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 第二百二十六章 疯牛惊象
    点画单纯、柔中带刚。一眼看去刚劲如铁。姚星元的大篆却是已经到了极高境界。

    篆书写得好的一个特点便是笔笔如铁线。一笔一画就跟镶嵌上去的精铁一样。

    姚星元“巍巍摩崖”四个字则将这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古朴的线条中蕴含着望而生畏的爆炸力。好似一尊肌肉虬起的巨灵神。

    “字里行间隐含武道拳意。姚星元对于武学的领悟确实比自己高深多了。”王庸叹息道。

    王庸这些年來除了执行任务就是执行任务。就连学会的国术也只是为了任务方便。跟这种从小在正宗国术门派里耳濡目染起來的大师相比。王庸在武道修行方面还是差的太远。

    刻完字。姚星元将榔头跟刻刀重新放回凹台。然后解开绳子上的卡扣。双手贴着崖壁。利用手腕上的劲力一点点下滑。

    每当下滑速度过快的时候。他就会五指成钩。咔嚓一下抓住岩壁上的凸起延缓身形。如此交替不一会便落地。

    “怎么样。看出什么沒有。”姚星元拍拍手上的尘土。问王庸。

    王庸点点头。却又摇摇头。

    他隐约看出了点什么。却又不得其解。

    姚星元一笑。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

    “巍巍摩崖。这是我对这片刻壁的赞美。同时也是对整座玉皇峰崖刻的崇敬。”姚星元轻轻解释自己写下四个字的用意。

    摩崖石刻是华夏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

    而最著名的摩崖石刻景点。就位于玉皇峰上。

    王庸曾经观赏过刻于南北朝时期的经石峪《金刚经》。经文刻在约三千平方米的大石坪上。隶书。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字大达半米。笔力刚健有力。历代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

    这段石刻就位于天意武馆不远处。却是跟姚星元这面峭壁遥遥相对。

    “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现代人看见凿刻就认为是古代的摩崖石刻。实际上他们却不知道真正的摩崖是不題名的。那些为了附庸风雅而留名的石刻根本就称不得摩崖石刻。姚师傅你这些字才是真正的摩崖石刻啊。倘若百年后被人发现。又得感叹一番咱们国家劳动人民的伟大了。”王庸回应道。

    而实际上姚星元也确实称得上伟大。因为他这些字都是一笔一画自己刻出來的。

    姚星元对于王庸的夸赞颇为受用。笑道:“虽然觉得你这话有拍马之嫌。可总觉得很舒服。看來我也是一个不能免俗的人啊。”

    “这些字大小总计一千三百一十四个。是十年前我在此开设武馆之日开刻的。十年时间。三千多个日夜。才刻出來这么点。开始时候我腰悬空中根本连一点力气都施展不上。别说是凿刻了。就连在这硬石上留下半点痕迹都难。往往人吊上一天都刻不完一个字。全身腰酸背痛。手心都是大泡。稍微一碰刻刀就痛的忍不住。可我还是坚持了下來。从每天刻不了一个字到一天能刻十多个。其中艰辛真是不经历难以知悉。”

    姚星元仰起头。像是在回忆过往岁月。

    “我的暗劲就是在那段时间领悟的。刻字。便是一个发力的过程。寻常刻字你用蛮力。也就是明劲能够刻出一二厘米的阴文。但是再往深里去就基本不可能了。除非天赋异禀。能够刻出十几公分。可是你看我那个字。”

    顺着姚星元指点。王庸看向崖壁最中间位置的一个大字。

    半米高的大篆体武字。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其实武这个字从古至今变化都不大。大篆时期便是止戈二字构成。只不过构成的结构方位不同而已。由此可见几千年來华夏对于武的真正意义是贯彻如一的。那就是“止戈”。

    姚星元让王庸看的当然不是武字写得漂亮与否。而是那一笔一画渗透崖壁的线条。

    黑幽幽一道道凹坑。就跟雷电劈出來的一样。夕阳光线照射进笔画凹坑里。却是看不到底。

    王庸粗布估计每道凹坑至少有半米深。

    这已经不算是崖刻了。而是接近浮雕了。只是浮雕是往外凸显。姚星元这个字却是往内渗透。

    “姚师傅。恕我无知。这些字是您用刻刀刻出來的吗。”王庸问。

    姚星元点点头:“半米长的大刻刀。一点点刻出來的。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时间。”

    王庸瞬间惊讶了。

    半米长。不是行家根本不了解其中发力的困难。人悬在空中。刻刀长度又超出半米。留给人挥锤的距离变得极短。这种距离根本就不足以发挥出力量。别说了刻字了。就连刻西瓜都不容易。

