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坐上宝船异界寻生记 > 第八十九章 老友相谈
    一帮人做好凝桌聚椅,烧饭的烧饭,吃饭的吃饭,帮忙的帮忙。该做的都做好了,该吃的吃,该聊的聊,没有任何身份差距,没有任何阶级悬殊,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开怀吃喝,有些还四处打闹。

    吃完,简单快捷的整理收拾好,再一起煮酒、泡茶,继续聊着过去与现在或将来的一些事情时。

    云空之下,山林道观周围,一干御宝而至的人疾行而来,全力催功,有些在此地方圆极端方位的人,也多少在半个时辰内,就疾行而至,与一群人四处探查。

    山林道观还是老样子,寂静悠长,不论是风或林与山都在无时无刻传达着寂静之音,万年不变的景象依旧如此,天地灵气依然最为稀薄,花草树木,依然是随处可见的普通,除去与海浪之山相连的位置之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可就是这里,刚刚回响了传说中众位天神的大道之音,这点哪怕是只有一些修为的人都能够辨认出来,但此处却依然平淡无奇,沉默无声,“朴实无华”,就是一个三无地带。

    这里哪里能够寻求到仙缘、材宝、道法呢?

    这就是他们此时的想法。

    寻求仙缘的是那些近百年新来的人,知晓天材地宝的,是属于近千年新来的人,寻求道法的,则是近万年或上万年前到来的新人。

    而来到此地方圆数十万年甚至更久的修炼之人,要么死了,要么走了,要么赶上了上面那场宴会,要么因事无法前来。

    没有孰对孰错之分,没有是命是运之分,得到了就是得到了,失去了就是失去了,错过了,终将是错过了。

    此时,天上忽然大雨滂沱,即便他们有办法不沾雨露,但终究还是觉得沾了一身晦气,也不想破开云雾泄愤,也便宜了人,只是面露些许不快、疑惑或是释然而离开。疑惑人人能明,而这份不快或是释然究竟是因何而出现在面容上,只有当事人能知道。

    天上的大雨不仅将他们淋得个落花流水,也将正在煮酒泡茶的众人淋得“扬眉吐气”。

    扬眉是稍稍愣神后的舒展开悟之明。吐气,是将这掺了这雨的酒味茶水中的多杂水气吹息而去……好好的酒茶,可别浪费喽!送你们一点,也无有所谓。

    一渊更比一渊深,一天更比一天高。雨能落到那些人头上,自然也能落到他们头上,摔倒极渊时,指不定还会比他们摔得更惨。但何须计较呢?

    雨势未停,随口洒脱游戏之词,呼吸吐气之间,举杯邀日月,与天空云雨共饮。

    雨露啊!雨露。难得来访,一起来喝一杯怎样?喝完再走也不迟!饮一杯是友,过一路是客,来来来,共享清平,我们可以与你说一说过往或以后的事情。

    灾劫如何?祥瑞又如何?共饮这天地之间的浩荡生气,乾坤道法,日月精华,天地灵气,举杯忘忧,饮欲放愁,得醉睡去。森罗万象,天地皆友,来者是客。

    一扇清风而过,清风沐雨,安然自在。

    一顿欢愉过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床……

    朱宏在那座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的道观里盘坐一个晚上后,隔日清身,一路采摘花露野果为食,便像一个寻常修士一般,闲庭信步、乘风而行向昆仑而去。

    难得见到的一个夕阳逐渐消失在山的另一面的晚霞,朱宏便到了有着自然隐秘而存立于方圆西南之地,沉溺于云流雪海之间,有一颗足以通天之木的昆仑山脉。

    原野荒原雪山上,高山流水玉林中,白鹿、黑猿、青狮、白象、瑞鸟、仙鹤先后现身于高原山林之中,柏木、翠竹、桃红、锦花、青草伴随着五色流气暗散着奇异的香味,时隐时现,若显若藏。

    暖隐之地,生机盎然。

    碧绿青木没于后山腰上,高耸入云,直入天际,无法看到尽头。朱宏踏青云而去,便看到山中瑶池,过山脊后,见树底边旁有一个山洞,缓缓落下,便是老友居所。

    说实话,这里朱宏来得也不算多,算上这次,也就只有三次而已。

    第一次是两人相识,那时朱宏四处为家,要论先天气道,便只好来一地,那时两人是在树上一同谈论,记得没错的话,树上还能够看到远方的一片长满树木,满山花草,多是梧桐的暖热之地。

    第二次就是在那个十分简陋,基本和他那个道观差不多贫瘠的山洞之中。但不论外表,单论内在的话,道昊的居所要比道尊居所要丰富、内涵许多。

    道尊是有外,内却空空如也,道昊是有内,而外却一无是处,就是随地找一个山腰上的洞穴住了下去,往里面丢了许多东西而已。

    这是来过两边地方的人最为直观的感受。

    但对于两人来说,都不需要太多,简单能住就行。

    朱宏落在一个略有些不平的石台上,他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老友,而是另一个人首蛇身的雌性、母性、女性。

    她身边有一个小水池,水池里有着一只白色的乌龟,水池旁坐着一只白色龙马,正在休息。

    她是老友的妹妹,在他们最后一次,是非离别见面的时候遇见介绍过的。她有着一张和老友一模一样十分良善温和、慈祥和蔼,却无时无刻都在传达着令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无奈的忧郁脸。

    只要他们不笑的话,最经常的便是能够在他们面上看到这幅表情。

    朱宏与她眼对眼,面对面,二话还没说一句,她便直接用令人感觉成熟的声音,平稳的声调开口道:“请来吧!”

