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 > 第十六章 智比司马的蒋济
    这边长安还沉浸在重回旧都的喜悦中,东边的曹魏却早已按捺不住了。

    洛阳曹魏太极殿中

    “众卿可有良策?……你们,倒是说话呀!“魏帝曹睿再也忍不住了,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大声咆哮着。

    曹睿,字元仲,是魏国第二任皇帝,曹操之孙,曹丕与甄宓之子。曹叡从小相貌俊美,超凡脱俗,又年幼聪慧,博闻强识,过目不忘。祖父曹操对此十分惊异,因此倍加喜爱,常令他伴随左右。虽然曹叡一度因为生母甄宓被赐死的缘故,不受曹丕喜爱,但最终还是得以继承皇位。

    曹叡继位后,励精图治,依靠曹丕留下的辅政大臣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先后击退吴蜀的多次进攻。曹叡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深谙制衡之道,颇有祖父曹操之风,但是因长于宫廷,喜好营建宫室,又好色成性,后宫妻妾成群,因而年纪虽轻,但早早落下病根。

    上月曹睿接获战报,大都督司马懿拖困蜀军之计不成,反中诸葛亮连环奸计,不仅司马氏父子三人被斩,而且精锐的西北骑兵军团尽丧敌手,整个西北也全境沦陷。接连的败报让曹睿惊骇不已,已经整整几天没有合眼了。要知道,曹操、曹丕时代的名将如张辽、徐晃、乐进、张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真、曹休、许褚等如今大多已经过世,仅有司马懿尚能数次成功抵御蜀汉。现在失了司马懿,靠谁抵挡诸葛亮呢?

    曹睿强撑着略微被酒色所累的身体,双眼布满血丝,注视着庭下的这群帝国肱骨之臣,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悲凉。

    “仲达啊仲达,你这个老狐狸怎么这样就走了,你辜负了朕对你的一番重托啊。“虽然曹睿内心并不喜欢司马懿,甚至非常忌惮他,但他还是牢牢记住了先帝曹丕临终对他的嘱托,当前还远不是对付司马懿的时候,西蜀的诸葛亮才是头号劲敌,所以依然对司马懿委以重任。却不想原本预计的凯旋数月之内就风云变幻,司马懿接连丢城失地,自己的性命搭上不说,还把整个西北拱手送给了诸葛亮。

    曹睿虽然内心恨不得把司马懿千刀万剐,但是为了安抚众心,他还是好言劝慰了司马懿及郭淮等人留在洛阳的亲属,并亲自为司马懿举行了国葬。

    曹睿心中很明白,长安一失,整个中原门户已开,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原本以西蜀步兵为主,如今掌握了西凉骑兵,数日内就可长驱直入兵临洛阳,随时威胁着帝国的首都。虽然不清楚诸葛亮为什么至今尚未有举动,但是曹睿每每想到自己君临天下,如今尚有性命之忧,便如同芒刺在背,数日寝食难安。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迁都才是上策!”只见一人出列奏报。此论一出,顿时朝堂炸开了锅。

    曹睿定睛一看,原来是安西将军、驸马夏侯楙。

    曹睿内心苦笑,夏侯楙,字子林,是已故大将军夏侯惇次子,向来无用兵谋略,只是凭皇亲身份位列朝堂。昔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幸好曹睿及时西征,并把当时的安西将军、都督关中的夏侯楙调回朝堂,才不至于他把长安“送”给诸葛亮。可是没想到如此危急关头,居然是他率先提出对策,看来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家人。且罢,姑且听听他怎么说。

    “如今诸葛亮夺了长安,距离洛阳近在咫尺,如果发大军来攻,那么圣驾不安。不如迁都暂避锋芒,再作计议!”夏侯楙自信满满的说道。

    虽然胸无谋略,但作为魏氏宗亲的夏侯楙仍拥有众多谋臣。眼见曹睿数日茶饭不思,夏侯楙一看献功的时机到了,一连多日和众参谋商议,终于思得一计。夏侯楙临上朝前再三背诵,烂熟于胸,自以为今日如果能解君忧愁,他日必颇得圣宠。

    迁都暂避?曹睿心中咯噔一下,昔日关羽强盛,水淹七军,太祖曹操也想过迁都。不料数十年后,又是这种情形?曹睿低头陷入了沉思。

    “陛下,不可!”中书令蒋济大喊着出列反对。

    蒋济,字子通,是曹魏三朝元老。自曹操时代起便是曹魏的心腹谋士,蒋济目光长远,善审军事,昔日就曾说服曹操联合东吴击败关羽。蒋济又与司马懿交好,两人都堪称魏国栋梁之士。

    曹睿一见是蒋济,不禁肃然起敬,抬起头来问道:“先生有什么高见?”

    蒋济作揖一拜,“昔日太祖皇帝因关羽逼近也想迁都,幸纳臣言,关羽覆灭。国都是一国之本,迁都是示弱,大失民望,东吴孙权也会趁机作乱。况且洛阳是重镇,一旦丢失,中原门户洞开,他日再想夺回非付出数倍代价不可。”曹睿一听有理,不由自主的微微点头。

    蒋济继续说道:“现在西北虽失,并没有动摇国家大计,陛下还控有河北和中原数十州。如果能够坚守,再征四方勤王,洛阳城高墙坚,诸葛亮一时必不能攻下。等到各路勤王援军云集,诸葛亮必定退军,则西蜀之患可解。况且诸葛亮与孙权,外亲内疏,有国仇之恨,诸葛亮得志,孙权必定不愿看到。我们可派人游说孙权其中厉害,许诺割川蜀封赏孙权,令他们相互攻击。就算孙权不攻蜀,也会作壁上观,那么东南危机也会解除。此才是上善之策,望陛下采纳。”

    “你怎敢在朝堂上胡言乱语!”夏侯楙见风头被抢,曹睿频频点头,似有称赞之意,忙不迭的喊叫起来。“蒋济老儿,昔日太祖迁都,自有圣断,你怎么敢邀功?你原本就与司马懿沆瀣一气,如今司马懿误国负君,你也想效仿吗?诸葛亮大军旦夕将至,你却让陛下坚守。如果援军晚至,陛下圣驾陷于险境怎么办?我看你是居心叵测!”

    “陛下,臣还有一言,诸葛亮至今大兵未动,必定是内部不稳,西北全境还需逐一安抚。郭淮等人为忠贞之士,虽陷敌营,必不肯降。陛下可趁此良机下诏勤王,待大军集结,再号召西北义士响应王师,里应外合,西北可一战而复!”蒋济全然不顾夏侯楙,继续进谏。

    夏侯楙愈发恼怒,大声喝道:“蒋济昏聩老迈,尽是儒生迂腐之见,还想收复西北,痴人说梦!你屡次劝阻陛下迁都,难道是和诸葛亮暗通,想要等蜀军到来谋反吗?”

    “绝无此心,陛下!”

    “陛下!”

    曹睿听着两人争论不休,心乱如麻,挥手示意退朝,他日再议。众人于是都怏怏退去。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