    见王庸惊讶。姚星元信步走到峭壁下。顺手拔起峭壁里插着的一把刻刀。真的有半米多长。

    他将刻刀对准崖壁。然后摸起锤子。一伸展手臂。确然距离变得很短。只有不到十公分。

    而姚星元毫不在意的轻轻挥下锤头。锤头击打在刻刀柄部发出硁硁之声。

    王庸愕然发现。刻刀竟然就跟切入了豆腐一样。一下子透进崖壁一半。

    “这是……暗劲。”王庸忽然明白过來。

    也只有暗劲才能做到这种程度。在极短距离里爆发出沛莫能当的力量。

    在骨骼移动距离不够的情况下。人体的杠杆力就无法充分发挥。这时候暗劲所主张的肌肉跟气血劲力就有了用武之地。

    “看明白了吗。”姚星元转头。问王庸。

    王庸点点头。

    如果他能够用这把刻刀刻出同样深的字來。就能炼成暗劲。

    真正炼成。而不是灵光一闪。

    “意拳讲究整劲的爆发。身体一动就是整个身体劲力的提现。如果用动物形容。那就是疯牛、惊象。”

    姚星元一边讲解着。一边示范。这次他放弃了锤子。而是胖胖的身躯一摇。猝然进步。一掌拍向刻刀柄部。

    嗤啦。

    只听一声刺耳的摩擦声音响起。刻刀竟然往里渗入足足半指。

    这可是完全凭借身体发力而实现的。沒有借助任何工具。

    姚星元这一动。将疯牛惊象演绎的活灵活现。

    发疯的野牛。受惊的象群。就连百兽之王老虎狮子都不敢惹。只要被它们正面撞上。立马就会被撞成肉泥。

    那种力道何等的恐怖。

    意拳的整劲就是模拟这种恐怖爆发力。将身体各种力道糅合成一道整劲打出去。

    “你來试试。”姚星元道。

    王庸上前。吸气。骤然突进。发力。手掌狠狠击打在刻刀上。遗憾的是。刻刀虽然也动了。前进距离却极小。

    而王庸则引动腹部阴气。痛苦的捂住了丹田。

    “嗯。怎么了。”姚星元察觉不对。问道。

    “跟人过招的时候不小心中了暗算。丹田气有一股暗劲阻碍。一发力就会疼痛难当。”王庸回答道。

    “能给你种下暗劲的可沒几个人。恐怕是孙藏龙吧。”姚星元目光一闪。当即就猜到了真相。

    “是。”王庸苦笑一声。承认道。

    “孙藏龙一身太极功夫极高。师承的也是海外著名太极宗师张望。换成我跟他交手也未必能占到便宜。”姚星元沉声说。“你这股暗劲外人怕是无法帮你化解。只能靠你自己。如果你能够领悟暗劲。借助体内暗劲对冲。应该能冲掉。不过很有可能对你造成一定损伤。也算是兵行险招。”

    “只要能除去它。危险点也无所谓。不然我可就废了。”王庸笃定的说着。忽然纵起身往崖壁上方而去。

    到了半空猛然抓住了悬着的绳索。找到卡扣系在了腰间。

    他却是要学姚星元。想要利用这种方法找到整劲的发力方法。领悟暗劲。

    只是姚星元当时可是足足练了数年才成。王庸有这么多时间吗。

    恐怕沒有。

    而王庸就像是沒有想到这点一样。依旧固执的摸出刻刀。开始试着凿刻。

    只是当亲身感受之后才明白悬空之下发力的困难。人体跟绳索构成一种软性连接。一动就会引发晃动。根本无法如愿发力。

    不一会。王庸就满头大汗。却始终找不到该有的节奏。

    姚星元在下面看着。笑着摇摇头:“王庸。你先练着吧。等饭点我來喊你吃饭。”

    他估计王庸到了饭点也未必能够掌握到正确节奏。意拳整劲可不是那么容易发出的。不然也不会成为意拳的核心技击机密了。

    说完。姚星元就回武馆大厅了。

    只剩下王庸吊在空中发出硁硁之声。除了偶尔飞过的蚊虫。再无其他活物陪伴。

    很快夜色就降临。到了饭点时间。

    姚星元在前厅听后面的凿壁声音就沒停过。也是大感佩服。现在很少有年轻人能够坚持到底了。王庸无疑是罕见的那个。

    只是除了坚持外。天分也很重要。

    姚星元走向后院。准备看看王庸进度。适当的点拨他一点技巧。

    可当他走进后院看见峭壁上的王庸后。不禁一下愣住了。

    只见王庸身体悬在空中。正奋力敲击着刻刀。每每敲击。腰间绳索就会随着抖动。但是抖动过程中绳索始终是笔直一体。就跟化作了王庸身体一部分一样。

    这。却就是意拳的整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