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近前,只见一个樵夫模样的人在前方带路,后面有四个持刀清兵跟随。一个清兵问道:“适才那个黑影是甚么?”樵夫道:“军爷,那是只野猫。”另一个清兵低声喝道:“不要大声说话,别惊动了顽民!”樵夫不敢再说话,引清兵向山上走去。万云龙思道:“不知他们要捉拿何人?”立即从袍袖中抽出短刀,悄悄尾随跟上。
走了五六里山路,来到一个山洞前。在距离洞口十多步处,清兵们藏在树后,樵夫向前走去。万云龙距离清兵还有二十多步,急忙躲了起来,紧盯着前方。只见樵夫来到洞口,学了两声布谷鸟叫。须臾,洞中回应两声布谷鸟叫。樵夫回头招了招手,两个清兵悄悄走过来,随樵夫走进山洞。紧接着洞中传来打斗声,不多时便归于平静。一个清兵跑出来,对另两个清兵说道:“已抓住顽民。”接着迅速返回洞内。
过了一盏茶时间,清兵们还没有动静。万云龙醒悟道:“他们要抓来联络的人。”正思退回去阻止来人,却听到身后传来轻快的脚步声。万云龙转过身,看着山间小路。只见一个小和尚提着食盒,正急急向山洞走来。万云龙见他是合山,甚是吃惊,思道:“看来合山上山是来给人送饭,是谁躲藏在山洞里?难道是弘智大师吗?”
合山已来到洞口,学了两声布谷鸟叫。两个清兵从树后猛然窜出,不容合山反抗,便扭住他的胳膊,把他绑了起来。高个清兵大笑道:“如此守株待兔甚好!”矮个清兵说道:“本来想将顽民同党一网打尽,好回去领赏,可惜只抓了个小和尚。”矮个清兵揪住合山,喝问道:“你的那些同党在何处?”
“两位军爷,小僧在云盖寺出家修行,不知何为同党?”合山道。矮个清兵哼了一声,拍了拍手掌。樵夫先走了出来,两个清兵押着一个书生跟在后面。只见书生年近三十岁,头戴方巾,身穿儒袍,面容清瘦,却隐隐透出饱读诗书之气质。合山怒目直视樵夫,斥责道:“庙里师父对你多有照顾,买你的柴薪,给你银钱养家糊口,你却做出此等忘恩负义之事。”
樵夫上前打了合山两巴掌,说道:“这个小和尚给顽民送饭,老子已观察多日了。”高个清兵喝道:“谁指使你来送饭?”合山怒目道:“我自来送饭,与他人无关。“书生道:“放过这位小师父,与他无关。我给他银钱,他便给我送饭。”樵夫对清兵媚笑道:“军爷,小人说过,没见过顽民的同党,只有这个小和尚来送饭。”高个清兵气恼道:“费了这么多功夫,只有这点收获,真是扫兴!”
樵夫取出食盒里的饭菜,说道:“劳累军爷了,快吃饭吧。小人见庙里的和尚出去买米,果然做了大米饭。”四个清兵把饭分着吃了,樵夫看得不停吞咽口水。高个清兵擦了下嘴,说道:“既然庙里和尚有钱买米,这次可不能便宜了他们。”矮个清兵道:“我们把这小和尚带走,让和尚出钱来赎。”四个清兵押着书生、合山向山下走去,樵夫仍然在前方引路。
万云龙有心解救书生、合山,可是自思没有取胜的把握,便暗暗跟随在后面,寻找机会。行近山下后,又转入另一条道路。行了三四里,前方传来流水声,愈近声音愈响。到了近前,只见危崖壁立,一道瀑布飞流而下,流入深水潭中。水潭周围散石嶙峋,星罗棋布,或卧伏潭畔,或倚傍水边,莹润奇巧,形态各异。沿着潭边石路行约五十多步,瀑布声渐弱,隐隐约约传来琴歌之声。走得近前,只见一个中年僧人坐在河边石头上抚琴,边奏边歌。
合山见状大惊,故意停下来,大声喊道:“我要撒尿!”高个清兵喝道:“你尿到裤子里吧!”随即向樵夫问道:“那个和尚来自何处?为何深更半夜跑到此处弹琴?”樵夫道:“他叫弘智,是小和尚的父亲,多日不见他在庙里。”高个清兵说道:“其子给顽民送饭,他亦不是好东西!”
