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卿所谓的姐妹情谊,明面上也许可以说是和瑞珠宝珠主仆情深,亲如姐妹,但其实另一层意思指的是太虚幻境中的一干神仙姐妹吧,否则,以她在贾府重孙媳妇的身份也没有几个人可以称做姐妹的。
回头看弘皙逆案:开始时弘皙气势汹汹,大有和乾隆决一雌雄的架势,可是后来却虎头蛇尾未有招架之功,直接扑街,不免让研究历史的学究们大跌眼镜了。
谁知道这背后还有一个内宅的女人在运筹帷幄?先来个釜底抽薪,再连消带打,言语间就把一场兵祸消于无形,京畿附近的百姓官兵又怎么知道可能的刀兵曾离他们如此之近?
于万亭后来和文泰来夜闯皇宫见到了乾隆,具体谈了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但他随后就创立了红花会。香菱一直不解一帮粗鲁的草莽汉子为什么叫挺娘们的名字“红花会”?现在想来应该是取自帮主的信物--绛珠,也许的源于对女儿的纪念吧,只不知什么原因又被叫成“红花”?
她不知道这其实又与蒋四根有关,这将四根不识字,偏生喜欢刻印章,现在洪门的信物是绛珠,他就照样子又刻了一个章印出来。谁知道这印在纸上红艳艳的就仿佛一个含苞待放的石榴花骨朵儿,便被叫做红花,渐渐地流传开来,洪门也就演变成红花会了。
而看到此处的香菱却有一种幡然醒悟的感觉,回想可卿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
想可卿身世迷雾重重,始终围绕一个“幻”字,所有的经历又都是一个“情”字,当然此情不仅仅是爱情,还包括亲情,友情,基情。而判词的后两句应该不仅仅是为可卿,而是为贾府所设了,这也体现了可卿是红楼纲领性的关键人物。
想红楼梦不过是青埂峰下一块顽石所记录的膏粱纨绔的荒唐事,如何能引来抄家之祸?但是,如果与叛逆谋反有瓜葛那就自当别论了。宝玉或者荒唐莽撞,王熙凤也许贪钱好利不计后果,但是这些小污点怕也落不到皇帝的眼里去。
高利贷,扰乱驿站作为找事的借口可以理解,如果当作原因是要贻笑大方的。“造衅开端实在宁”实在是因为贾珍,贾蓉,贾赦,贾琏这些男人和平安洲牵扯不清引来的祸事啊。
关于绛珠,香菱一下子仿佛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了。我们先看看《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作者给我们定下的故事总纲,看看决定书中女子生平命运的判词,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册中有图画有判词,每一首都对应中红楼梦中贾宝玉身边的一个女子。可是唯有最重要的两个女主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合用的一首判词:
可叹停机德,
勘称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中埋。
这是唯一的一个用一首判词而定两个女主,并且还是正册。
再看众仙女演绎得那只《红楼梦》: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怀金悼玉”相信大家都同意这是同时演绎钗,黛两个人吧。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仍然是两人的命运线齐头并进,不分伯仲。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
钗黛双峰并立!
随后,【恨无常】【乐中悲】【世难容】……全是一曲对应一个女子。
再来看看她们在太虚幻境中的身份,还有虽未明写,但是我们大家都以为是的,黛玉是绛珠仙子众口一词是没有疑义的。那么问题来了,宝钗应该相应的也对应一位仙子吧?为什么作者为完全没有交代?似乎与作者把一直把二人放在对等的位置不合啊?
