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摩洛哥王国(RyaueduMar)。
【面积】59000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
【人口】2990万人(20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拉巴特(Rabat),人口628万人(200年)。
【国家元首】国王穆罕默德六世(SMLeRiMhaedVI),1999年7月30日登基。
【重要节日】国庆日(登基日)7月30日;独立日:11月18日。
【简况】位于非洲西北端。东、东南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西撒哈拉,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海岸线1700多公里。1月平均气温12°C,7月22°-28°C。
最早的居民是柏柏尔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并于8世纪建立第一个阿拉伯王国。现在的阿拉维王朝建立于1660年,穆罕默德六世国王是该王朝的第23位君主。从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1912年3月30日沦为法国保护国。同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摩北部地带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56年3月2日获得独立。1957年8月1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苏丹改称国王。1961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国王逝世。3月,哈桑二世国王登基。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国王因病逝世,王储西迪·穆罕默德于同日即位,7月30日正式登基,称穆罕默德六世。
【政治】摩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拥有最高权力。穆罕默德六世即位后,坚持君主立宪制、多党制、轮流执政、经济自由化等既定政策,同时大刀阔斧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注重发展经济,优先解决贫困、文盲、青年就业等社会问题,深化政治改革,更加强调依法治国。2003年5月16日,摩经济首都、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市发生5起连环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摩政府谴责恐怖组织制造了爆炸事件,逮捕并判决大批嫌犯,严厉打击极端势力和恐怖团伙。目前,摩政局基本稳定。
【宪法】摩独立以来,已颁布五部宪法。现行宪法于1996年9月13日经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摩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国家元首、宗教领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王位世袭;国王未成年期间,由摄政委员会行使除修改宪法以外的国王职权,最高法院院长任摄政委员会主席;国王任命首相,并根据首相的提议任命内阁成员,国王有权主动或根据政府辞呈解散政府。
【议会】1996年9月通过的新宪法规定,议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众议院议员全部由直接选举产生,共325名,任期5年;参议院议员共270名,由地方行政机构、各行业协会和薪俸阶层代表选出,原则上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
本届众议院于2002年11月9日产生,后经过部分改选。独立党为第一大党,占57席。其它重要党派有人民力量社会主义联盟(8席)、公正与发展党(2席)、全国自由人士联盟(35席)、人民运动(27席)等。议长为阿卜杜勒-瓦赫德·拉迪(AbdeluahedRadi),1998年1月当选,2002年10月、2005年月两次蝉联。
本届参议院于1997年组成,2000年7月、2003年10月两次进行1/3改选。全国自由联盟为占7席,为参议院第一大党。独立党占37席,位居第二。议长为穆斯塔法·奥卡沙(MutaphaOkaha),2000年10月当选,2003年10月蝉联。
