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矿区风流 > 第三十四章 哇尚郎英被捉
    第三十四章哇尚郎英被捉------------日本帝国主义把八十多名游击队员的亲属关进了牢房,他们大多是贫苦农民,不可能像杨根来家那样出重金买通关节保全性命,只能是有钱的用钱来,无钱的用命来。这一重大问题,引起了新四军第五师党委的高度重视,鄂中地委决定,加紧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想方设法,营救被关押的无辜群众。地委指示县委,增派干部,增加公安队员,配备精良武器,加大打击日寇、汉奸的力度。有名谍报队员化装成货郎在乡下刺探游击队军情时,遇上了化装拾粪的公安队员,当即被公安队员两钉耙挖死,群众见已死的谍报队员还咧着牙齿,并戏说,“谍报队你莫咧牙,小心老子的两钉耙!”赵师傅没有再拿讨米棍,而是穿得如同生意人一般,在鱼行专卖甲鱼、白鳝、鳜鱼,旁有徒弟称秤收钱,渐渐的同日军司令部伙房的采买搞熟了,称兄道弟,烟来烟往,有时还请他到餐馆小酌一顿,酒过三巡,脸红耳热,自然是无话不说。赵师傅问:“老总今天买这大的白鳝、甲鱼,又要招待贵宾了?”“是啊,古川队长的老婆来了,她的好东西吃得多,她说只吃过海鳗,没有吃过湖里的白鳝,点了这道菜咧。”采买喝着酒,说着:“这个姑娘好呢,漂亮、和气,知书达理呢!只是明天要去武汉。”“啊,来、来,再喝一杯,”徒弟为采买又酌了一杯,直喝得十分高兴,才提着肉鱼回司令部去了。赵师傅马上把这一重要情报报告了地下党组织,县委一面向上级报告,一面组织公安队员拦截。出应城到武汉,沿公路多为平地,没有理想的设伏地段,只是双墩那一节不足一公里长的地方有几个土包,不足一丈高,长了些许小灌木,公安队经反复研究,将截击地点选在了这里,制定了行动方案。七月流火、百草盛茂,公安队员在杨局长的率领下,化装成农民在土包边割草,眼睛盯住应城方向,上午九点多钟,一队日本军车驶过来了,每辆汽车驾驶室顶棚上驾着机枪,一边配两支步枪,一辆、二辆……军车呼啸而过,只到第七辆车,公安队员才发现驾驶室里坐着一个女的,连忙用草帽搧风,伏击队员见到信号,机枪、步枪、手枪、手榴弹齐发,日军驾车冲过了第一道关卡;第二道关卡的公安队员连忙将耙田的长方形耙抛向路中,耙齿朝上,同时枪弹齐发,哪知日军汽车司机一打方向盘,歪歪扭扭从路边沿又冲过去了。第三道关卡的公安队员急了,一面用枪射击驾驶员,一面射击汽车轮胎。日军一见伏击,慌忙停车,跳下来,前后对公安队员夹击,机枪、步枪、手枪、手榴弹齐吼,公安队员拼死抵挡,一个公安队员冲上驾驶室,见司机已中弹,拉下姑娘背起就跑,其余的公安队员且战且退,日军丧心病狂,拼命追赶,公安队员利用田埂顽强抵抗,日军望着穿花衣服的姑娘渐渐消逝在绿色的田野里,急得跳脚,嚎啕大哭起来。公安队员轮流背着姑娘一气跑了十多里,姑娘先是乱蹬乱叫、狂怒不已,眼看远离皇军,落入了敌手,哭喊也无益。况且七月的太阳毒辣,气温高达39℃,眼泪也哭干了,嗓子也哭哑了,背她的小伙子们更是累得衣服扭得下水来。为了避免走漏风声,女公安队员脱下自己的衣服要日本姑娘换下鲜艳的和服,日本姑娘先是不换衣服、不喝水,以死相抗,女公安队员向她讲明政策,“我们保证尊重你的人格,不伤害你;但是你必须服从我军的纪律!”万般无奈之下,日本姑娘才脱下了一身花花绿绿十分漂亮的和服,穿上了中国农村女孩的便衣,跟着公安队穿过一道道坵岭,走过一条条小冲,进了湖汊,上了小木船,划过十几里的水路,又起坡,进了一家农户小院,女公安队员端来绿豆新米粥,土罐煨的老黄瓜鳝鱼,她不吃,也不喝。