现在可卿告诉我们仙界的绛珠仙草也就是人间的人参啊,我们看人参草什么样子?顶端有鲜红的果实,上部是摇逸生姿的茎叶,下部是白嫩嫩肥嘟嘟的人参块根。
有没有一种可能黛玉和宝钗她们都是绛珠仙子?黛玉为风流袅娜的茎叶所化?宝钗是娇艳白嫩的根茎转世?二人一命两体,却又俱都先天不足。
黛玉“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如今还吃人参养荣丸”,可见只有人参对黛玉的先天不足有稍许裨益。
再看宝钗“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
后来还亏了一个癞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宝钗吃的药我们都知道是“冷香丸”。
那实际是把全年各个时令,节气的鲜花用蜂蜜调和,丸成龙眼大的丸子,再用黄柏煎汤送下。作者没有明写到底哪方面不足,但是从配药上看,宝钗缺少的完全就是“绿叶对根的情谊”嘛。
黛玉之弱需人参滋补,宝钗之壮要冷香宣泄,实是因为二人都是绛珠的部分化身,二人合二为一才是完整的绛珠仙子。
黛玉机敏灵动,宝钗聪慧贤淑,二人在性格上也完全互补。
先头两人闹别扭时我们读者也跟着憋屈,及到黛玉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引来“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谬补余香”时,我们才都跟着愉悦舒展开来。且看黛玉是何等的灵动俏皮?宝钗也不仅表现出了聪明博学,更展现了其缜密的管理才能,其端庄大气的气场瞬间碾压诸艳。
她们接纳了彼此,相互交心之后,才都是一个完整的人。
再回头看她们的判词,她们本来就是一体两命,所有判词才会合在一处啊。
还可以探讨的就是宝黛之间的爱情了,在那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神瑛侍者对着婀娜多姿的绛珠仙草,日以甘露灌溉。相互之间有欣赏,有倾诉,有鼓舞,有触动,彼此之间情愫渐生。
然而天界是不许谈恋爱的,神仙们要谈恋爱咋办?下凡啊,他们叫历劫,所以神瑛侍者就“凡心偶炽”了,所以绛珠仙子就“下世还泪”了。
所以宝黛初见时黛玉会大吃一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会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而对于埋于地下的人参来说这种交流就是单方面的了,人参对神瑛侍者有感激,有倾慕,而神瑛侍者却完全不知道她的存在。所以读者大都能感觉到宝钗对宝玉的天生亲近,而宝玉却浑然不觉,甚至要去抗拒。
至于秦可卿她是书中明确写明了的,只有秦可卿是警幻仙姑的妹妹,钟情司的首座,乳名“兼美”表字可卿。“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她是兼具了黛玉和宝钗的品格和美貌,我们可以认为她其实是绛珠仙草的母体,也就是育成绛珠草的种子,她的本体就是一颗成熟饱满的绛珠。
我们回头看绛珠草生长的地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所谓的三生石孕育了三位仙子:绛珠母体,也就是可卿,她是以成熟御姐的范儿出现的,她不仅兼具了钗黛的美貌,还是情0欲高手。掌管情天情海,更是宝玉的性启蒙老师,可卿身死宝玉的那口心头血,也算是尘世中神瑛侍者给绛珠的一点回应吧。
她因着没有按照警幻的安排,私自提前开溜,时间上比神瑛侍者早了好几年,按照癞头和尚的说法是“要去强占帝王的运道。”
因此算是私自下凡了,也就没有上天的眷顾,甚至还可能招致上界的处罚。所以她的苦难就多一些,身体也差一些。当然她对自己的处境也早有准备,随身携带了本命法宝—--绛珠。
这样一想她似乎还是雍正和甄嬛的女儿啊,那她又为什么认于万亭做父亲呢?
又成迷雾了,好了,可卿自己都不纠结了,我们还纠结啥?真真假假才是红楼梦原有的韵味。
其实还有一个人和绛珠也有一些牵扯,那就是香菱。“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凭长相儿就可以说明一切了。
宝玉对香菱的态度一直是怜惜有之,爱护有之,只恨不能在身前尽些心意。而香菱呢?偏又和与宝玉有过肌肤之亲的袭人要好,和黛玉又有师徒之谊。再想想香菱的石榴裙?裙下之臣的寓意不要太明显?也许作者本来的设计是香菱跟着宝钗嫁入了贾家?并且取代了袭人做了宝玉的妾?不得了,裙子这条线一定要斩断的,和宝玉牵扯不清能有好果子吃吗?不管他了,还是先确定一下香菱在太虚幻境的身份吧。
是不是可以大胆猜想一下,香菱其实是绛珠仙草顶上的那颗鲜红的人参果实,还没有成熟呢,处处透着生涩。
转世下凡了这颗果实还鲜红鲜红地印在眉心上呢。虽然她的年龄比宝玉大,虽然她给薛蟠做了几年的妾室,可是仍然是一副懵懵懂懂,呆萌呆萌的。
人家本来就是嘛事不懂的小萝莉嘛!在天界她都不能算人,也就是个物件儿,天界可是有器灵之说的。
那嫦娥怎么说?嫦娥不是香菱吗?嫦娥?嫦娥?嫦娥是临时起兴来插一脚玩票的好伐!
再看看:戚蓼生序【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绛树就是绛珠仙草,也就是人参草。绛树两个,一个林黛玉,一个薛宝钗。老头子早已直白直白地告诉我们了!
老子一气化三清,中国古代的仙侠那是□□无数的,便是神瑛侍者他也不止贾宝玉一个化身吧?还有一个甄宝玉呢。
赤霞宫神瑛侍者?赤霞也就是紫霞,紫霞宫神瑛侍者,那不是孙悟空么?“宝哥哥的如意金箍棒…”我勒个去,太猥琐了,赶紧打住吧!接着朝下看要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