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以前并不喜欢庆贺生辰。 </br></br>但是今天不一样。</br></br>一大碗寿面,没什么花巧,就是一碗素面,上面撒着细碎的嫩葱。</br></br>玉瑶公主捧着托盘,慢腾腾把面端了过来。</br></br>皇上有些忧心,目光总在她的脚边打转,生怕她踩着裙子摔了跤,泼了面打了碗都是小事,可这面一气腾腾是才出锅的样子,一定很烫。</br></br>好在玉瑶公主稳当当把这碗面放在了皇上面前,充满期待的,还体贴的把包银牙箸递过来:“请父皇尝尝。”</br></br>为了揉面擀面,玉瑶公主现在两只手腕就跟断了一样,酸的动不得。刚才把碗捧过来这么短短几步路,她着实走的吃力。</br></br>皇上应着:“好,好。”</br></br>他挑起一根面尝了尝。</br></br>面条不够筋道……</br></br>可皇上还是觉得这碗面味道好得不得了。</br></br>皇上把这一碗面连汤带水都吃完了。谢宁有些遗憾,又有些骄傲的解释:“要是让御厨来做,大概这碗里就只有一根面条,从头连到尾没有断的。”</br></br>她就是个外行了,应汿和玉瑶两个更是外行,这碗面能好端端的煮出来,没有变成糊糊或干脆成了面汤,已经十分不容易了。</br></br>皇上轻声说:“这样就很好。”</br></br>谢宁她们每人也有一碗寿面,份量不多,算是沾沾寿星的喜气。</br></br>方尚宫隔着帘隙眼,殿内甚至没有宫人和太监伺候,就只有皇上,贵妃和三位皇子公主。</br></br>他们围坐在一张不大的膳桌旁边,谢宁正轻声和皇上说什么。</br></br>站在这位置听不清楚殿内的声音,但是方尚宫上露出了一个笑容。</br></br>这个笑容很自然,坦率,甚至皇上自己也没有发觉,他的笑容中带着不加掩饰的疲倦。</br></br>在别处不会这样的。</br></br>在别的地方,哪怕是长宁殿,皇上都显得神采熠熠,从来没有露出疲态。</br></br>只有在永安宫,他才不用掩饰。</br></br>不必让自己显得那样无懈可击,坚不可摧。</br></br>可是怎么能不累?算一算,这段日子皇上即使到永安宫来,也就睡两三个时辰。不来的时候,在长宁殿只会睡的更少。</br></br>青梅站在一旁,正好方尚宫脸上的神情。</br></br>那神情青梅描述不出来,就是……</br></br>就是好象是高兴,又好象是在难过。</br></br>梅也跟着有点难过起来了。</br></br>“方尚宫?”</br></br>方尚宫转头一眼,那么一转头的停顿,青梅仿佛眼中有些水光。</br></br>没有朝拜,没有筵席,也没有助兴的宫廷乐舞,皇上这个圣寿依旧过的平淡简素。</br></br>用过晚膳,打发孩子们去歇息,皇上和谢宁就在永安宫的小花园里走一走。</br></br>阴雨初晴,头顶撒了一天的星斗,池塘的水涨了起来。谢宁穿着一袭碧罗衫,凉意拂面,裙带当风。流萤在草丛间闪烁着微光,就象有星子从天上落了下来。</br></br>她悄悄挽住了皇上的手。</br></br>换做白天,她一定没这么大胆。</br></br>皇上握着她的手,两人绕着荷池走了一圈,再走一圈。</br></br>与永安宫相距不远的的寿康宫,却是一片沉寂。</br></br>皇上让人赏了八道菜,谨妃是强颜欢笑的接了赏,象征性的动了几筷子。玉玢公主傍晚时喝药吐了一回,根本没有胃口吃东西。谨妃让人把御膳房送来的菜肴端给她过过目,也就算领了圣恩了。</br></br>安顿女儿睡下,谨妃己身上特意换上的新衣新裙,满怀颓丧怨气的让人服侍自己更衣洗漱。</br></br>本以为皇上会来的,谨妃才刻意的梳妆打扮了一番。为了让腰肢显得窈窕动人,特意用宽绸系腰,外面还衬着大红水波绫绣莲花腰封,把一套嵌宝石的首饰拿出来佩戴上。</br></br>可这番心思全打了水漂了,皇上压根儿就没来。</br></br>缠了两圈的系腰被解开,谨妃紧绷着的腰背也随之一松,靠在那儿喘了几口气,下来的绸子系腰,伸手拽了就往地下一扔。</br></br>宫人不敢多话,伏下身把系腰捡了退到一旁去。</br></br>到底不年轻了。谨妃恍惚记得自己从前也有一把杨柳似的细腰。可现在哪怕束得再紧,也回不到过去那时候了。</br></br>“马尚宫呢?叫她过来。”</br></br>宫人连忙应了一声出去传话。</br></br>马尚宫这会儿却不在屋里。</br></br>眼快下钥了,有个小太监过来寻她。</br></br>马尚宫打发他跑了一次腿,让小太监往东六宫去了一回。</br></br>胡宫人那天和她说话时,曾经说自己的脚前年曾经伤过,现在一遇着阴雨寒凉天气就酸疼使不上劲儿,马尚宫当时满口答应给她寻点药膏擦擦。</br></br>虽然她去东六宫是别有居心,不过答应下来的事儿马尚宫并没有转头就忘记。