夜晚,日本姑娘望着窗外的星空,暗暗落泪,公安队员又领着她出发了,爬坡过岭,又走了几里路,再从湖汊里上船,只听见“吱呀”的桨声、水声、水鸟飞起的声音、鱼嗒嘴的声音,搅得姑娘心烦,但是她不知道方向,抬头望望北斗星,船是在往南行,她的家乡在东北方向啊,离家越来越远了!离死越来越近了!就是死,我也要死出大日本帝国的武士道精神来,她几次跳水,都被公安队员救起来了,现在是两名女公安队员陪着她坐在船舱里,想寻死也寻不了。小船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河驶进了水沟里,两旁尽是3米多高绿油油脆生生的芦苇,散发着特有的清甜气息。太阳出来了,小船还在向芦苇深处钻,钻到了一处土堆旁,靠了岸,日本姑娘被带进了芦苇棚中,公安队负责人对她进行了审问,她一言不发,像只关在笼中的小鸟,眼睛到处看,她准备着遭受最残酷的拷打,甚至坐老虎凳、烙铁烧、十指钉竹签以及割掉舌头甚至挖去眼球,但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的这位干部不但没有掸她一指甲壳子,连一句有损她人格、国格的话也没有说,只是讲明政策:“我们不虐待俘虏;我们严格地将日本战犯同被迫当兵的日本军人区别开来,并且区别对待。你只是一个日本姑娘,到中国来替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卖命是无辜的。”日本女孩望着眼前这位和善的年轻干部,她思绪万千,不知道这位的干部耍的什么鬼花招,不过有一点,她是清楚的,从昨天被捉到今天,二十几个小时过去了,公安队没有侮辱她,除了被男队员背着跑了十几里,以后都是女队员看守她。要是中国姑娘落在皇军手里,早已被了。中队的纪律是严明的,中国人是善良的;还有,中队不像皇军所宣传的那样,如何残酷地毒打、杀害俘虏,这是她亲身所见到的、经历过的。想到这些,她留下了眼泪,眼泪已难得流出了,她早已干渴得嘴唇起了泡。她在芦苇棚中坐着,望着太阳,圆圆的光芒四射的太阳正是她的祖国国旗上的图案,此时此刻,她思念的是祖国、是亲人,仿佛天上的太阳及那一片片的云彩就是她的国旗,芦苇丛中小鸟的歌唱把她的思绪招回了现实,她是俘虏,她得辨清方向,瞅准机会就朝东北方向逃,逃回自己的祖国。她思念着,观察着,只见几名公安队员撑回一条小船,竹篮内装了好几斤黄古丁鱼,活蹦乱跳的,腮边的两只小角搧动着发出“吖吖”的叫声,另外一名公安队员衣服打得透湿,抱了一大捆藕占,白生生水灵灵的,还有个女公安队员拖回了一抱蒿草,头发、衣裤全湿得水淋淋的,走路时,水在裤筒内发出“咕隆咕隆”的响声,衣服贴在身上,一对圆鼓鼓的莲蓬样的Ru房凸现出来,左手还提着一个大荷叶包,只见她进棚换了干衣服,从荷叶内取出好几个小荷叶包,内面是雀蛋,捡在碗内放好,就坐下来剥起蒿草来,剥出内面的白嫩嫩的大约10厘米长的蒿芯,一边剥,一边哼着民歌小调:《送郎》送郎送到大门外,出门看见张灯又结彩。心想挽手把郎会,军号声声吹起来,说不了知心话咿呀嗨。送郎送到十里亭,抬头看见应城抗日军,他们人马多威武,你去跟他们打胜仗,切莫放过鬼子兵。……唱得那样悠然自得,完全不像在战场上,而十分像湖区农家女的宁静生活,这一切,更是勾起了日本姑娘逃回日本去的渴望。晚餐熟了,一碗黄古丁鱼煮蒿草芯,一碗炒雀蛋,一碗藕占,一碗炒菱角米,一碗莲子米汤,一碗炸蚌肉,女公安队员端来放在日本姑娘的面前,打了饭,一同坐下吃,说:“姑娘,我们没有好菜招待你!把你受了惊吓。不用怕,吃饱了再说,小心饿死了,饿死了,你的亲人还不知道你是怎么死的呢?”日本姑娘见几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小姐妹这般好心,便吃起来,她的中文水平相当高,全能听懂公安队员的话,便问起这几道菜是什么地方长的,味道怎么这样鲜美可口。