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清首富 > 第一百零九章 议亲
    一餐围饭吃完,别人都走了,只杨姨娘、蔡巧珠留了下来。

    吴国英把杨姨娘打发去熟悉下这两个月后院的变化,却让儿媳妇坐到身边来,满脸欢喜地说:“家嫂,你觉得这门亲事怎么样?”

    蔡巧珠见吴国英满脸堆欢,就知道他是赞同这门亲事的——叶有鱼虽然是个庶出,但毕竟是清白人家女儿,怎么也比一个花魁娘子好多了啊——于是微笑着说:“听说老爷见过这个姑娘。”

    吴国英笑道:“见过,见过,顶标致的一个姑娘,难得的是人品也好,她和我们昊官也是有缘。”

    其实如果一开始就议叶有鱼的话,以现在吴承鉴的声势和吴国英对他的期待,肯定认为叶有鱼也配不上儿子,但有一个出身带着重大污点的疍三娘在前面做对比,叶有鱼一下子就变成无瑕白壁了。

    蔡巧珠也含笑说:“老爷都觉得好,那这个姑娘肯定就顶好了的。也难得昊官在这件事情上终于想通了,看来他真的生性了。不过…”

    吴国英道:“家嫂还有什么顾虑?”

    蔡巧珠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们两家当初是定过亲的,咱们吴家翻盘之前因为叶家背义而毁掉了,现在要再议亲事,还是从一个嫡出的姐姐,换成庶出的妹妹,咱们这时再上门去该怎么开口才好呢?”

    吴国英就明白了,蔡巧珠说的是吴家的面子问题——如今吴家声势正旺,若从门户来说,吴叶虽然门当户对,但叶家现在是略略高攀了——何况那叶有鱼是庶出,叶家又曾背义,这时却要吴家上门提亲的话,吴家其实是丢脸的。但吴国英虽然觉得此事略有不甘,但既然这姑娘是吴承鉴喜欢的,那就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解决——总好过事情不成吴承鉴回头又去娶那个花魁吧。

    他正犹豫着,想着怎么办才能把这脸面功夫做好,便在这时,吴七在外头敲门,吴国英让进来后问:“怎么了?”

    吴七道:“昊官路上忽然想起忘记了个东西,让我拿来给大少奶。”说着拿出一张清单来,交给了蔡巧珠。

    蔡巧珠一边接过一边问:“是什么东西?”

    吴七道:“昊官说…是让叶大…让叶家准备的嫁妆。”

    吴国英骂道:“胡闹!哪有还没上门提亲,就写了嫁妆单子让人家准备的。”

    蔡巧珠接过扫了一眼,不由得吃了一惊,赶紧递给吴国英:“老爷,您仔细看看。”

    这时天已经黑了,吴国英房里虽然不像蔡士文那样孤寒吝啬,灯火却也没点到亮如白昼的地步,吴国英看字条就有些吃力,要找眼镜时,蔡巧珠道:“我来念吧。”

    就又接过纸条,念了起来,只念了两三条,吴国英就叫道:“这…这是什么东西!”

    这哪里是什么嫁妆,叶家要真的照办了,这是要剔叶大林的骨,割叶大林的肉!

    蔡巧珠还是一口气给念完了。

    吴国英听了之后,沉默半晌,才道:“不行,这门亲事,我不答应。”

    吴七诧异起来:“啊?”

    吴国英道:“现在我们吴家的势头,不需用昊官的终身大事,来办这种事情。”

    这所有的事情,吴七几乎都亲身经历了,可吴国英的话,他偏偏就听不懂了。

    蔡巧珠却是听懂了:“叶家如果真的答应了…这可不只是伤筋动骨,这是要破家的。”

    清单里头要的不是银钱这么简单,里头还涉及了叶家生意的两条命脉。

    “破家倒不至于。”吴国英道:“这是嫁妆,同时我们也得下聘礼。”

    蔡巧珠秒懂:“要是这样的话…那两家都会有好处,不过往后叶家可就离不开我们吴家了。”

    这次众兽分食之局,吴家吞了谢家近半产业,手里头掌握的资产急剧膨胀,把吴家吃到撑,其中有一部分的确适合分给叶家去经营,此外,宜和行有此飞跃,往后经营的重点也势必改变,那么原本的一些产业也可以逐渐放掉,而里头又恰好有适合给叶家接手的。

    也就是说,如果利用这次婚姻的下聘和嫁妆,对吴叶两家的产业进行重新的配置,运作得当的话,两家都能得利,这是双赢——可是看吴承鉴的这张清单,里头又牵涉到了叶家的生意命脉,如果叶大林答应了,从资产上来说叶家未必就亏了,短期来说甚至可能小赚,保住上五家的地位绰绰有余。可是生意命脉的关键被吴家把持,往后叶家就要变成吴家的附庸了。

    吴七总算是长久跟着吴承鉴的,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过来,可他又不明白了,既然是对宜和行大大有利的事情,为什么老爷又不同意?

    却听吴国英说:“娶妻娶贤,这是要一辈子互相扶持的人,有得选择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掺杂到这么复杂的利害交换中来。再说以当前的局势,我们要逼叶大林就范,也不一定要用婚姻作借口。唉,之前昊官为了那个花魁,不顾前程不顾利害,现在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竟然要把自己的婚事也拿来做买卖…这这这,昊官怎么忽然变成这样!”

