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嫡妻不贤 > 69|4.21
    转眼到了月末,冷风一阵寒似一阵,院子里几棵李树和海棠哗啦啦地落叶子,每日清晨都在地面上铺成厚厚的一层。【妹子最喜欢的言情小说网 /d/a/s/h/u/b/a/o/cc】

    刚用过早饭,院子里的落叶还未清扫,阿杏就带着七月在李树下扎马步,红绡绿袖在一旁候着。

    宜生坐在窗前与赵掌柜一起盘点归翰斋的帐,时不时看窗外一眼。

    “少夫人,这月铺子的收益又比上月多了五十多两呢”盘完账,赵掌柜喜滋滋地道,看着宜生的目光便带着丝钦佩。

    他这个女东家,可着实是让他刮目相看啊。

    原以为是个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谁知道脑子里竟有那么多好点子

    接收到赵掌柜眼里的喜悦和钦佩,宜生微微一笑,心里也有些欢喜。

    五十两银子,不论是对渠家,还是已经没落的伯府来说,都是个不值一提的数字,但对宜生,对归翰斋这个以往每年收益二百两银子,这几文钱却又完全算不上什么。

    尤其那些爱看话本子的少爷小姐们,多花几文钱就能买到看上去上一个档次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却是求之不得。因此归翰斋的优质话本一推出,首先吸引到的便是这些不差钱的。其他就算没这些少爷小姐有钱,几文钱也实在算不上什么大钱,因此若话本质量真好,也依旧会有不少人会买。

    所以,归翰斋刚一开始便凭着高出一截的质量和价格赢得了部分客人和眼球。

    高质高价是大方向,在小的细节上,宜生也想了不少点子。

    比如,宜生让赵掌柜找了个说书先生。

    每月上新书的时候,说书先生便在归翰斋门口摆下阵势开讲,这讲的自然就是新书里的故事,不过说书先生的,便是宜生想出的宣传点子之一。

    归翰斋每月都进行一次“最佳话本”的评比,凡是买了归翰斋话本的,都可凭书给自己最喜欢的话本投上一票,最终获得第一名的话本作者会得到二十两银子的奖励,而投票的客人则可参与抽奖,奖品同样是实打实的银子,十两。

    这样一看,归翰斋先就倒贴了三十两,话本子本小利薄,归翰斋又不像奇趣书堂那样能以量取胜,到最后还真说不准是赚还是赔。

    因此赵掌柜开始时是不大同意宜生这提议的。

    可是事实证明,这点子完全是有赚无赔。

    凡是买了话本的都能投票,但却并非每人只能投一次票,若是有格外喜欢的故事,除了凭买话本投出的那一票外,还可以另外花钱投票。

    归翰斋走精品路线,顾客里不差钱的少爷小姐多,愿意为了喜欢的故事而花钱的自然也就多,虽然发给作者和中奖客人的奖金就要三十两,但算上那些用钱投的票,归翰斋不仅没赔,反而还赚了。

    当然,除非真遇上一掷千金的土豪,归翰斋在这个环节上赚的还是不多的,而目前归翰斋名气还小,顾客也少,所以归翰斋赚归赚,却也没赚多少就是了。

    而宜生弄出这个评比,除了想要赚这份钱外,更重要的目的却是为了宣传归翰斋,打响归翰斋的名气。

    这个评比的宣传效果,可比投票赚的那点儿钱重要的多。

    更何况,这个评比说是要倒贴三十两,目前看来,却是只要倒贴十两就可以

    宜生:“那就继续办下去吧,只是要注意公平,票数万万不能弄虚作假。”说着,略带迟疑地看了赵掌柜一眼。

    赵掌柜拍着胸脯:“东家放心,这个我自然晓得,票数都是随时记录着的,就在门口放着人人都能看,任谁也不会怀疑咱们弄虚作假。”

    说罢,看着宜生的脸色,又忍俊不禁地道:“东家,难不成,您觉得我为了讨好您,故意给您算高了票数”

    被说中心思,宜生也有些不好意思。

    说这评比只用倒贴十两便是这个缘故了这月获得第一名的话本,著者恰恰便是“先生”,也就是宜生。

    宜生不缺那二十两银子,她弄这评比除了想赚钱和宣传,还有一个目的,却是为了激励那些写书的穷书生们。

    无论何时,银钱总是最直接最有诱惑力的激励,尤其是对那些生活拮据的穷书生来说,用二十两换得那些书生们用心写故事,宜生觉得这个买卖非常值。

    只是,如今第一是她自己,这却让她有些哭笑不得了。

    此外也难免怀疑,是不是赵掌柜为了讨好她,或者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暗箱操作。

    不过,赵掌柜这样一说,又将投票过程仔仔细细掰扯一遍,宜生才终于放下疑心,确定自己得第一不是暗箱,而是她的故事真的得到很多人喜欢。

    这个认知让她有些高兴。

    谁不想被人喜欢呢。

    无论是自己还是自己的作品,被人喜欢都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尤其

    宜生弯起嘴角,几乎是头一次笑地这么真心这么轻松。

    尤其,这次是她写出的故事被人喜爱,而这些喜爱她故事的人并不知道她的姓名、出身、年龄、性别他们只是因为她的故事而喜欢,而非为了别的什么。

    跟她是不是渠家大小姐没关系,跟她是不是伯府少夫人也没关系,不会因为她的身份而恭敬,也不会因为她的性别而侧目。

    仅仅是因为故事,因为她写的故事,因为渠宜生这个人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

    宜生忽然想起做鬼那段日子看过的一个词,那时她还有些不懂具体是什么意思,如今却恍惚有些明白了。

    那个词,叫做“个人价值”。

    活出个人价值,一辈子才叫不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