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清首富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资源再配置
    “将军阁下,有远东来的信件。”

    一艘巨大的海舰上,度路利拿到信件,看到信封上的印泥,脸上就变得谨慎了起来,他回舱,然后之后才割开印泥,风浪荡漾着海船,却不影响他读信。

    来信说的都是远东的事情,从商业一直说到政治,再提到一些军事问题,内容十分丰富,很有战略参考价值。度路利有自己关注的方向,所以将信再读了一遍,并将重点放在自己感兴趣的那些事情上面。

    如今的欧洲正处于伟大的动荡期,与正处于死寂的停滞期的中国截然相反。

    法国大革命仍在进行,伟大的拿破仑皇帝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正走在他混一欧洲的伟大征程上——如果不加点破,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法国大革命是近代史,而康乾盛世是古代史,然而将历史坐标一对,才能发现:原来乾隆皇帝和拿破仑、华盛顿竟然是同个时代的人。

    度路利虽然是海军少将,但他对欧洲大陆上发生的事情也十分关注。或许他没有机会到欧洲大陆去参与针对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战争了,但这不妨碍他对威震欧洲的拿破仑皇帝及其第一帝国产生深深的忌惮与戒备。

    至于米尔顿信中提到的那个自称“十全老人”的远东皇帝,度路利却嗤之以鼻。或许中国的领土能够与整个欧洲大陆差相比拟,但在他心目中,乾隆是不能跟拿破仑相比的,真要说起来,那也就是一个大号的苏丹罢了。这样的所谓帝国,也就是趁着欧洲混乱无暇东顾,否则的话,大英帝国的战舰跨越海洋,也一定能将中国打下来——就像征服印度一样。

    “虽然米尔顿的信充满了诱惑,甚至可能存在误导。”度路利心想:“但是,远东的僵局的确应该予以打破——至少要试着予以打破。”

    打破中国的僵局,或许对欧洲的局面产生不了决定性的、直接的作用。但是,女皇皇冠上的明珠,从来都不介意再多一颗。

    想到这里,度路利收起了信。

    ——————

    马氏终于完成了和蔡巧珠的第二次接触。

    和第一次完全相反,两人第二次约早茶,一开始气氛十分不好。蔡巧珠虽然云淡风轻依旧,马氏却憋着一肚子的火,不过作为一家主母,倒不至于在外人面前胡乱发作,当下就论起婚事细节来,以“时辰八日已经合过,倒也相合”为开场白,又点出“我家老爷对这门亲事倒也赞同”。

    接着,马氏以很不情愿地用上了叶有鱼的那个说法:“只是我们安徽的习俗与福建那边不大一样,你们福建那边重嫁妆,我们安徽那边却重聘礼,这是老家那边带来的规矩,列祖列宗在上,可不能坏了。”

    其实这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叶家虽然是从安徽迁来的,但落户较久,如果说吴家还存留着不少福建人的习性,叶家就没多少安徽人的气质了,马氏连安徽话都不会说,什么列祖列宗的规矩更是无从谈起。

    蔡巧珠也不揭破,只是一笑:“那自然是应该的。我们昊官是什么人,西关街第一等的金龟婿,这聘礼自然不会少了。回头我跟我家老爷商量一下,再来回复婶子。”

    马氏没想到对方接的这么爽快,那岂非证明叶有鱼的预料是对的?但她一回头,却以此来作为叶有鱼与吴家暗中勾结的铁证,“若不是双方勾结好了的,怎么会这么巧?就像商量好了的一样。”

    叶大林听了觉得有理,对叶有鱼又厌弃了几分,黑着脸说:“且看看他们愿意给出什么聘礼吧。”

    过了一天,吴家那边就派人送了信过来,叶大林打开一看,几句寒暄后又是一张清单,金银不多,剩下的是一溜的产业,把叶大林的眼睛都看红了——这张清单上大部分原本都是谢家的产业,也有一小部分原本就属于吴家的,但不管前者还是后者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和叶家的产业有相当强的互补性。

    比如芳村的那一大块田地,就与叶家的田地连成了一片;又比如江西那边一条商道如果并入叶家,叶大林就能吞下半个江西二十六种货物的货流;再比如的广州城内的三开间店面也与叶家的五间店面连在一起,如果给了叶家,叶大林就能占半条街——这些都是以前叶大林求而不得的良田佳地,真的当聘礼送过来,对叶家的价值会远大于这些产业本身。

    马氏看了一眼,也是怦然心动,然而说:“如果不算那嫁妆清单,这当然是一笔巨财,可是那笔嫁妆…”

    叶大林一想起那笔嫁妆就咬牙切齿,吴家的这笔聘礼虽然也大,却远远不足以抵消那笔嫁妆带来的损失,叶大林想了想,又将叶有鱼叫了来,将清单给她看了后说:“吴家虽然同意下聘,但这笔买卖还是没法做。”

    叶有鱼道:“既然爹爹觉得吴家的聘礼给的不足,那您可以也拟一份清单过去嘛。讨价还价,这不才两个回合?”