【政府】本届政府为摩独立以来第27届政府。2002年11月8日组成,200年6月8日进行技术性改组,共35人。主要成员如下:首相德里斯·杰图(DriJettu),国务大臣阿巴斯·法西(MAbbaELFai),外交与合作大臣穆罕默德·本·伊萨(MMhaedBena≈iul;a),内政大臣穆斯塔法·塞哈勒(MAlMutaphaSahel),司法大臣穆罕默德·布祖巴(MMhaedBuzubaa),宗教基金与伊斯兰事务大臣艾哈迈德·图菲克(MAhedTufiq),国土整治、水资源与环境大臣穆罕默德·亚兹里(MMhaedElYazghi),财政与私有化大臣法塔拉赫·瓦拉鲁(MFathallahOulalu),政府秘书长阿卜杜·萨迪克·拉比阿(MAbdeadekRabiah),农业、农村发展与渔业大臣穆罕尼德·安索尔(MMhandLaener),就业与职业培训大臣穆斯塔法·曼苏里(MMutaphaManuri),国民教育、高等教育、干部培训与科研年大臣哈比博·马勒克(MHabibElMalki),文化大臣穆罕默德·阿沙里(MMhaedAha≈air;ri),装备与运输大臣克里姆·加莱博(MKariGhellab),旅游、手工业与社会经济大臣阿迪勒·杜维里(MAdilDuiri),卫生大臣穆罕默德·沙伊赫·比耶迪拉(MMhaedCheikhBiadillah),与议会关系大臣穆罕默德·萨阿德·阿拉米(MMhaedSa≈air;dElAlai),能源与矿业大臣穆罕默德·布塔勒博(MMhaedButaleb),新闻大臣兼政府发言人穆罕默德·纳比尔·本·阿卜杜拉(MMhaedNabilBenabdallah),外贸大臣穆斯塔法·麦沙胡里(MMutaphaMehahuri),社会发扎、家庭与团结大臣阿卜杜拉希姆·哈鲁什(MAbderrahiHaruhi),公共部门现代化大臣穆罕默德·布赛义德(MMhaedBuaid),工业、贸易与经济改革大臣萨拉赫丁·迈祖阿尔(MSalaheddineMezuar)。
【政府网址】wwwingva
【行政区划】根据2003年9月10日通过的调整行政区划的法令,共划分为17个大区,9个省和12个省级市,157个市镇。
【司法机构】司法机构分四级:最高法院、上诉法院(10个)、初级法院(个)和初级法院派驻的法官处。全国设有最高司法委员会。法院院长和法官由国王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德里斯·达哈克。
【政党】实行多党制,现有26个合法政党。各党均宣布拥护国王和伊斯兰教,在大政方针上与国王保持一致。主要政党有:
(1)人民力量社会主义联盟(UninSialitedeFrePpulaire):简称社盟。1975年1月定名。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的利益。党的纲领为‘解放、民主和社会主义‘,主张对摩经济结构和体制进行根本改革,让广大劳动群众在政治上获得真正的民主。第一书记穆罕默德·亚兹里(MMhaedElYazghi)。
(2)独立党(Partidel’Itiqlal):193年12月成立。代表地主和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赞成君主立宪制,坚持国家领土完整,主张对宪法、行政、财政、经济和社会进行改革,开放民主和自由,实现经济和社会公正。总书记阿巴斯·法西(AbbaElFai)。
(3)公正与发展党(PartidelaJutieetduDévelppeent):成立于1967年。温和的伊斯兰政党,总书记萨阿迪内·奥特马尼(Sa≈air;ddineOthani),200年月第5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上当选。
()全国自由人士联盟(RaebleentNatinaldeIndependant):1978年成立。主张鼓励自由竞争,实行土改。总书记艾哈迈德·奥斯曼(AhedOan)。
(5)人民运动(MuveentPpulaire):1959年成立。代表柏柏尔族部落酋长和地主阶级利益。支持国王的各项政策,要求经济开放,发展竞争。总书记穆罕尼德·安索尔(MhaedLaener)。
(6)全国人民运动(MuveentNatinalPpulaire):成立于1991年。总书记马赫朱比·阿赫尔达内(MahjubiAherdane)。
(7)宪政联盟(UninCntitutinelle):1983年成立。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主要由资本家、高级官员及知识分子和律师等自由职业者组成。拥护君主立宪制,忠于王室。主张经济自由化,优先发展农业、矿业和加工业,发挥私营经济作用和对外开放。总书记穆罕默德·阿比迪(MhaedAbied)。
2003年12月,人民运动、全国人民运动和民主联盟3党宣布将组成统一人民运动。
【重要人物】穆罕默德六世国王:1963年8月21日生,是已故哈桑二世国王的长子。1985年毕业于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79年被立为王储。1985年被国王任命为皇家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协调员。199年晋升少将军衔。1999年7月30日登基。爱好阅读、游泳和赛艇运动,精通阿拉伯语和法语,懂英语和西班牙语。1991年曾以王储身份访华。2002年2月访华,是中摩建交以来首位访华的摩国王。德里斯·杰图:首相。195年出生于贾迪达市。曾任摩皮革工业联合会会长、摩企业家联合总会常设委员会成员、摩出口商协会副主席。1993年起先后任主管贸易、工业、手工业、财政与外贸大臣。2001年8月被任命为摩洛哥磷酸盐集团总经理,9月出任内政大臣。2002年10月9日被任命为首相。阿卜杜勒-瓦赫德·拉迪:众议院议长。社盟政治局委员。1935年生于萨累,曾任拉巴特文学院教授、哲学系主任、拉巴特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63年起当选议员,1977年任社盟议会党团主席,1983年11月任合作大臣,1993年10月当选摩议会第一副议长,1998年1月当选众议院议长。2002年10月、2005年月两次蝉联。穆斯塔法·奥卡沙:参议院议长,全国自由人士联盟执行局委员。1933年生于卡萨布兰卡,曾学习法律和企业管理。60年代初进入商界,70年代涉足政界。曾长期担任卡萨-塞达特-本·斯利曼农业行会主席及本·斯利曼省委员会主席。曾创立摩渔业协会,任主席11年。1990年任摩企业家协会副主席。1996年至今相继任摩全国雇主委员会成员、中央行业协会副主席和其他非政府组织负责人。1997年起任参议院第一副议长,2000年10月当选参议院议长,2003年10月蝉联。
