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夫人和刘远鸿的分析,李冠魁当即表示,让夫人和刘远鸿不必担心。当时,二人不在会议现场,感受不到那种气氛。他相信,一旦日军犯境,韩主席一定会坚决抗战的。别的先不说,就凭韩主席对山东的深厚感情,也不会把山东拱手送给日本人的。
听了李冠魁的话,夫人表示赞同,刘远鸿却有自己的想法。刘远鸿的意思是,李冠魁把问题看得太乐观了。韩主席最看重的是手下的部队,一旦部队受到巨大损失,为了保存部队实力,很有可能带兵撤离山东。目前,国军队伍中有不少人有保存实力的想法,他们……
说到最后,刘远鸿的观点和之前一样,请李冠魁多加警惕,如果韩主席下令调兵,先不要急于带兵南渡。否则,会被裕兴人民当成畏战惧战的懦夫,变成千夫所指的民族罪人。
话刚出口,刘远鸿就有点后悔了。跟李冠魁合作的大半年时间里,二人惺惺相惜、彼此信任,李冠魁是什么样的人,他非常清楚。即便将来李冠魁带兵离开裕兴,也是为了抗战大局考虑,绝不可能做畏战惧战的逃兵,自己真不该把话说的这么重。
不过,既然话已出口,想收已经来不及了。另外,以刘远鸿对李冠魁的了解,凭着李冠魁的广阔胸襟,他相信,李冠魁绝对不会因为一句话,而跟他产生隔阂的。
事实证明,刘远鸿想的一点都没错。听刘远鸿说出这么重的言辞,李冠魁刚开始心里确实感到有点不舒服,但是,稍加思索也就释然了。刘远鸿之所以说话比较重,是为当前抗战形势着急,如果因为刘远鸿话说的重了点,就和刘远鸿产生隔阂,自己也太小家子气了。
以夫人的明察秋毫的睿智,自然可以猜到李冠魁和刘远鸿的想法,也相信,二人不会因为刘远鸿一句稍重点的话,而产生的任何间隙的。所以,夫人先看了看刘远鸿,再转头看看李冠魁,微微一笑说:“刘副司令说完了,是不是该你说了。”
有夫人的一句话进行调节,现场气氛马上变的轻松起来,李冠魁和刘远鸿对视一眼,哈哈一笑点了点头,讨论正常进行。
李冠魁肯定了刘远鸿对时局的分析,语重心长的告诉刘远鸿。千百年来,日本人一直对我国有觊觎之心,无时无刻不在垂涎我们广袤富饶的国土,阴谋侵略我国。为此,日本人运用欲灭其国,必先乱其史的诡计,暗中支持地方军阀,让我国陷入了内乱之中,极大的消耗了我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国力变的日渐孱弱。近年来,日本间谍更是四处游说……
说到最后,李冠魁满怀希望的告诉刘远鸿,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凡事都要往好的方面去看,既不能把一个人说死,更不能把一件事看死。应该相信他们,团结他们,给他们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军民一致共同抗战,才能击败强大的日军,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