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望着秦浩明带领雄赳赳绝尘而去的天雄军一众将士,卢欣荣心中的热血也沸腾起来。
没错,自己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杀敌可不止一种手段。
自从客栈偶遇,答应跟秦秀才携手创立一番功业以来,他一直在暗中观察。
秦秀才能文能武,胸有沟壑,做事缜密,滴水不漏。假以时日,必然崛起。
现如今他已经迈出了可喜可贺的第一步,自己也必须做些事情,万万不可让他看轻。
卢欣荣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便是要安置天雄军重伤员和打扫战场。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只要是战斗,零伤亡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次战役是突发性质的,事前没有通知大明任何官员,只有卢象升知道,所以并没有地方官府的帮忙。
好在秦浩明调拨了三百天雄军帮忙,就连董长青都没有跟随秦浩明的行动,而是作为他的帮手,处理善后工作。
战争分为前方和后方,可是二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大家可别小瞧善后工作,这可是千头万绪,事务繁杂。
卢欣荣虽然是初次处理这样的事务,可其中轻重缓急先后顺序拿捏得非常好,有很好的协调能力。
“长青,咱们先分工一下。你负责打扫战场,其他的我来,忙完了你再来帮我。”
“没问题!我这边只要一百人便足够了,其他人你调配吧。”
董长青豪爽的应道。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交往,彼此间相当融洽。
打扫战场是非常血腥的。首先是几十个大明将士拿着长矛,只要是身穿鞑子服饰的尸体,远远的便是乱捅一通。
这是防备有些装死或者一些受伤晕迷的鞑子暴起伤人,避免无谓的伤亡。<script>dudu1();</script>
其次就是收割鞑子首级,大明有以鞑子首级记功的制度,更是加深了战场善后的血腥程度。
最后就是收集鞑子的武器兵甲等。
“董公子,这些脏活由我们来干就可以了,不劳您亲自出手。”
卢象升划拨的军士只是归董长青临时使用,可他本人并没有具体官职,下面人索性就以公子相称。
“没事,这次错过了杀鞑子的机会,现在就当弥补。”
董长青虽然是笑呵呵的回答,但是任谁都听出了他心中的恨意。
1500个鞑子首级,腰刀都砍坏了十几把,才算完成。
砍下来的鞑子脑袋用石灰腌制好,这样可以防腐。
毕竟还要等朝廷官员检验,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做其它处理。
甲喇额真阿博泰和几个白摆牙喇的脑袋最值钱,单独用一个小箱子保存装好,说不得还有其它用处。
至于剩下的鞑子无头尸身自然是一烧了之,这样省事。
“或许,只有死的鞑子才是好鞑子。”
望着熊熊燃烧的烈火,董长青幽幽叹道。
“大家动作再加快一点,争取今天走一程,尽量到安全的地方。”
人多力量大,事情已经进入尾声,但是抱着稳妥的态度,卢欣荣还是不停的催促着众人。
夜晚行动不便,军队都无法夜行,何况他们?
如果是单人空手还勉强,可是这大车小车的如何可能?
主要是这次行动颇丰啊!<script>dudu2();</script>
一方面打击了鞑子,另一方获得了大量的钱财粮食和人才。
除了鞑子的首级可以向朝廷换赏银领取军功外,
还有鞑子劫掠的战利品。
其中纹银有三万四千两,黄金四百多两,换成银子也有四千多两,更有什么戒指、耳环、手镯等金银饰品无暇统计。
就是粮食少了点,才四万多斤。但也只能将就了,蚊子再小也是肉,总比没有强。
鞑子俘虏的大明百姓原本有四千多人,可惜在战斗中死亡600多人,现在只有3500人。
不过这些俘虏可不是普遍的大明百姓。
要知道鞑子可没什么善心,老弱病残早给他们一杀了之,他们不养闲人。
鞑子的目的性很强,只要三种人:一种是作为奴隶和兵源的青壮男子。
一种是有各种技能的匠户,特别是铁匠和兵器匠人。
还有一种就是让他们发泄的貌美女子。
卢欣荣心中已经暗自打算,哪怕诱之以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胁之以威,也要争取留下大部分人。
简单说来就是威逼利诱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人家实在不愿意或者说还有牵挂的也不强求,毕竟都是同袍,强扭的瓜不甜。
“你来得正好,帮忙照看钱财,这些可都是血汗钱啊!”
董长青刚处理完战场琐事,立马被卢欣荣抓来当差。
这些财物需要统一分配,都是天雄军的将士们拿命换来的。
卢象升的天雄军采用的是募兵制,而不是卫所军,所以需要大量的钱粮。<script>dudu3();</script>
相比与卫所兵,募兵没有卫所军携带的家属拖累,更适合于东征西戍,机动作战。
募兵来自百姓,虽然饷银稍高,可是方便快捷有战斗力。
缺额可以随时募补,保持军队满员。不需要可以随时裁减,节省军费。
总之,募兵制比世兵制更有利于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U看书( ww.uukans.cm )
但实行募兵制,能否建立一支精锐的部队?关键在于募兵之人和领兵之人。
嘉靖年间,在东南沿海谭纶和戚继光都亲自募兵,募后严加训练,所以都成了精兵,尤以戚继光的“戚家军”更为有名。
而其他明末将领则往往不是亲自募兵,募兵一人,领兵另一人,募时不加挑选,募后不加训练,逃跑不加追究,所以还是没有用。
这便是典型的因人成事之说。
冬日的夜晚寒冷又凄凉,董长青凝望着无边的暗夜,心里却仿佛有一团火蔟在燃烧。
白天的战斗他虽然没有参加,可是全过程他也是历历在目。
传说中鞑子的凶残和狠辣,在秦秀才的筹谋帷幄下,成为了一个个用石灰腌制的头颅。
认真说起来,其实不管是对鞑子还是大明,他的内心都是仇视的,都是害死他父亲的凶手。
如果不是因为母亲的阻击,他会往西走投奔叛军,而不是往南走。
原本以为经过这几年的磨难,让他一颗年轻火热的心早已冷却。
可是今天鞑子的灰飞烟灭,他发现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坚定了自己原本模糊的概念。
是的,现在回想起来,秦秀才平常的言论对大明好像也没有什么好感。
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自己跟他走下去就对了,尽力帮助辅佐他,最不济也有一场富贵,秦秀才赚钱的本事好像也不差?
男儿血,莫教泪空流!
董长青眼神渐渐坚定锐利,有些事情自己不妨做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