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一世富贵 > 第180章 投名状
    柔和的春光里,就连夕阳也透着慵懒,整个天地都笼罩在嫣红的霞光里。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br></br>一个大汉披着霞光大步流星走来,他身材魁梧,仿如天神一般。</br></br>平伯远远高声问道:“大郎,今天怎么回来得这样早?”</br></br>大汉闻声转过头来,朗声答道:“有事来向平伯请教!”</br></br>见大汉说得认真,不像是要问鸡毛蒜皮的小事,平伯站起身子,对围着的孩童道:“今天就到这里,我还有事,你们自己去玩吧。”</br></br>说完,张开双手,把一帮恋恋不舍的孩童轰走。</br></br>迎着大汉,平伯道:“大郎有事家里来说。”</br></br>“不必了,还有事情做。”大汉的面色沉重,伯的目光有些热切。</br></br>平伯不知问的是什么,不敢怠慢,对大汉道:“大郎到树下坐着说话。”</br></br>到了树下,大汉也不坐下,只是问道:“平伯,我是来问一问,你上次送十七郎回邕州,是个什么情形?”</br></br>平伯刚刚坐下,听了这话,抬起头来,奇怪地问道:“怎么忽然之间又来问这个?先前我也给大郎说过几遍了。”</br></br>大汉抬头边的夕阳,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北边有消息传过来,谅州那里交趾军队大败,几万人全都折在了那里。惟有一个监军带了几百人死里逃生,明后天从我们这里过,取道回升龙府。”</br></br>平伯听见这消息,一下又站了起来:“大郎是想——”</br></br>大汉点点头:“不错,族里的人等不得了。上次十七郎回去,还有人瞻前顾后,自平伯安全回来,说了邕州那里的情形,大家都下了决心。这次又有人送上门来,刚好做个投名状,我们——要归宋了!”</br></br>平伯一时目瞪口呆,过了一会。才颤抖着说:“这是天大的事,牵扯到我们这里几千户人家,大郎可是想清楚了?”</br></br>“自你回来,大家也商量几个月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不过事到临头,心里难免还是七上八下,所以我要过来再听听你的话。”</br></br>谅州到升龙府的路上。李明信边的夕阳,长出了一口气:“前方几十里外就是富良江了。明天再赶一天路,过了江,就是升龙府的地盘。后边宋军就插了翅膀,也追不上我们。吩咐下去,就在这里扎营,明天一早就埋锅造饭,早早上路,一定要过富良江。”</br></br>身边的将领应诺,安排找地方扎营。派兵士到附近村里征粮。</br></br>李明信下马,到路边找块大石坐了下来,喝水喘口气。</br></br>一个随身兵士到跟前,小声道:“大官,这里扎营只怕不稳妥。”</br></br>李明信上下打量了这兵士一眼,不满地道:“这里是我交趾地盘,有什么不稳妥?虽然这些日子江北土兵抽调不少。官府可是仍在,难不成会有人乘机当强盗?当我们这一指挥兵马是好!”</br></br>兵士道:“小的是江北人,知道一些本地地理。这里一带,住的不少先朝从北边来的汉人。他们聚族而居,好勇斗狠,平时官府也要让他们几分。这里不远。就有陈姓族人,据说先祖是唐朝时从中原福建路来,几百年繁衍,现在族里有两三千青壮,周围土人都被他们压得抬不起头来。”</br></br>李明信斜眼士,不屑地道:“你是说,这些客民敢打我的主意?”</br></br>兵士见李明信的神情不善。知道拍马屁拍到马蹄上了,只好硬着头皮道:“大家都惊魂不定,还是小心一些好。”</br></br>“放肆!这里是我交趾治下,几千汉人难不成敢翻天?几十里然,就驻得有我交趾大军,他们敢稍有动静,我就招大军来诛他们全族!”</br></br>兵士见了李明信的样子,再不敢说话,默默地退到一边。</br></br>李明信从谅州前线逃回来,胆惊受怕,饥餐渴饮的,眼快回到京城了,刚放下心来,这个时候说这种消息不是触他霉头。</br></br>统兵官带人扎下营来,请李明信去帅帐里休息。</br></br>李明信起身,随口问道:“晚饭准备好没有?”</br></br>统兵官道:“兵士从附近村里寻了一头牛来,正在宰杀,一会选好肉送到大官帐里。酒也找到几瓶,一起送去。”</br></br>李明信点点头,这才心满意足地走向帅帐。</br></br>帅帐的门帘掀了起来,暖风从外面吹进来,带着草木清新的气息。交趾的早春不冷不热,空气中都是自然的新生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br></br>李明信吃饱喝足,坐在帐里打了个饱嗝,惬意地伸伸懒腰。</br></br>正当他要休息的时候,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统兵官在帐外高声道:“大官,不知可否已经歇息?”</br></br>李明信这个时候心情正好,转身道:“没有,可有事禀报?”</br></br>“正是,下官有急事!”</br></br>“进来吧。”</br></br>统兵官进了帅帐,向李明信行罢礼,指着身边的一人道:“这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我手下进村里征粮时,他跟着寻了过来,说有要事。”</br></br>李明信前的人,身材短小枯瘦,一双眼睛倒是小而明亮,眼珠骨碌碌地转个不停,左顾右盼。</br></br>李明信并不喜欢这个人,沉下脸道:“你有什么要紧事,要夜闯军营?”</br></br>那人边的统兵军,小心地道:“小的陈阿福,是河头村人,有要紧军情报告上官。不过事体重大,只能报与上官一个人知道。”</br></br>李明信听了,脸色越发难你这荒野刁民,能知道什么大事?有话快点说,不然拖出去吃一顿军棍!”</br></br>陈阿福也不着急,只是陪着小心道:“小的来报的事情,关系着上官的安危,事关重大,可入不了第三人的耳朵。”</br></br>李明信这一辈子,最在乎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性命,见陈阿福并不畏惧,先就信了他几分,见说到关系着自己性命,那就不管信不信都要听了。</br></br>让统兵官等在帐外,李明信对陈阿福道:“你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没什么大事,军棍可是免不了的。”</br></br>“小的岂敢逛骗上官?今夜真的有天大的事!”</br></br>“啰嗦什么,快说!”</br></br>“小的原是升龙府人氏,小时候家里遭了大水,逃难到这里,被一家姓陈的收养长大成人,也算是陈家族人。陈家原是从中原来到交趾,一心想回到中原去。我得了消息,陈家族长陈公永已经下了决心,要带族人回归大宋,今夜便带人来劫上官的军营,作个投名状。”</br></br>(晚上还有一章。)(未完待续。)</br></br>本书来自/book/html/33/33080/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