。大军行进两刻钟便到了邺城西门下,自有号令摆下阵势,中间两万步兵,左边郭汜五千西凉铁骑,右边五千并州骑兵。一时战鼓如雷,军容鼎盛。

    邺城袁绍早等着张毅来攻,城头强弓密布,硬弩斜指防备张毅军冲城。然后城门洞开,吊桥放下,一列列军士出城,在弓箭的保护之下列成阵势,但见刀枪寒光闪闪,军士挺拔雄壮,河北人马气势不弱分毫。

    忽然,两阵鼓声停止,十万人全都肃穆静立,唯有风吹大旗猎猎作响,还有战马偶尔嘶鸣刨地。

    张毅率亲军猛将出阵,一大嗓门军士高声呼道:“冀州牧韩馥何在,骠骑将军在此,还不出阵拜见!”

    那边袁绍亦率颜良文丑等将出马,袁绍在马上朝张毅欠身施礼道:“韩使君身体欠佳,特命绍代掌州事,因此绍代为拜见骠骑将军!骠骑将军之叔忠勇之名传遍天下,然骠骑将军何其不肖?将军盗窃传国玉玺,偷盗内库财宝于前,拘禁地方官员,绑架太后,霸占士人财产于后,将军之行为岂不让令叔蒙羞?”

    张毅见袁绍这家伙说话完全不打草稿,简直无耻之至,不由地心生佩服。张毅大笑道:“人道本初一门四世三公,不肯奉欺凌至尊之老贼董卓乱命,谁知只是虚言!董贼一言,本初奉若至理,莫非本初与董贼只是一丘之貉?韩冀州亦是本初奉董贼之命拘禁?”

    袁绍大笑道:“绍引刀抗拒董贼乱命,挂印东归之举天下皆知,将军便是金口铁齿,又如何能污我名声?只是满朝公卿联名命将军解释传国玉玺之事,将军为何抗拒满朝公卿之命?如此,绍只得怀疑将军做贼心虚,乃以兵谏之!”

    张毅抚枪长叹道:“本帅从无机会接触传国玉玺!当日皇宫之乱,本初入宫,安知传国玉玺不是本初手下某人所获?天下汹汹,黎民倒悬,便因为此辈不顾公义而谋私利!如今正秋高马肥,胡贼寇边,万民呻吟之时,却以莫须有之罪名召回大军重将,此举真是亘古未有之事!本初出身富贵,自不知百姓疾苦,某出身贫寒,于万民辛酸感同身受,因此不避骂名不从董卓乱命,只求早日到达边关,扬我大汉军威而护我大汉百姓!本初听董贼之命陈兵阻拦于本帅,难道丝毫也不念百姓吗?”张毅所谓玉玺被袁绍手下某人藏匿,其实是暗指袁绍藏匿。

    袁绍刀指张毅,喝道:“张毅你竟敢血口喷人污我?我入宫乃奉故大将军何进之命,为国除贼之!休得多言,今日你若不回转洛阳,休怪我不念令叔之情分大义灭亲!”

    张毅大怒,倒被袁绍之家伙抢先发难了,张毅枪指袁绍道:“袁绍,你谋逆而拘韩馥夺冀州,无耻而从董卓抗本帅,不仁而阻天兵助胡贼,不孝而玷污令师我叔之名!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谁与我出马擒下?”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便是如此。

    张飞早被张毅点了第一个出马,他也念着袁绍那二十级军功,当下催马挺矛杀出,大叫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袁绍休走!”

    高览舞刀相迎,大喝道:“又是一个阉人,看某家河间高览斩你于刀下!”

    (票票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