女公安队员哈哈一笑,说:“我们这里到处是湖,就是湖里长的,黄古丁鱼是用小钩下的,它是吃鱼虾的鱼,比小指甲壳还小的钩,钩尖朝内弯,挂上米虾或小蚯蚓下在湖里,它就上了钩。明天弄才鱼、鲫鱼、白鱼、鳝鱼你吃,那是用竹篾籇子下的,多得很,乌龟肉不知你吃不吃?罐子煨的,特别香……。”日本姑娘吃着、喝着,脸上挂着难得的笑意,更是比嫦娥还漂亮,说:“你们这里是鱼米之乡啊!”女公安队员笑着回答说:“这些鱼不值钱,挑一担鱼到集镇上去卖,换不到一块银元,只有石膏和盐值钱,一百斤鱼才换一斤盐呢。哎,你在家里吃什么?怎们长得这么白白净净,手像白莲藕,脚像嫩菱角,脸像出水的莲花?”女公安队员的问话,把日本姑娘逗乐了,说:“我们那里比你们这里冷多了,海带是家常菜,海鱼特别多,味道没有你们这里通江湖的鱼美!”“真的呀?我们这里的白鳝,是在海里产的卵,长成苗后顺着长江游,趁发大水时游进这四周的湖里,长成四、五斤重,味道特别好。还有草鱼、青鱼、鲢鱼都是在长江产卵,游到这里来,吃呀、跳呀,长得胖胖的,我们这里有三十多种鱼,还有野鸭、野鸡、各种水鸟。来、来、来,尝一下这碗雀蛋,这个雀子特别热闹,在蒲草上做窝,扯藕占时遇上了,就捡回来了!”女公安队员请日本姑娘尝雀蛋,日本姑娘尝了一口,问:“怎么这香?什么酌料?”“是水芹菜、野韭炒的。”几个姑娘在一块吃着、叙着,感情慢慢融洽了。几天以后,公安总局派来森尊太郎,他是公安队捉的一名战俘,家住日本九洲,高中毕业,二十岁结婚,夫妻和睦恩爱,过着幸福的小家庭生活。日军侵华后,他于一九三九年被强征入伍,补充到日军第三师团当兵。被俘后经教育参加了日共书记野坂参三为主席的“反战同盟会”,是公安总局的日语教员。他来到公安队如同姑娘回到了娘家一样,亲热地同大家握手拥抱。引见日军女俘时,三言两语之后森尊太郎即起身立正,举手敬礼。公安队员感到震惊,忙问:“她是什么人?你为什么对她那样尊敬?”森尊太郎介绍了她的真实身份,她是战地记者,十九岁,大学肄业生,北野师团长的亲侄女,到三师团前线采访了日军进攻宜昌的战地新闻,准备回国发表的,路过应城,看望了叔父。北野师团长为了对外严格保密,谎称她是古川的妻子。不知道她的叔父现在急成了什么样?一天晚上,北野师团长的老婆把少佐、宪兵队长古川叫去,当着众人的面打了两耳光,骂他无能,古川立正,“嗨”,望着将军,他自知罪孽深重,驮训、驮打都是轻的。“限你七天时间,找回我的侄女。”“嗨”,古川队长才退出司令部,回到宪兵队,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了战斗部署,谍报队员统统地化装,下乡打探姑娘的下落,一个星期找不回她,统统地死啦死啦的有!十天过去了,谍报队队长在一间茶馆同公安队队长相遇,被公安队长先下手为强,一刀刺死,为了不牵连百姓,公安队长还将“谍报队长是公安队长所杀”的纸条贴在死尸的脸上。宪兵队长急得像落锅的虾子乱蹦乱跳。公安队将活捉日本战地记者、北野师团长的亲侄女哇尚郎英的情况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报告地委,上级指示,为了防止日本帝国主义探出了地点,偷袭走了哇尚郎英,必须将她秘密转移到更掩蔽的汉川与应城交界的芦苇丛中看管,要优待她。宪兵队长是螃蟹打皮寒——麻了爪子,不知道哇尚郎英是在北边的丁家冲还是在南边的汈汊湖,也不知道是在东边的伍家山还是在西边的龙王集,总之是泥牛入海无消息,宪兵、谍报队员三人一组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被公安队打死了几个,还是冒死寻访,无奈群众不说实话,他们张开大网,卷地毯般地寻访搜索,仍是毫无结果,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怎么办?