    说实话,见到他们这一类模样,以及其余道玩之人的一些少数人员姓名。朱宏虽是心中有些意外,但最后也不会有太多波动。同时,这也是之前,他认为这是他的梦的第二个原因。

    因为这些人物,是只要在自己的故土,上过中小学,大致上都会略有耳闻的人物。

    当然,也有些并不在其中,比如八荒与六合,还有那只混沌老龙王。

    除去一些基础,他自认为这里面的是有一些他还不认识,可确实是存在的人物。

    洞穴并不深,没有几步路就到了老友居所,一处被粗壮树根缠绕成居的地方,底下则是树桩,与寻常人想象中的树中屋没有多大分别。

    旁边有一个小台,小台上有一把琴,其余空余处也有一些古器,墙上有着混沌之中,阴阳八卦、花鸟鱼虫之图,实为一画开明。

    见着老友略有些苍古的背影,烧壶煮熟,白石药臼,研磨杵捣着不知名草药香气。(用苍老的话就有点不适合,词汇量也不足,试着用一些能够调和我想法的词。)

    随即,袅袅琴音想起,古朴而明亮,清净而悠远,清如溅玉,颤若龙吟,曲调苍凉清脆,如白雪山庐中飘起青烟,如山人坐地煮酒,赏天地乾坤,观世间百态,瞬息万变之间,任凭素雪飘零,我自心境悠然。

    声声弦动,玄玄妙音。

    引路之人不知何时盘坐在琴边,纤指微动,细细奏弹。

    老友拿下药碗,抓出两片有着如同竹叶清脆摩擦声响的绿叶,使得原先有些浑浊的捣药声变得清朗,又抓起小粒碎末撒入其中,满手抓拿,起落混拌。

    随即,又拿旁边水缸一瓢水,洗干净手,拿出三盏瓷碗,瓷色梅青,模样如斗笠。

    他分完三份草药粉末之后,将热水倒入其中,先将一碗捧到一边连着桌子的高台上,桌案在底,两边高台,一边香炉,一边茶碗。

    香没有刺鼻的味道,只是闻了会令人感觉到暖意,书内除了刚刚烧水的类似灶台处,也没有任何生火取暖的地方,使得朱宏认为此香与山沼之毒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待老友做好这些之后,他便端着两碗碧绿亮华,浑浊至清的茶水游了过来,各放在圆桌两边,一边自然是他,一边自然是朱宏。

    他们两个都不是喜欢墨迹的人,所以通常都是一边都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老友,我知道你想过来问什么,但首先你确认了,这里并非完全属于你的梦境了吧!”

    朱宏抓了抓后脑勺的头发,笑了一声,道:“似梦如梦,却非梦。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了。”

    他也爽朗的笑了两声,道:“哈哈!老友,当你梦寐他人之时,他人有何尝没有梦寐到你。同理,你若在某处知晓到我,我也或许能在某处知晓到你。”

    朱宏喝了口茶,先甜后苦,又苦后甘,甘后清,随着琴音缓缓开口道:“伏羲能为,非我能比。”

    “盘、元之力,也非我能言尽。”

    两人都心照不宣的喝了一口茶,随即朱宏再开口道:“既然此地现为洞天庭,我又以神魂意识在这停留许久,为何天罗之人时隔亿万之年,却也只是如此,那五个毛孩子变成那副模样的始末因果又是为何。”

    道昊、太昊伏羲也不着急,如同一只老龟一样,缓慢的呼吸了一口气,默默道来:“万物关联,整件事情至少也要从你第二次闭关之时说起。但这之前,也要微论八荒星神的来历。”

    朱宏不说话,静静的等待下文。

    “八荒非人,这点此次回来,大致也都清楚了,同样,当初我们遇见的那些人也并非是天罗之人,而是来自天外宇内,而你的来历,我算了算,也是来自天外,却也是宇外界外,虽非我天罗之人,却也是深知生的意义之人,与万物友善,也算难得,我也欢喜与你相交。”

    朱宏开口道:“当初我认识那个爱睡觉的憨货与你时,我也喜欢你们的实在。”

    两人一同笑了笑,他继续开口道:“你有一舟载你入天罗生途,我却应天而生,非人非精怪亦非虫兽,人首蛇身,半人半爬虫。论怪,我不如其怪力,论精,我不如其诡明,论虫,我也非它一般奇生,论兽,我更不比他们一指能为……”

    那时,天地万物之间,唯我以灵称名,万物大战,我却躲逃于这片天地之间。浑噩不明。

    直至我见识到上古遗物,也就是所谓的古天罗,罗天的传承,是一幅幅壁画,看守人早已死,我也只好独自观看。上面并未提及任何修炼长生,天地圣极之妙法。有的只是画中人的文理教化,我当时奇特,不解求明,观于其形貌,若知若懂,喜爱找寻关键之处,之后也乐于其中。

    临走时,我因为还有许多由始至终都无法明懂之物,于是干脆放弃,转于继续搜找相关之学。虽还有许多不明,却也并未带走其中一土一石,可能我心中明白希望会有与我相同之物,能够明懂此间传承。我留下了全部,也带走了全部,接连寻访相关遗迹。

    分化所学,又集合学理,逐渐,我在路上诸多认识的好友相助之下,都险象环生,陆续寻找到了相关遗迹,为了与它们交流,我亦整合所学,分音化语,以形立字,逐步推演,化作我所有,与它们交流。

    待我能够悉数明悟传承之中全部内容之时,才发觉,我所明悟之学,与他们所留传理,竟皆不相同,明明所看见的事物都一样,道理却不同,明明所能够看见的发展都一样,本质却不同。(这里还是白一点好。)

    悉世间万物之妙,化天地上下之理,道皆为我用。

    ……

    欲知后话如何,请看下章一卷终结——浅说古今。(额呵呵,感觉名字很蠢,应该不会采用这个名字……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