    吴七听到这里,忍不住扁了扁嘴,不料蔡巧珠眼尖,竟然就被她看见了,问道:“阿七,这中间是不是还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吴七想了想,觉得这事吴承鉴也没交代,似乎没有让自己保密的意思,便道:“这单子不是昊官拟的。”

    吴国英愕了愕,道:“那…那是周师爷拟的?”

    周贻瑾没进过西关吴家大宅,但他刚来广州的时候,有一次吴国英外出时撞见,正好看见吴承鉴和周贻瑾勾肩搭背极其亲热,当时周贻瑾以子侄礼拜见了,由于周贻瑾长得实在太过俊美,吴承鉴那时又做尽各种风流事,还迟迟不肯娶老婆,导致吴国英便以为“师爷”只是托词,吴承鉴和周贻瑾搞在一起是在搞南风——他们福建人在这个领域可是有悠久传统的——所以一开始吴国英对周贻瑾没有好印象。

    直到这次惊险万分的危局翻盘,事后吴国英听说吴承鉴被困期间,都是周贻瑾在外主持大局,才晓得这个师爷是有真本事,自己往日对他以貌取人了,一夜之间便对他改观了,言语之间都显得十分尊重。

    吴七道:“也不是。”

    吴国英挥手:“快说快说,别卖关子了!”

    吴七道:“这份清单,大致上是叶家那位三小姐拟的。不过昊官略有增减。”

    吴国英和蔡巧珠同时咦了一声,这可真是让他们意外了。

    蔡巧珠道:“他们什么时候见的面?”

    吴七道:“这事老爷您知道前面一半的,就是上次来家里吵吵嚷嚷的那个小结巴,还记得吗?”

    吴国英哦了一声,点头。

    吴七道:“他们就是那时候约好的,见面就在前天晚上,在白鹅潭一艘船上,两人说了老半夜的话。”

    吴国英道:“那么这张清单…是叶大林自己愿意拿出来的投诚?”他忽然就自己否定了:“不!不可能!”

    那是相识了大半辈子的老朋友了,叶大林什么性子吴国英还能不知道?

    “要老叶主动拿出这些东西来,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吴七道:“应该…不是吧。我当时在旁边听着,似乎是那位叶三姑娘自己提出来的…哎呀,当时的情况…他们俩说话云山雾绕的,虽然每一句我都听了,但有一些实在跟不上,我也说不清楚,老爷,不如把昊官叫来,你们问个清楚?”

    其实吴七也不是真的说不清楚,只是要从头到尾说个明白,里头就涉及到吴承鉴的儿女私情,他就不想都捅给吴国英蔡巧珠听,所以托词说自己没搞清楚。

    蔡巧珠道:“我来问你吧。这个清单,是那位叶三姑娘拟的,但她没有说是她父亲的授意?”

    “是。”吴七道:“清单是昊官后来写的,但里头的内容,和叶三姑娘当天说差不多。”

    蔡巧珠又问:“那么这桩亲事,也是他们在船上说开了的?”

    吴七心想当时说的是纳妾啊,怎么变成娶妻?但纳妾应该也算亲事吧,就道:“是。不过里头的情况有些复杂。大少奶你要弄的更明白最好还是问问昊官。”

    蔡巧珠不接腔,又问:“你刚才说,他们说了老半夜的话?”

    “嗯,好久。”吴七说:“我平时站一个时辰都没什么的,那晚把我的腿都站酸了。”

    蔡巧珠道:“昊官就没顾念着你一下?”

    吴七道:“顾念什么,当时他就只顾着和那位三小姐说些有的没的。”

    蔡巧珠听到这里,一笑,道:“好了,你回去吧。”

    吴七道;“不让昊官来吗?”

    “不用了。”蔡巧珠道:“这事昊官既然做了,想必就有他的道理。”

    吴七走了以后,蔡巧珠道:“这门亲事,我觉得可以按三叔的想法来。”

    吴国英道:“家嫂,你看出什么了?”

    蔡巧珠道:“虽然这里头还有许多事情隐着,但细细琢磨,昊官肯放弃那位花魁娘子,选择这位叶三姑娘,显然不只是出于利害关系的考虑,要是不然,为什么放着嫡出的姐姐不要,却要娶庶女?这里头,怕就有儿女情愫牵扯着了。”

    吴国英怔了一怔,他一生和亡妻相敬如宾,和两个姨娘的关系也称不上爱情,所以对男女之情的事,远不如蔡巧珠来的敏感,然而这时忽然想起那一晚,叶有鱼的举动大不寻常——她和吴承鉴显然不是初见啊!开口就叫三哥哥,又夹杂着一两句莫名其妙的话,还似乎有什么信物,若不是自己打断,两人不知道要说到什么时候呢——这两人分明是有猫腻啊。

    蔡巧珠道:“这件事情,三叔没跟我们多说,这种儿女情长之事,也的确不好跟人多说。但从各种蛛丝马迹看来,这桩亲事,对昊官来说应该不只是生意算计的。”

    “好,好!”吴国英道:“如果是这样,那就没问题了。那聘媒求亲的事情,家嫂你就去办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