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铁血铸新明 > 第七十节 筹备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终于来了,那您先忙,我等会再去找您。”

    秦浩明无官无职,才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何况还得对着太监下跪接旨,更是抵触。

    “叫上虎总兵和张游击,其他人注意戒备。”

    卢象升知道秦浩明接见圣旨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吩咐完亲兵便转身匆匆离去。

    赵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开阔平坦,冬寒干燥少雪,呜咽的西北寒风吹得秦浩明分外怀念地处江南的临浦。

    “秀才,卢督叫你过去,好事!”

    戚纲在远处笑呵呵的朝秦浩明大声叫道。

    “伯玉抓紧安排,把人数统计清楚,赶紧回去,要不到时想走都走不了。

    长青把壮丁组织起来,形成初步的自保能力,只要到了山东便安全。

    这一百多里地,到时候我护送你们。”

    秦浩明微笑的朝戚纲挥挥手,一边快速的对卢欣荣和董长青交代。

    自己在这里终究属于过客,发展根据地才是正理。

    “公子要叫卢督开具路引,并且注明是遭受鞑子祸害的良民。不然他们算是逃民,各县、州府都有权赶杀他们。”

    董长青牙关紧咬,他遭受过迫害,深明其中的苦楚。

    秦浩明点点头,拍怕董长青的手臂表示明白。

    明朝对于逃户的防范非常残酷严密。

    大明实行“配户当差”“役皆永充”的办法,既不允许人们自由择业更不允许自由迁徙。

    朱元璋建立政权后,就将全国的户籍人口分为“军民灶匠”四种,民籍中又分为更多的小类。

    这种户籍身份伴随一个人一辈子,不但他本人不能改变,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永远不许改变。<script>dudu1();</script>

    为了防止迁徙,朱元璋还实行了“路引”的制度,“凡军民等往来,但出百里者,即验文引。”

    沿途各地巡检司对过往行人加以盘查,对无文引者要擒拿送官,进行查究。

    在城市住店的话,旅店也有详细的旅客登记,以备官府查验,如今日住店的身份证登记制度。

    没有路引,当地官府才不管是不是受到战乱的难民,一律驱赶或者捕杀。

    “戚守备,什么好事需要劳动您的大驾?”

    秦浩明拢拢身上的皮裘,稍稍抵挡刺骨的寒风,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故意弄得崎岖不平的未来战场上。

    “兵部派人来验功,你小子就等着升官发财吧!”

    戚纲笑得两眼都合不拢,看来他在此战的收获也不小。

    他是戚继光的族人,当年戚大帅总督宣府、大同、大名三府,其父跟随而至大名定居。

    之后跟随卢象升转战西安、榆林等地,积功至大名府守备。

    这次跟着秦浩明立功,看来可以往上走一走。

    “戚守备的佩刀给否借我一观?”

    秦浩明指着戚纲的腰刀,大咧咧的说道。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和天雄军众位将士都有不小的交情。

    “咬文嚼字,真酸。”

    戚纲接下腰间的佩刀,递给秦浩明。

    戚纲的佩刀是正宗的戚氏军刀,是戚继光专门针对倭寇使用的倭刀所改良制造的武器。

    万历年间,明朝军队所用的刀在与倭寇交战时,经常被倭寇的倭刀砍断。

    戚继光吸收倭刀的长处,对中刀进行改良,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script>dudu2();</script>

    刀刃弧度加大,把刀刃宽度缩小,刀尖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

    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有采用削栋,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

    而戚纲的佩刀明显是此中极品,用精钢层层锻造,细细打磨而成。

    “好刀!”

    刀长近一米,重十二斤左右。

    秦浩明轻松的舞了几个刀花,开口高声赞道。

    戚纲望着秦浩明潇洒的身姿,目光满是欣赏。

    怪不得卢大帅如此看重,文韬武略,无一不精,比起大明其他酸儒,强百倍矣!

    “秦秀才,可曾说有女子?”

    戚纲眼里都是犹疑,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开口问道。

    “不提也罢,家中寒苦,遭人悔婚。如此也好,无牵无挂,一身轻松。”

    秦浩明手里拿着腰刀细细观赏,头都不抬,满不在乎的说道。

    戚纲如释重负,轻轻松口气,咧着大嘴没心没肺地说道:“悔得好!悔得好!大丈夫何患无妻!”

    “戚守备,打造您这刀需要多少纹银?如果稍微差一点又要多少?”

    秦浩明奇怪的看了一眼戚纲,抚摸着刀纹问道。

    “谈什么钱,秦秀才喜欢便拿去,我再打造一把便是。”

    戚纲给秦浩明看得有点不好意思,挥舞着大手囔囔道。

    秦浩明苦笑一声,知道戚纲误会他的意思了。

    大明冷兵器繁杂,每种兵器又有好多种,各有优劣,很难说谁好谁不好?<script>dudu3();</script>

    关键是实用和造价。

    便说他改进的绣春刀和戚纲的戚家刀,就是如此。

    马战绣春刀占优,陆战戚家刀占优。

    而他只是想对比每种武器的优劣和性价比,作为今后的制式武器。

    “君子不夺人所爱!

    这刀跟您出生入死,血战沙场,早有感情。

    不若你把工匠介绍给我,改日找他帮我打造一把。”

    秦浩明双手举刀,把它给戚纲。

    “那也行,到时我把匠人请来,你自己跟他说要求,工钱我出,算我送给你。

    不许拒绝,不然别说认识我。”

    接过佩刀,戚纲非常霸道。

    跟普通将士武器不同,戚纲知道高级将领对武器都有自己的要求,以为秦秀才也想打造一把称心如意的武器。所以才会这样说。

    “长者赐,不敢辞。小子感激不尽,承情!”

    秦浩明朝戚纲施了一礼,挤眉弄眼对他说道。

    戚纲岁数刚好是秦浩明二倍,这样说也有几分道理。

    戚纲不知道想到什么,老脸一红双目圆睁,大声斥道;“正经点,别跟老夫嘻皮笑脸。”

    “呸!才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就敢自称老夫。正是纳妾的黄金年龄,装什么装。”

    秦浩明不以为然,满脸笑意摇着头。

    搞不懂他们,一个个都喜欢装老,卢象升这样,戚纲也这样。

    可是卢象升他不好意思开玩笑,戚纲就不同。尸山血海走一遭,那就是战友了。</br></br>公告:笔趣阁APP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