【经济】工农业不发达。农业是摩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基本靠天吃饭。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推行企业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取得一定成效。矿业是支柱产业,矿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30%。200年,摩与突尼斯、埃及、约旦签署了“阿加迪尔协定”,宣布成立四国自由贸易区。同年,摩分别与美国和土耳其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
200年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500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73美元
经济增长率:2%
通货膨胀率:15%
失业率:108%
货币名称:迪拉姆(dirha)
汇率:1美元=8868迪拉姆
【资源】磷酸盐为主要资源,储量110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75%。其它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钴、锰、钡、铜、盐、磁铁矿、无烟煤、油页岩等。其中油页岩储量1000亿吨以上,含原油60亿吨。
【工矿业】工业不发达。工业企业主要部门有农业食品加工、化工医药、纺织皮革、采矿和机电冶金工业。磷酸盐是摩洛哥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200年磷酸盐及其制品出口约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7%。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从业人员约占就业人数的20%,主要产品有毛毯、皮革制品、金属加工品、陶瓷和木制家俱。
【农牧渔业】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可耕地9256万公顷。200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59%。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水果、蔬菜等。农业靠天吃饭,起伏较大。2003-200农业年粮食总产量855万吨。畜牧业较发达,以饲养牛、羊、鸡、骆驼等为主。
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现拥有近海渔船2609艘,远海渔船21艘,另有几千艘小船。从业人员0万人。200年捕鱼量892万吨,总产值5亿美元。摩沙丁鱼出口居世界首位。
【旅游业】旅游业发达。200年,摩共接待境外旅游者577万人次,旅游收入392亿美元。主要旅游点有:拉巴特、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非斯、阿加迪尔、丹吉尔等。
【交通运输】陆路交通较发达。在国内运输业中占主导地位,90%的客运和75%的货运通过陆路交通完成。
铁路:总长2958公里,投入运营线路1907公里,其中复线370公里,50%线路实现电气化。另有765公里磷酸盐运输线。
公路:总长652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5907公里,二级公路9367公里,三级公路39178公里。现有高速公路595公里,有拉巴特-丹吉尔、拉巴特-卡萨布兰卡-塞达特、拉巴特-梅克内斯-非斯等多段高速公路。在建272公里,2010年前将新建535公里。
水运:现拥有港口30个,其中11个为多功能港口,11个为运输、捕鱼用港口。2003年港口运输量6000万吨。主要港口有卡萨布兰卡、穆罕默迪耶、萨非、丹吉尔、阿加迪尔等,卡萨布兰卡港口最大,丹吉尔-地中海港正在建设中。
空运:有机场27个,其中国际机场11个,如卡萨布兰卡穆罕默德五世机场、拉巴特-萨累机场、阿加迪尔机场、丹吉尔机场等。摩王家航空公司有飞机33架,开通75条航线,航线通往四大洲32个国家,总航线30多万公里。2002年客运量为370万人次,营业额69亿迪拉姆,比上年增长2%。
1996年12月,经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至西班牙、葡萄牙的马格里布-欧洲天然气管道正式开通。管道全长1385公里,初期每年可输送天然气90亿立方米,摩每年可获10亿立方米天然气。
【通讯电信】具有良好的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5条国际海底电缆和3个卫星地面站与国际卫星组织和阿拉伯卫星组织相连。通讯枢纽是卡萨布兰卡和拉巴特。2005年第一季度统计,摩有固定电话1335万线,移动电话用户近1000万,因特网用户122万。
【财政金融】2005年财政年度预算收入(单位:迪拉姆,下同)约1859亿,总支出1866亿。财政赤字7亿。
