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铁血铸新明 > 第66节 疏忽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卢总督一心为国,世人有目共睹,今上也是看在眼里,必然不会妄下旨意,我等也不必杞人忧天。”

    杨国柱看见情况有点悲凉,却是急忙上前劝慰。

    只是说出来的话,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些不自信。

    概因崇祯喜怒无常,加上目前把控朝局的又都是杨嗣昌等主和之人,一切皆有可能。

    “谢过杨总兵,本督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今上如何决策,自有他的道理,我们倒是不宜妄自揣测。

    此次大捷报功的塘报三日前已经递交朝廷,料来是道路为鞑子阻塞,误了时间,相信不日即有消息。

    大同、宣府和天雄军原本为一家,塘报上本督自作主张,把你们也加进去,大同、宣府两部分别斩首四百余级。”

    卢象升摇摇手,神色淡然,对于杨国柱的劝慰浑不在意,显然是早有心理准备。

    同时顺便把大捷的战功分配说明清楚。

    “多谢卢督美意,多谢秦秀才,杨某不胜感激!

    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便立马赶赴宣府,调配物资,如何?”

    天下掉战功,听闻卢象升斩首千五,给他们每人却有四百多首级,杨国柱自然是大喜过望。

    没有丝毫推却,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也感谢秦浩明。

    大明军功需要斩首截耳,并且由兵部文官检验后方才作数。

    虽说还是有杀良冒功存在,但无疑从制度上遏制了此种行为。

    至于说冒领鞑子首级军功,更是很少有人敢这样做,除非跟兵部文官串通。

    可要说战场立功杀敌,却哪有这般容易?

    大明对上鞑子基本败多胜少,谁都有些犯怵。

    “相望守护,理应如此,不必客气。杨总兵请速速来回,本督盼眼欲穿。”<script>dudu1();</script>

    卢象升从军近二十载,自然深明其中的门道,所以提前把事情处理好。

    这不,效果立竿见影。

    “告辞!”

    时间紧迫,杨国柱没有其他废话,拜别两人匆匆离去。

    “此次大捷,浩明理应首功。

    但考虑到你未有官职在身,骤然间报上去,恐怕在滔天大功下,有些宵小会惹是生非。

    故老夫做了些手脚,言明三月前招募你为天雄军百户,如此就显得不会太突兀。

    此举虽说有些瑕疵,使老夫私德有亏,但为国举才,有功于社稷黎民,却也顾不得许多。

    况且以今时今日之国情,鞑虏肆虐,朝廷正需要你等勇敢善战之士。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卢欣荣、董长青、余佑汉,你们四人都是国之栋梁,老夫具有安排,望你们切莫辜负!”

    目送杨国柱离去,卢象升转过身来,对秦浩明侃侃而谈,仿若自己子侄一般,悉心教诲。

    “会不会多有不妥,好像……好像……”

    秦浩明目瞪口呆,坑坑吃吃不知道说些什么。

    天地良心,此次过来挽救卢象升,他从未有过升官发财的念头。

    纯粹是有感于卢象升的忠义勇武,想为汉人留下一面抗清的旗帜而已。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大明朝廷的腐朽是厌恶的。

    一个占人口百分之五的利益阶层,剥削压榨百人之九十五的劳苦大众,并且在国难当中毫无作为,甚至推波助澜加速民众苦难。

    作为后世之人,你能说他不抵触吗?<script>dudu2();</script>

    现在卢象升居然邀请他参加利益阶层,

    说实话,他没有准备好。

    潜意识当中,他的首个目标是驱逐鞑虏,之后看情况发展再做打算。

    甚至有可能,他并不介意推翻大明王朝。

    另外,他觉得自己未必忍受得了朝堂的勾心斗角和束缚,自己脾气不太好,这个他比谁都清楚。

    “好像什么?莫非浩明有什么顾虑不成?还是说想在大比中进士及第?”

    卢象升看见秦浩明并没有什么惊喜或者激动地表情,以为他看不上武职。

    不过想想也情有可原,他是临浦案首,能文能武,学识才情不缺,高中进士的几率很大。

    时人贱武重文,对他而言,自然是科举更有前途。

    可惜时局艰难,需要有志之士力挽狂澜,否则大明危矣!

    可是急切间,此话不知从何说起?

    “卢总督,不若以后再说如何?还不知道朝廷什么意思呢?”

    秦浩明看见卢象升面色忧虑,急忙搁置话题。

    “是及是及,浩明好生考虑,以后再说。”

    卢象升正在为难之际,看见有台阶可下,赶紧满口答应。

    只要人留下来,有的是时间,慢慢再想其他法子便是,无论如何,必须把他留在天雄军。

    “浩明,昨夜议事,你曾言及把鞑子首级铸成京观。

    老夫看众将兴高采烈,便未当场制止,其实老夫内心是反对的,此事万万不可。”

    卢象升今天叫秦浩明过来,便是要说这个事情。<script>dudu3();</script>

    “可这是最有效拖住鞑子的方法,况且鞑子凶残,正是振奋民心,报复鞑子的时候。”

    秦浩明眼里掠过一丝疑惑,.com 卢象升不会无的放矢,但他还依旧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再次阐明,看他如何说。

    “此前军中将士仇视鞑子,双方都有使用过此种过激手段。所以对于你的方法,大家是认同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地点时机也不对。

    你如果这样做,老夫知道朝廷必然容不了你,天下酸儒也会谴责你暴虐。

    倘若鞑子以牙还牙,报复性的屠杀被掳的大明百姓,怕是天下之大,再也无浩明寸土容身。”

    卢象升眼里满是关切,缓缓的诉说理由。

    秦浩明喟然长叹默然无语,卢象升说的都是实情,他是真心对自己好。

    在没有实力之前,这样的举动真的会毁了自己,不容与大明朝野。

    除非投奔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可这不是自己愿意的。

    自己凭着一腔热血,没有考虑后果,幸好有卢象升的提醒,否则不堪设想。

    “不用灰心,年轻人考虑不周是常有的事情。这件事情你别管了,老夫来安排。

    趁着尚有时间,老夫把杨陆凯调拨给你使用,和虎大威把城防建立起来。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你的攻,老夫已经见识了,你的守,尚需检验啊!”

    看见秦浩明情绪稍显低落,卢象升笑语晏晏,拍着他的肩膀鼓励。

    “诺!”

    学着军中将士行礼,秦浩明调整情绪,微笑着说道:

    “卢督,赵县要防守成功并且重创鞑虏,其实还有一件事情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