“兀那和尚,快到岸上来!”矮个清兵大声喊道。弘智置之不理,犹在奏琴放歌。高个和矮个清兵骂骂咧咧,提刀向河边走去。当他们踩上一块石板,就要伸手去抓弘智之时,弘智一跺脚,一根木棍翘起石板。两个清兵站立不住,落入旁边水潭中,挣扎着向岸上爬来。
弘智抽出长剑,迅即刺死两个清兵,然后疾冲上岸,向另两个清兵扑去。两个清兵拔出钢刀,一人挥刀格挡长剑,另一人抡刀劈下。弘智剑招陡地一变,向上方拨开钢刀,身体右转,手腕抖动,剑尖点向先前那个清兵眼睛。这个清兵大骇,急忙后退一步。弘智扭动腰身,顺势用剑向另一个清兵脖颈削去。清兵闪身躲开长剑,举刀向弘智砍杀,前一个清兵亦攻上前来。弘智挥剑左挡右拨,轻松化解攻势,并不时出剑刺击。
万云龙见两个清兵只顾打斗,趁机冲上前,把短刀插入一个清兵后心,并将其推倒在地。另一个清兵顿时变得慌乱,被弘智一剑刺中小腹。弘智不待他倒下,挥剑切中喉管。樵夫见清兵皆被杀死,转身便要逃跑。弘智厉声喝道:“如此卑鄙小人,怎么能留于世上?”几个起落冲上前,挡住樵夫,手中长剑刺入其心窝。
万云龙用短刀割断捆绑书生和合山的绳索,给二人松了绑。弘智深施一礼,说道:“多谢师兄出手相助!”合山道:“爹爹,他可是万云龙大师!”弘智惊喜道:“万大师是得道高僧,不想能在此处见到!”万云龙还礼道:“贫僧久仰弘智大师盛名,曾数次想来聆听解惑。今机缘巧合,得见尊颜,还望大师指点一二!”
弘智微笑道:“万大师甚是客气!我们先料理清狗的尸体,消除痕迹,来日再交流佛法。”四人一齐动手,在清兵和樵夫身上绑上石头,沉入深水潭中,又用泥土掩盖了血迹。待处理完,弘智恨恨地说道:“贫僧刚从外地采药返回,本来想去看看而农,却发现樵夫告密,领清兵抓住而农和履儿,故在此设计救人。”
“清狗为何要抓这位而农先生?”万云龙问道。书生上前施礼道:“多谢万大师相救!敝人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州府人。因不愿剃发易服,辗转流徒,多亏弘智大师收留于此山中,却不防被清狗抓住。”
弘智赞道:“而农可是位饱学鸿儒,上识天文,下知地理,经史文理等无不精深,甚至医术、兵法乃至卜筮、星象等亦兼通。流寇攻陷衡州后,他藏匿到南岳衡山山中。贼人抓住他的父亲作为人质要挟,他便拿刀遍刺自己的身体,被人抬着去换他父亲。贼人见他受了重伤,就放过了他父子。清虏南下后,而农在衡山抗清失败,便奔赴肇庆,任永历朝廷行人司行人。因弹劾东阁大学士王化澄等人,几陷大狱。得高一功仗义营救,方免于难。他因而对朝廷失去信心,隐居山野。清虏攻入广西后,他誓不降清,来到梧州,贫僧将其藏于山中。”
万云龙见王夫之坚守气节,油然而生敬意,急忙说道:“如此躲藏亦不是个办法,不知王先生有何打算?”王夫之道:“我想返回老家衡州,找个偏僻之处隐居。可是清狗看见我这身装束,便要抓起来勒索钱财。我亦不想做僧人,不敢在外抛头露面,便四处躲藏。”万云龙道:“此事极易,先生可打扮成道士,潜回家乡后,再换回大明衣冠。”王夫之道:“多谢先生提醒,我明日就换上道士服回乡。”
弘智闻言触动心事,说道:“贫僧父子亦想回老家桐城。”万云龙急忙说道:“大师不可如此匆忙!贫僧有急事相求。”弘智惊奇地问道:“何事?”合山插话道:“万大师领来病人医治。”
138看书网/免费为广大书友提供月明沧海最新章节和无弹窗全文阅读,如果你觉得本书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请点击导航条上分享链接或复制如下的分享地址: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