200年底外汇储备约为16328亿美元,外债总额约130亿美元。
【对外贸易】摩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国家,200年与欧盟国家占摩进出口总额近三分之二,法国是摩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外国援助】近年来,摩每年可从西欧、美国、海湾产油国得到约10亿美元的固定援助。摩是法国的第二大受援国,西班牙的第一大受援国。
【人民生活】摩政府执行振兴经济、增加就业、发展医疗卫生、司法及其它社会服务,逐步缩小社会差别,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政策,对生活必需品给予部分补贴。200年各行业最低保障工资每小时966迪拉姆,农业日保障工资50迪拉姆。2003年,摩家庭年均支出6339迪拉姆,其中31%用于吃饭,21%用于住房,107%用于娱乐,69%用于医疗卫生,65%用于交通和通讯,55%用于穿衣,39%用于家用设备,2%用于其它支出。全国有公立医院12所,军医院5所,综合医院13所,私人医院102所,医疗中心和医疗诊所1360个,地方医院78所,产院、计划生育中心3个,大学医务中心2所,全国共有病床3万张。每个省有一卫生中心,截至2003底,全国共有专科医生3737名。摩的全国抗癌中心是非洲大陆唯一研究、治疗癌症的机构。2001年摩城镇人口住房自有率为63%,农村人口住房自有率为88%,全国固定电话家庭普及率为189%,移动电话家庭普及率为308%。
【军事】皇家武装部队建于1956年5月1日,1957年和1960年建立空军和海军。5月1日为建军节。现无国防部,只设国防行政管理机构,主管国防行政事务。陆、海、空三军均设有总监(将军、大臣级),由国王直接指挥。穆罕默德六世国王为军队最高统帅兼总参谋长。1966年7月,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兵役期为18个月。
三军总兵力1963万人,宪兵和辅助部队万人。装备主要来源于美国、法国等。其中陆军175万人,编有3个司令部,个机械化旅,2个伞兵旅,11个机械化团等。海军1万人,包括1500人的陆战部队,有个海军基地,29艘作战舰艇,装备有导弹驱逐舰、护卫舰、海防舰艇、两栖舰艇、支援舰艇。空军135万人,有6个中队,96架作战飞机,装备有战斗机、侦察机、武装直升机、训练机、地空导弹、空空导弹等。
【教育】摩视教育为国家发展的根基,强调教育普及化,教材统一化,教师摩洛哥化和教学阿拉伯化。每年教育预算约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1/。全国文盲率已从1960年的87%降至2000年的37%。目前有小学350所,中学1168所,高等学校6所。2001年儿童入学率9%。2001/2002年在校小学生029万,教师1328万;中学生1611万,教师868万名;大学生288万,教师9773名。国立中、小学教师已全部摩洛哥化,大学教师97%为摩洛哥人。大学2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有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哈桑二世大学、穆罕默德一世大学、卡迪伊亚德大学、卡鲁维因宗教大学和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大学。
【科研】摩洛哥王家科学院于1980年月成立,由30名摩洛哥常任院士和30名外籍联系院士组成。由穆罕默德六世领导,国王委派常务秘书主持日常工作。2001年,摩洛哥成功发射第一颗科学卫星。
【新闻出版】目前出版的报刊共560多种,其中阿拉伯文版375种,法文版185种。主要报刊(发行量):官方《新闻报》,约3万份;半官方《撒哈拉晨报》,5万份;《舆论报》,7万份,独立党法文机关报;《旗帜报》,5万份,独立党阿拉伯文机关报;《宣言报》,25万份,进社党机关报;《马格里布报》,1万份,自由人士联盟机关报;《民族使命报》,2万份,宪政联盟机关报。
马格里布阿拉伯通讯社(摩通社):成立于1959年,1977年成为国家通讯社。现有记者270名。与阿拉伯国家通讯社间有供稿联系,在20多个国家设有分社。与我新华社以及法新社、美联社等0个通讯社签有合作协定。2005年在北京设分社。
摩洛哥广播电台:建于1928年,1959年归国家掌握,由新闻部领导。在全国设有9个分台,采用阿、法、英、西班牙和柏柏尔语三种方言广播。另有私营的地中海国际广播电台,1980年7月成立,法、阿文广播。
摩洛哥电视台:建于1962年,1972年开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建有个转播站,平均每天播放12小时,全国8%的人可收看电视。1989年建立私人电视台摩洛哥电视二台,每天播放10小时左右的节目,1996年被政府收购70%的资本。
