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房子那边院子里,马氏家的灶屋搭好了,灶也起好了,这边孟氏家的灶也起好了。常家人吃了一顿散伙饭之后,大家就正式分家了。
新房子虽然有谷仓,依照分家时候的约定,杨雪他们没搬走之前可以和孟氏一家共用,但常子胜厌恶孟氏,也不相信她的人品。就和常子梁两口子说反正自家两个大人分到的谷子少,懒得搬来搬去,索性就放在大哥家的谷仓,懒得搬动了。
孟氏老是伙同马氏挤兑杨雪常子梁很清楚,他知道弟弟的顾虑,便道:“旧房子这边本来有两个谷仓,你二哥家的东西都搬去小谷仓了,我们一家人用这大谷仓很宽敞,你和弟妹要信得过我和你大嫂,在你们起新房子搬走之前索性咱们两家共用大谷仓好了。”
杨雪是宁愿多跑两脚路也不愿意和孟氏共用一个谷仓,而且白氏的品性杨雪哪有信不过的,常子胜的提议正中其下怀,她立马笑道:“大哥说什么呢,你和大嫂我们怎么会信不过呢,就怕我们将东西放在你们这边会给你们带来不便。”
白氏嗔怪道:“弟妹说什么呢,谁一天到晚会在谷仓转悠,能有什么不便的。”
因为和大哥大嫂说好了共用谷仓,自己开伙之后杨雪和常子胜便只将自家分到的米啊油啊之类的东西搬了过来。分家后新灶的第一把火得由当家主妇来烧,次日早上起来,杨雪便在常子胜的旁观下郑重地点燃了第一把火,看着明亮的火光在灶膛中闪耀,小夫妻不由对视一眼,一种终于要过咱们自己小日子的激动之感油然而生。
小夫妻自己开伙,于乡下人来说算是一件大事,依照规矩娘家人会上门来祝贺,送碗柜碗盘之类的东西。今天常家三兄弟都是第一天启用新灶,三家的娘家人也该上门来道贺。
杨雪早就托人捎信去了杨家塘,本以为家里人可能下午才会赶到,谁知道中午还没到,杨家一家四口就赶到了常家沟。薛氏白氏会来不奇怪,没想到杨元本也来了,常子胜看到岳父很吃惊,磕磕巴巴地道:“爹,您,嘿嘿,您老也来了。”
正抱着外孙子举高高的杨元本佯装不快地道:“怎么,我来不得?”常子胜急道:“不是这样的爹,我是说,呃,那个。您老能来我太高兴了。”
看着孙女婿惶恐的憨样子,薛氏觉得好笑,道:“四郎,你爹就爱装怪,口不应心地你还当真了。他呀,自从听说你们没分到地基,往后兴许得自己开凿,就念叨着要来常家沟瞧瞧,看看哪里有合适的地方给你们往后凿地基。”
乡下人的村子附近总有些无主的荒地,像常子胜杨雪这样分家时候没分到地基的小夫妻一般都是自己开辟地基,该砍树砍树,该挖土凿岩的挖土凿岩。虽然相信常家长辈会在开凿地基选址上头给女婿以指导,但杨元本还是想自己亲自来看看才安心。
虽然知道杨家人很疼自家的闺女,但杨元本将出嫁闺女的事情这般放在心上还是让常子胜感动不已。
新房子的披屋比较宽,两口锅的灶台没占掉什么地方。杨家给杨雪在马家集定做的碗柜前天就送来了,摆在灶边也没占多大地方。既然分了家,总得有自家的火塘。常子胜就在披屋靠边的地方挖了一个四方的土坑,柴兜兜一烧就是火塘了。
分家的时候他们分到了四把椅子,两张小方凳,常子胜自己又用木团做了三个凳子。此刻杨家四口人加上杨雪常子胜,围在火堆边已然很像一回事了。薛氏和白氏打量着四周,不断地点头说好。
薛氏和白氏一道将自己带来的东西摆放出来并一一介绍:“这一套八个的碗筷盘盏是我们买给你的,这一套八个的碗筷盘盏是你大姑姑买给你的,这两个大的炖钵和四把调羹是你二姐买给你的。”
杨雪听得直扶额:“怎么能叫大姑姑和二姐破费呢,太不好意思了,再说我们哪里要那么多碗筷。你们就不该要人家的。”白氏一瞪眼,低声道:“你当我们想要。这不是她们两个怜惜你分家房子没分到地基也没分到,非要买了让我们带给你。”
白氏的话有抱怨常家长辈行事不公,常家太穷让自家闺女吃苦的嫌疑,薛氏不由皱眉,担忧地看了一眼常子胜,见对方正和自家岳父说得起劲,料想是没听到。老人不由松了一口气,劝着杨雪:“雪姐儿啊,这也是你姑姑和霜姐儿疼爱你的一片心意,你安心收下就是。”
杨冬抱着楠哥儿也凑了过来:“三姐,你傻呀,她们愿给,你还怕收啊。再说碗筷哪有嫌多的。小孩子最容易打烂碗了,过几年等楠哥儿长大了你就会嫌自家碗筷太少。不过也不怕,到那时候我也能像我姐夫一般挣钱了,到时候楠哥儿打烂多少我补给你多少。”
“你个死嘴不灵的东西,你外甥才多大你就咒他将来打烂碗!”白氏劈头一巴掌拍在儿子头上,咬牙切齿地骂,“楠哥儿瞧着就是个稳重懂事的,你当人家像你毛手毛脚光打烂东西啊!”