    叶大林拍了一下手掌道:“有理!”又看了叶有鱼一眼,心道:“也不知道你们究竟有没有勾结,如果没有勾结,就真可惜了这份机敏了,可惜了不是个儿子。”

    这一次,叶大林让自家的首席大掌柜冯大掌柜去求见吴国英,吴国英没再拒绝——叶大林听说吴国英肯见自己派去的人了,便知道吴家果然是准备和解,这是两家人的关系在走向正常化的信号。

    吴国英见了冯大掌柜,喝了杯茶,便让欧家富代自己待客。

    冯大掌柜心道:“怎么不是老刘,而是你来。”他是首席大掌柜,吴家却只派来了欧家富,这场对谈从双方身份来说就有些不对等,冯大掌柜不免心中略感憋屈,觉得叶家被矮化了,然而吴家这样的安排,自己也不能因为一时脾气把事情给办砸了。

    两个大掌柜便在吴家的账房谈了起来,这已经不像在谈嫁妆聘礼,而是借着嫁娶的由头在谈商务,一开始两人还都把成亲的由头在嘴边挂一挂,到后来就直接谈商事合作和利益交换了。

    叶大林开出的新条件,吴家这边一个都不认,“聘礼”是一件都不肯增加了,但在冯大掌柜的坚持下,欧家富才一点一点地愿意减少“嫁妆”,从上午一直谈到晚上,从大方向一直谈到合作细节,终于谈成了一份庞大的资源再配置的方案。

    最后冯大掌柜才算拿着这份新的聘礼、嫁妆清单回了叶家,叶大林叫来了叶忠,马氏也凑了过来,瞧着叶大林看着两份清单,好久没有说话。

    马氏对商行的事业只是略懂,现在的两份清单这么庞杂繁复,两家各有割让,各有馈赠,收授关系犬牙交错,已经超过她的掌控范围,便只是问:“当家的,怎么样?我们可会吃亏?”

    叶大林捂着额头说:“吃亏,当然吃亏!”

    马氏道:“那就再谈!”

    冯大掌柜一听,眉头大皱,这可是他耗费了一整天心神的成果,如果还能争他早争了。他望着叶大林——如果商主还不满意,他就准备撂挑子了。

    幸好叶大林只是拍着额头,没接马氏的腔,因为眼前之事委实让他为难。

    这份“聘嫁清单”虽然叶家要大大吃亏,但也不至于因此伤了元气,只是从此之后,三大主业务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吴家,如果吴家的强势能够持续下去,十年之后恐怕叶家就可能会变成吴家的附庸。

    但好处也不是没有:一来是单单就财富值来说,叶家比起之前甚至还要有所提升;二来是双方如此结合,往后就要变得不得不扶持对方的铁杆盟友了,有吴家为靠山,叶家的飞速发展也指日可待。

    好久好久,叶大林才说:“把有鱼叫过来。”

    马氏不忿道:“这是在商议大事,叫她来做什么!”

    叶大林怒道:“这是商行的事情,不是儿女嫁娶的家事,你给我闭嘴!”

    对叶大林来说,在这么庞大的产业整合前面,嫁女儿的事情已经无足轻重了——他心里认为吴承鉴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

    叶有鱼很快就来了,看了聘嫁清单,心中暗暗吃惊,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阿爹,这份清单对吴叶同盟来说利益极大,对吴家来说利大于弊,对叶家来说利弊各半。我们叶家如果答应了,往后就要受制于吴家了,不过财利必定增长,假以时日,足以与蔡家、卢家抗衡。”

    叶大林冷笑道:“但从此之后,叶家就要看吴家的脸色了。”

    叶有鱼道:“是的。”

    叶大林的手重重地在桌上一拍,如果换了吴承钧,一定要死扛到底不答应的,但叶大林的经商理念却柔软善变得多,所以才会如此犹豫。

    “阿忠,老冯,你们都来说说,要不要答应。”

    叶忠道:“老爷怎么决断,我就怎么行事,太过复杂的事情,我不懂。”

    冯大掌柜道:“这已经是我能为叶家争取到的最好的条件,但此事干系太大,还是得商主来决断。”

    这球又给踢到了叶大林处,叶大林转头看了马氏一眼,马上转开目光,跟着盯到叶有鱼脸上,道:“有鱼,你来说说吧。你觉得怎么样?”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