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鷇音大道 > 第九十九章:赮毕钵罗
    从月亮的高挂,到骄阳的初生,静静的人影,独自在是桌旁,浇沃着一颗种子,等到这发芽之时,来得到自己的答案。

    远处,侠菩提在暗处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妹妹,心中一叹。

    此时,鷇音子来到,“怎么,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妹妹为此劳心。”

    “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看着侠菩提,鷇音子心中也是明了,就像过去的自己,对于素续缘的关心,就先今生今世,对于自己的小妹,也是无微不至的保护。

    “不若到一旁饮一杯茶可好。”

    “恭敬不如从命。”

    一张圆石桌,两人各自做吧,鷇音子亲自为侠菩提倒了一杯茶,突然来了一句,“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侠菩提一愣,随即一笑,便知鷇音子有心考较,说道;“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鷇音子悠然的品了一口茶,“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如是三毒心,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障真如体,故名六贼。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说者有心,听者有心,旁观无闻者,亦有心。

    伊丽丝听到旁边亭中鷇音子与侠菩提两人论心,谈佛,辩经,不由心中如梦,阵阵梵音振聋发聩,如黄钟大吕,敲开乌云如雾。

    鷇音子似是无意便得瞥了一眼双眼越加澄明的伊丽丝,嘴角弯出一丝弧度,“六趣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趣?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嗔业重者,堕地狱趣;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一问一答,一因一果,种出三世揭破,回望一生菩提。

    此时此刻,方得我是我。

    只见伊丽丝双眼已迷离,神游佛海无边,即起念念法轮转,菩提不离一毛端。突然,伊丽丝心口之处飘出一丝微弱的亮光,似是点点浇沃之水,浇灌深埋的过去,抽丝发芽,开出未来的自己。

    菩提圣光衝霄,霎时昏冥天地亮如白昼,赫赫华光中,圣者受到佛应感召,一双眼,觑破生死。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知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背后是参天菩提,伸张着红色的枝叶,落下丝丝游离,渡得了游离的心,回归原本的愿。

    洒下的霞光,笼罩伊丽丝一身,当光芒散尽后,出现在两人眼前的,亦是洗尽铅华,脱去过往,回归本我的伊丽丝。

    侠菩提满怀欣慰,说道:“解脱了吗?”

    “能将人留在心间,过去才能永远存在。……这个世上,最可怕的东西,是恨,不管是你恨人,还是人恨你,一旦让仇恨袭心,将是恶魔缠身。……有时候退一步思考,是在放过自己的心。”

    侠菩提摇了摇头,轻声一叹,“只得一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伊丽丝闻言眉头一皱,知道自己还有挂碍,“放下,是知道重量的沉淀,舍得,是知道命运的因果。今以解脱,便以毕钵罗为名,我名为赮毕钵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姐姐,辛苦你了。”

    侠菩提轻声一笑,缓缓起身走到红色菩提树下,伸手一捞,如井中捞月,绽起涟漪。

    只见侠菩提伸手一捞,竟从其中捞起一柄红色长剑,其剑身修长,呈现祁红之色,剑鞘之处有一只伸展的菩提叶,表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意象,“长几是「时间之河」的别称,人生命一开始,便在时间的河流上漂泊、流浪,有的人经历几次洪流漩搅,只能任由时间的洪流吞没,生了再灭,灭了再生;有的人能在生灭之间,超脱出世,得大智慧。菩提长几便是能助你在时间流浪的这段过程,看见你的宿命何在,从而解脱。”

    说着,侠菩提将菩提长几交到赮毕钵罗手中,“孪生是共魂的前世,来到此生一化为二,我与你,不分彼此。”

    “姐姐……”

    初始的错分,在这一刻又复交叠,命运的轨迹,让两人再也不分彼此。交心的感动,重拾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