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树春、方占元、陈氏和方玉萍,扮白脸的扮白脸,扮黑脸的扮黑脸,各自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接下来,又轮到郝金花上场和稀泥了。郝金花的意见是,既反对潘树春放任自流的态度,也反对陈氏和方玉萍紧抓不放的态度,赞同方占元松紧适中的方案。支持潘志良和方云鹭返回裕兴,但是,不支持二人回到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去。
为此,郝金花还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潘志良和方云鹭回到裕兴之后,方云鹭跟着她和陈氏等人,待在家里为战士们缝制军装、军鞋,用这种方式为国出力,为抗战事业做贡献。如此一来,既尽了义务,又没有什么危险,可谓一举两得。
安排好了方云鹭的工作,自然也落不下潘志良。郝金花给潘志良的工作是,给她们当专职司机,任务也很简单,每天挨家挨户的收军装、军鞋、发布料,再把收上来的军装、军鞋送到李冠魁家去,省的她们还得次次叫黄包车,不仅要花钱,效率也不高。
郝金花的话说完了,潘树春、方占元等人的底线也浮出了水面。潘志良和方云鹭非常清楚,这已经是潘树春和方占元最大的让步了,但是,二人还是有些不甘心,如果不能回到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去,李爱民、李淑琨、周曙光老师和战友们该怎么看他们啊!所以,他们必须再努力一把,希望可以说服潘树春、方占元等人。
为了说服潘树春和方占元等人,潘志良和方云鹭费劲口舌、绞尽脑汁,先把潘树春和方占元吹捧一番。说潘树春和方占元都是心怀家国大义的真将军,是他们二人学习的楷模。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既然潘树春和方占元如此英雄,做为儿女的他们,决不能给潘、方两家丢脸,要像潘树春和方占元一样,浴血沙场、诛杀日寇,光宗耀祖、扬我军威。
听完了潘志良和方云鹭的一番慷慨陈词,潘树春还是一如既往表示的支持,方占元当即愁容满面的唠叨起来。说潘志良和方云鹭年幼无知,不明白他的一番苦心,凭着一腔热血和报国壮志,只知道浴血沙场是多么的英雄,诛杀日寇是多么的痛快。却不知道,真实的战场是多么的残酷,浴血沙场是多么的危险。
战场上枪炮无眼、血流成河,多少热血沸腾的战士,前一秒还壮志满胸、满腔怒火,随着一阵枪炮声过后,下一秒就会变成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战场上的残酷和冷血,根本不是潘志良和方云鹭能够想象的。所以,他绝不同意二人回到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去。
方占元的话刚刚说完了,方玉萍和陈氏紧跟着哭闹起来,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个不停,泣不成声的哭诉。可怜天下父母心,潘志良和方云鹭是她们的心头肉,就算是她们自己死,也不舍得让二人身处险境,绝不同意二人回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工作,更不允许二人将来上战场,如果两个人执意如此,她们就不活了。
眼看方玉萍和陈氏越哭越难过,潘志良和方云鹭不禁皱起了眉头。潘树春和方占元等人的心思他们很清楚,作为心疼儿女的父母,潘、方两家人阻止二人回青年抗日挺进大队,都是出于对他们的疼爱和关心。怎么办呢?还要继续闹下去吗?
作为诡计多端的老狐狸,潘树春一看潘志良和方云鹭的表情,稍加思索,就知道二人的决心有点松动了,不禁暗自庆幸。心说,好!废了这么大劲,虽然没能把二人留在省城,但是,能把他们从青年抗日挺进大队拉出来,也算不错了。
想到这儿,潘树春马上站出来表达了态度。语重心长的告诉潘志良和方云鹭,作为一个父亲,他也不希望让二人上战场,不愿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希望二人考虑一下父母的感受,就不要再坚持了。他感觉,郝金花提出的方案非常不错,既可以为抗战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又不用亲身面对残酷的战斗,当真是最好的选择了。
接下来,潘树春和方占元开动大脑,说得吐沫星子横飞,向潘志良和方云鹭阐述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士们只有吃饱了、穿暖了,才有精神、有力气纵横沙场、诛杀日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千万不能小看军装、军鞋的作用,更不能轻视后勤工作的重大意义,让潘志良和方云鹭听他们的话,接受郝金花的方案。
看看时间已经到了半夜,潘树春也转变了态度,而且,一切都说的是那么合情合理。潘志良和方云鹭认为,想要说服潘树春和方占元同意他们回青年抗日挺进大队,一时半会儿是很难做到的了。既然无法做到,那就退而求其次,先回到裕兴再说。至于说,回抗日挺进大队工作的问题,回到裕兴之后再想办法。
方云鹭和潘志良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当即做出表态,接受郝金花提出的方案。只要能够为抗战事业做贡献,就不再要求回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工作了。于是乎,一切皆大欢喜,潘树春和方占元高兴了,方玉萍和陈氏也不再哭闹了。
接下来,关于何时返回裕兴的问题,两家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方云鹭和潘志良的强烈要求下,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很快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天亮之后马上出发,方玉萍跟着方云鹭、潘志良等人一起返回裕兴。方玉萍要亲赴李冠魁家,对李冠魁多次到医院探望她,表示一下感谢,顺便解释一下假结婚的事情,希望李冠魁全家再给方云鹭一次机会。
转过天来,两家人早早起床,吃过早餐之后,方占元开车带着陈氏和郝金花,潘志良带着方云鹭和方玉萍,兴高采烈的离开省城,直奔裕兴赶来。经过3个多小时的疾驰,一行人回到了方家大院,刘氏带着颜子佩和一众下人在门口迎接,簇拥着众人进了家门。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