杨冬挨打,大呼小叫地飞速闪到了一边,倒将楠哥儿给逗得咯咯直笑。杨冬见外甥喜欢自己抱着他蹦来蹦去,索性连番蹦了起来,一时间舅甥两个玩得不亦乐乎。
薛氏跟着又掏出一条大鱼两斤肉。杨雪家的灶头一天做饭,那是一定要见荤腥的。俗话说开个好头,这灶头一天用就炒了鱼肉荤腥,预示着小夫妻往后小日子红红火火,天天有荤腥。
大家正说笑着,杨雨一家子来了。杨雨背着女儿,罗大安提着一只鸭子一个新菜篮子。“祖母,娘,你们竟然这么早就到了。”看到娘家人比自己先到,杨雨很吃惊。
“我们一吃过早饭就动身了,自然比你早。”白氏接过外孙女道。常子胜接过罗大安手中的东西,道:“姐夫你们来就是了,带什么东西。”罗大安道:“总归是你们头一天开伙,咱们哪能空着手来。”
杨雪拿着那菜篮子反复端详,笑道:“编得可真精致,我这正想着分家了得要自己的菜篮子,姐姐就送了一个来。”杨雨笑:“知道你需要这个,我特地央求了你姐夫的三叔公赶出来的。他老人家的手艺可是远近闻名的,就知道你会满意。”
知道杨元本忧心自己的地基,常子胜索性借着去溪边剖鱼剖鸭的机会,带着岳父和罗大安去了村西头,指着那片自家将来要起房子的地基,一五一十地解释了一番。
原来亲家这边已经安排好了,这还差不多,杨元本心里的担忧和些微的不快霎时烟消云散。仔细打量着那地方,也没发现什么不妥之处。想着常建义一家可是专门请风水先生看过的,那地方应该不会有什么犯忌的地方。
翁婿三人回到家的时候,薛氏已被罗老太太叫去旧房子那边说话去了。接着常兴家过来了,他和杨元本可是一道在河堤工地上干过活的,两个人都觉着对方和自己性子相投,很能说到一起去。霎时披屋里只听发到他两亲家高声大气地回忆河堤工地一些趣事的声音。最后杨元本表示想去看看自家女婿分家所分到的水田,常兴家立马兴冲冲地带着亲家去实地察看去了。
这边杨家人来了,那边马家人也来了。罗老太太招待薛氏,赵氏就去马氏那里去帮着招呼马家人。马家来了马氏老娘以及她的兄嫂侄儿五个人,碗盘之类的也带了八个数目的两套,鱼肉荤腥也带了。因为杨家人先来,马氏特地打发了橙姐儿过来探听,得知杨家人带了这么多东西来,生恐自己娘家带的东西太过寒酸给比下去了。
看到娘家人带来的东西,马氏总算松了口气。虽然还是比不上杨家人送的东西多,但人家可是姑姑姐姐齐上阵,至少单从娘家所送东西来看,自家丝毫没落下风。
杨家和马家人都来了,孟家人却迟迟不来,这眼看着就要到了晚饭时分了,孟家人还没影子。赵氏的脸黑如锅底,忍不住跑到新房子灶屋去问孟氏和常子樵:“你们两个究竟有没有托人传话给孟家,怎么他们还没来。难不成那传话的没替你们将话传到?”
孟氏支吾道:“那个,谁知道。”常子樵却肯定地道:“我托的那人很可靠,人家不可能没将话带到。我估计是孟家人不舍得花钱买东西,索性不来了。”
“不来了,怎么可能?那家人就是再不要脸,再穷,这点面子也要讲吧。自家闺女分家头一天开伙,娘家人居然不买些碗筷荤腥上门祝贺,他一家就不怕人家戳他们的脊梁骨?”赵氏气得破口大骂,声音高亢尖利,杨雪她们在这边披屋都听得清清楚楚。
“娘您轻点,叫人听见了多不好。”常子樵见妻子窘迫得都要哭了,心里难受极了,低声央求道。
“叫人听见了不好,有什么不好?呸,他孟家做得这不要脸的事,咱们还说不得了!”赵氏一跳三尺高,狠狠一口啐在地上,声音越加高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