怎么办?古川队长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换回哇尚郎英都没有可能了,急得他吃不下,睡不着,半个月过去了,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给公安队写信。他把这一没得法的办法向北野师团长作了汇报,征得了师团长的同意,第一封信写好之后,誊写了好几份,分别从四面八方送给维持会,再由维持会送给有声望的绅士先生,通过他们找群众送出,公安队收到了这封信,内容大致是:大日本帝国旅华日侨被游击队虏去,有知其下落者,告知宪兵队,赏银元五千元,宪兵队亲自上门感谢,保证不杀、不烧、不抢,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如果不释放,皇军将要杀个鸡犬不留,云云。公安局长看了信,说:“好大的口气,开价还不少呢!不理睬他。”便把信交给了县委,县委交给了鄂中地委。古川见第一封信如石沉大海,便写了第二封信,口气软多了。公安队收到信后,又不予理睬。当公安队收到第三封信时,才有点兴趣。宪兵队信中的大意是,愿意放出牢中的犯人与旅华日侨交换,一个、两个、四十个都行,只要开出名单,宪兵队照名单放人。公安队将第三封信又送给了县委,县委交给鄂中地委,接到地委的指示:一、可以回信与之交谈,但不能开列名单,恐敌人照名单杀害。条件是释放牢中关押的所有八十多人。二、谈判地点不在县城,而应该由我方选一安全可靠的地方。三、双方派三名代表参加谈判,都不准带武器。公安队按照上级指示,写了回信,古川队长捧着信向北野师团长汇报,日方完全按照公安队提出的条件,举行了会谈,签订了备忘录。日本方面,首先全部释放了关押在牢中的八十多人,杨根来和受尽磨难的兄弟姐妹才从阎王殿里回到了人间。丁桂英迎接丈夫走出牢房,先是抱头痛哭,后是破涕为笑。钱伯发特地在家中办了宴席,为他接风,赵师傅被他请来坐了上席,说了一大堆感激钱伯发的好话,钱伯发殷勤敬酒,把如何听师父的安排,如何请日本宪兵队的细节说得绘声绘色,杨根来握着钱伯发的手,激动地说:“钱哥,您这样的铁杆兄弟,我杨根来交定了,还要让孩子们成为好朋友!”大家分外高兴。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古川请示北野少将师团长,还将关押在天门、云梦等县的我被俘人员统统释放了。公安队当然不失诺言,派小船从芦苇深处趁黑夜划了几个圈,再沿着湖汊小沟进河道;再进小沟、湖汊,直划到天明上了岸,派了两人抬的小轿,将哇尚郎英送到县城日军司令部门口,北野师团长一见了侄女,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儿往下掉,拉着侄女的手说:“儿啊,你受苦了?”“没有哇,”哇尚郎英欢跳着扑向叔父,把公安队如何对她讲礼貌、如何杀野鸡她吃,如何弄笼蒸三鲜即蒸笼底部垫芋头、芋头上面是拌了熟米粉、酌料的20厘米长的黄古丁鱼、中层是草鱼、上面一层是猪五花肉吃,讲得津津有味。“他们打了你没有?骂了你没有?损伤了你的人格、国格没有?”北野望着侄女心疼地问,侄女认真地回答:“都没有哇,他们受孔子的思想教育很深,很讲礼的,一直是女公安队员陪着我,待我像亲姐妹!”北野沉下脸来,说:“你看看,二十六天就被赤化了,员,高明啦!”古川像下战书的写了一封信,要在“战场上相见”,交给了送哇尚郎英的公安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