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舟行诸天 > 第800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宝玉虽然眉开眼笑,也畏惧林昭的眼神,但是却依旧把眼睛瞥向黛玉。湘云只装作没看见,一个劲的拉着他说话,又喂他螺蛳肉吃。

    王夫人见了直皱眉,又见宝钗一直端庄的坐着,给她和贾母、薛姨妈剥螺蛳肉吃,心中越加不满:这史大姑娘都已经定亲了,还这么当着我们的面,勾着宝玉不放是个什么意思?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这还是侯门千金呢,如此没脸没皮的,也不怕臊的慌。

    贾母也看见了,眉头也蹙了起来,只说吃够了要休息了,众人忙跟着停了手,王夫人服侍着贾母回去了,宝钗便招呼众人去做诗。林昭拿着个小小的杯子喝酒。湘云笑道:“林伯爷才名远播,想来是不屑我们这些闺阁中的戏作了?”

    林昭笑道:“我是一个武夫,何来的才名远播?”

    湘云一怔,顿时被噎住了,半响才道:“哥哥是武夫。妹妹却是才女,这说明什么呢?”

    林昭斜斜的扫了她一眼,笑道:“那自然说明家父文武双全了。”

    湘云赌气转头去看题目,她便不信,她就比不过林黛玉了。宝钗有心上去说和几句,又见林昭眼神清淡,不知为何心中只打鼓,便放弃了,自去勾选题目。

    只有惜春敢和林昭闹:“林表哥,你真不做啊?”

    林昭一脸奇怪的说道:我何时说我不做了?

    “那真是太好了,表哥你的那首咏梅,感觉乃是诗中极品,便是陆游也比不过,我正想看你会做出什么惊采绝艳的诗呢。”惜春高兴地又拍又叫。

    一旁的迎春、探春和宝玉全都惊讶的看了过来。

    林昭笑道:“既然贾女官说我的诗词超过陆游,那么我就是大诗人了,既然是大诗人在,自然要在最后才做的,我切看看你们的作品如何。”

    惜春脸色一红,便便跑去和黛玉一起看题目去了。

    林昭扫了众女一眼,口中轻轻的道:“这已经不是心直口快来形容了。嬷嬷、”

    容嬷嬷在林昭身后道:“史大姑娘哪里是心直口快,分明是倚小卖小。我方才看着,二太太气的眼睛都要冒火了呢。”

    林昭摇摇头,轻声道:“据我看来,她心中固然还念着青梅竹马之情,但还是分的清轻重的,这私情不私情的,应不至于没了分寸。只是到底是侯门千金,不经世事,太无所畏惧了些,不知流言可畏。”

    容嬷嬷点点头道:“大爷明见,以老奴看来,她如今是装进牛角尖了。”又忍不住说了声:“不过老奴觉得,大爷也不必和她计较。”

    林昭道:“嬷嬷放心,我便是在无聊,也不会和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过不去。“

    他们说话间,那边众姐妹和宝玉一起,已经开始了讨论如何做诗。

    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

    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

    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

    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

    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

    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

    宝玉和众姐妹便苦苦思索,然后各自落座书写。

    时间将近,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

    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

    众人都道“自然“

    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

    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次看宝钗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接着又看了湘云、迎春和惜春的的诗词之后,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

    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探春道“这评的有理,琅嬛故人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

    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

    湘云见众人不是称赞宝钗,就是推崇黛玉,而她的诗词竟连探春也比不过,几乎和迎春、惜春一个水平了,不由得暗暗生气。

    其实以她的水准,只要静下心来,足以超过探春,和宝黛二姝并肩。

    奈何她刚才和林昭顶嘴,被噎了一个半死。心中气愤难平,以至于大失水准,想到这里,心里更恨林昭和黛玉。

    此时林昭大踏步走了过来,笑道:“诸位做完诗词了?可否让我这个外男评一评。”

    李纨拍手道:“咱们的林伯爷走南闯北,见识不凡,不如先做一首七律,否则贸然看我们闺阁之作,岂非唐突?”

    众人都抿嘴微笑,都道:“是极!是极!”

    连黛玉都道:“哥哥不做便罢,一做便是旷世之作,若是我们梅花诗社有你一首佳作,必定能流传千古。”

    林昭双目一闪,哈哈大笑:“想要流传千古,这有何难。”

    说到这里,便讨来纸张毛笔,挥毫而就,众人忙上前看了,却见他写的是:

    七律,答众姝。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此诗一出,众姝的面色顿时大变,一个个的呼吸几近停滞,所有人都露出震惊无比的神色。

    即便是心中恼恨无比的史湘云,此刻也是哑口无言,不敢昧着良心说这首诗半句不好。

    宝钗和探春几乎同时,眼神飞快的扫向林昭,脸上露出奇异的色彩来。

    连自称会品诗的李纨也呆立许久,叹道:“林表弟才十点大诗人呢,我们和你想比,真是涂鸦了。姐妹们,我们能见到这首诗,当敬林表弟一杯酒!”

    众女一起称是。

    于是林昭端坐,众姐妹一一上前敬酒。

    宝钗第一个过来,敬酒之后,柔声低低道:“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说完低首离开。

    林昭正呆滞间,宝玉、迎春敬过酒,探春走了过来,敬酒之后,柔声低低道:“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林昭再一次呆滞了。

    随即心中升起了一丝涟漪,一丝柔情。

    等众姐妹和宝玉敬完酒,林昭长身玉立,自己倒了一杯酒,对众人道:“谢诸位敬酒,我便回敬诸位,其实若无梅花诗社,也无此佳作,不瞒诸位妹妹,每当忙碌之余,我也想有半日空闲。以求劳逸结合。所以我以为世间当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言罢,一饮而尽。

    众姐妹和宝玉也回敬一杯。

    唯有宝钗和探春,心中娇羞喜悦无限。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