说不定什么时候还用得上这个人,给她点小小甜头又算得了什么?再说药膏也不费什么事,寿康宫别的不多就是药多。马尚宫寻了两样药膏,交给小太监让他送到东六宫送去,后半晌去的,这会儿才回来,马尚宫还以为小太监懈怠差事呢。</br></br>小太监见了马尚宫慌慌张张的行了个礼:“马姑姑。”</br></br>马尚宫压下不悦,耐着性子问:“怎么这时候才回?东西送到了吗?”</br></br>小太监的话却让马尚宫吃了一惊:“姑姑,那胡宫人死啦。”</br></br>“什么?”马尚宫吃了一惊:“怎么会?前天我才见过她,好端端的怎么就死了?”</br></br>这不可能啊,没胡宫人象是生了病的样子,怎么好端端的说死就死?</br></br>“小的按姑姑说的去送东西,可是胡宫人的住处已搬空了,衣裳,铺盖一样也没有剩下,屋里干净的就剩下一张空床。小的只好跟翠华宫左近的人打听,才知道那胡宫人昨日打扫时一个不当心跌进池子里淹死了。”</br></br>马尚宫眼睛直愣愣的,一时间竟然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br></br>“跌死?”</br></br>“是啊,说是池子边因为连日下雨,垫脚的脚山石已经不结实了,正好胡宫人打那儿过,大概</br></br>“姑姑?”小太监把带去的药膏又原封不动的带回来了,递给了马尚宫:“这药……”</br></br>马尚宫把药膏接过来,从荷包里摸出两个银花生锞子递给小太监:“劳你跑这么一趟。对了,你有没有打听着胡宫人的后事如何料理的?”</br></br>“说是已经送出去埋了,这会儿天热没法儿停放。”</br></br>从他这里再问不出什么,马尚宫只好挥挥手打发他走了。</br></br>胡宫人竟然失足落水淹死了?</br></br>马尚宫心乱如麻,脑袋里好象灌满了浆糊般乱成一团,理不出个头绪来。</br></br>她一斜身儿,坐在回廓的栏杆处,把束的紧紧的宫装领子扯开了一些,用袖子胡乱扇着风。</br></br>怎么就这么突然的死了?</br></br>马尚宫还指望着能从她那儿再打听打听,能问出点别的消息来。</br></br>现在可好,不管马尚宫有什么打算,都全白瞎了,先前在她身上花的心力也都废了。</br></br>马尚宫觉得自己真是不顺。</br></br>宫人出来传话说谨妃要找她,马尚宫赶紧应了一声,站起身来理了理鬓发,又扯了扯衣裳,问来传话的宫人:“这样还成吧?”</br></br>“姑姑放心,您老好着呢。”</br></br>皇上没来,谨妃心情不好,马尚宫在心里盘算着等见了谨妃该说什么,该怎么说才能让她高兴些?要讨谨妃的欢喜可着实不容易。</br></br>胡宫人的事还是在马尚宫的心头盘距不去。</br></br>不早不晚的,偏在这时候出了意外。再想打听以前的事儿,可去寻谁呢?</br></br>马尚宫的脚步忽然一顿。</br></br>这件事,要不是意外呢?</br></br>马尚宫心一紧。</br></br>如果胡宫人的死不是意外呢?</br></br>宫里头的意外总比别处要多,其中几件是真意外?</br></br>这么巧,不早不晚的,就在她去找过胡宫人之后,胡宫人就那么突然的溺死了?</br></br>如果是意外,未免也巧了一些。</br></br>可要不是意外的话……</br></br>这个念头让她疑惑而恐慌。</br></br>如果不是意外,那是什么人害了胡宫人?为什么要害她?</br></br>胡宫人不过是在东六宫干杂活儿的人,谁会跟她过不去,非置她于死地不可?</br></br>会不会同自己去找她有关系?</br></br>她只是想打听打听方尚宫以前的事情,想抓个把柄把她从现在的位置上揪下来,胡宫人洒醉之后说话颠三倒四,马尚宫没得到自己预料中答案,反而意外听到了另一个秘密。</br></br>如果胡宫人真是被人害的,那害她的人会不会就是因为马尚宫去找她才抓住机会下手的?</br></br>马尚宫惊惶的想,这事到底什么人干的?如果胡宫人因为知道不该知道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而送命,那自己呢?</br></br>那些人会不会也找上自己?</br></br>这么一想马尚宫更是心慌,她右灯笼光亮照不到的暗处,惶惶不安,仿佛那黑暗中会随时跳出一个穷恶极恶之徒要了她的命一样。</br></br>马尚宫心神不宁,一进门谨妃就了。</br></br>她不知道马尚宫正在担惊受怕,情与寻常有异,目光闪烁不明,有些不快的问了句:“马尚宫是不是身子不适?”</br></br>本书来自/book/html/33/33372/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