对外关系奉行不结盟灵活、务实、多元的外交政策,注重对外关系的均衡发展。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不断保持和加强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传统关系。注重加强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尤其重视与海湾国家发展关系。努力在国际事务,特别是中东和平进程和伊斯兰世界中发挥作用。主张非洲国家团结,但198年因非洲统一组织(简称非统,非洲联盟前身)接纳“西撒国”而宣布退出该组织。摩现与1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关于国际形势:认为世界仍处在不断演变之中,国际关系中紧张和冲突的因素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是威胁全球稳定的根本因素。主张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强烈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大幅削减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帮助其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技术转让帮助其缩小与发达国家间正在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关于经济全球化:认为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导致世界财富总量激增,但由于分配极端失衡,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呼吁世界各国加强团结与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边缘化倾向作斗争。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该在重大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决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张加强地区及次地区一体化进程,认为这是各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根本途径。
关于恐怖主义:谴责并坚决打击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反对将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混为一谈,拒绝歪曲和妖魔化伊斯兰教的企图。主张打击恐怖主义应标本兼治,铲除恐怖主义的根源。
关于联合国和安理会改革:摩对旨在加强联合国地位和权威、提高效率方面迈出的改革步伐表示满意。建议修改联合国宪章,并赋予其新的内容,以满足时代需要。呼吁加强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需要的联合国相关机构的职能。在充分顾及各大洲代表性的合理平衡的基础上考虑安理会扩大问题,加强安理会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的能力,使其成为公正、有效、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权威机构。
关于巴以冲突:摩在阿以关系中具有独特地位,穆罕默德六世国王现任耶路撒冷委员会主席。摩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在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领导下,为建立与以色列和睦相处的独立巴勒斯坦国而进行的和平斗争。认为巴以谈判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公正、全面的和平,确保收复全部阿拉伯被占领土。
关于伊拉克问题:摩反对美、英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和占领。认为2005年1月底在伊拉克举行的多党选举是伊恢复完全主权的重要一步,希望伊人民尽快实现国家统一、稳定和进步的合理愿望。支持国际社会为使伊拉克人民在安全稳定的民主国家内获得国家的完全主权、保持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所作的努力。
关于马格里布联盟建设:摩强调马盟国家联合自强是战胜未来挑战的重要保证,积极主张加强马盟自身组织建设,完善其机构设置。但认为解决西撒问题是马盟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
【同我国的关系】中国与摩洛哥1958年11月1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双边各层次往来较密切,在国际事务中有广泛共识,保持良好合作。
200年2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就摩洛哥北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表示慰问。中国政府向摩洛哥政府提供5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中国红十字会向摩洛哥红新月会提供3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驻当地的中国医疗队也参加了救援工作。
摩洛哥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在第59届联大有关台湾问题上发言支持中国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