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韩主席的解释,特派员知道韩主席是在敷衍,却也没有表现的多么着急。特派员此次奉命前来,明着是来问责,其实是来试探韩主席对重炮团调走一事的态度。眼看韩主席不仅心怀不满,还直接说到了嘴上,心中也就有数了。
特派员不动声色的告诉韩主席,现如今,淞沪战场上的形势非常危急,20多万日军部队,在飞机、坦克、军舰的协同配合下,进攻势头非常猛烈,我守军伤亡惨重,大上海已经是岌岌可危了。所以,统帅部调走中央军重炮团,也是无奈之举,希望韩主席理解。
说完了调走中央军重炮团的理由,特派员又传达了国军统帅部的指示。在日寇逞凶,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要求韩主席带领手下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依托黄河、泰山天险,挡住日军南下的铁蹄,配合全国抗战。
听完特派员的话,韩主席当即做出表态,一定率部浴血抗战,誓与山东共存亡。请特派员回去之后向统帅部汇报一下,说明部队现在遇到的困难,为了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挡住日军南下的铁蹄,请统帅部再给他调一个重炮团来。
韩主席知道统帅部不会给他重炮团,说出这番话,不过是给自己提前安排个台阶。韩主席心中的想法,特派员自然也很清楚,当即做出表态,请韩主席放心,回去之后一定会如实汇报,只要淞沪战场形势有所缓解,统帅部一定会给韩主席增派重火力部队的。
二人表面和谐的唠叨一阵,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客气之词。之后,特派员起身告辞,韩主席也不挽留,把特派员送到办公室门口,随便打个哈哈,就不再往外送了。特派员离开省政府直奔机场,回去向统帅部报告了。
前脚送走了特派员,警卫员后脚就进来报告,说李冠魁奉命来到,还带来了副司令刘远鸿,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要不要马上接见。为了表达自己对李冠魁的重视,韩主席当即下令,快把李冠魁和刘远鸿叫进来,他要马上接见。
韩主席是第一次见到刘远鸿,为了稳住李冠魁,免不了要对刘远鸿称赞一番,说刘远鸿务实能干,李冠魁有刘远鸿辅佐,当真是如虎添翼。裕兴能够取得当前的大好局面,刘远鸿是功不可没的。面对韩主席的称赞,刘远鸿自然是连说不敢当,韩主席过奖了。寒暄几句之后,三人落座展开讨论。
首先,李冠魁按照在路上和刘远鸿商量好的,就22师和74师的数万人马,没有按原计划参战的问题,向韩主席提出了质疑。面对李冠魁和刘远鸿的疑问,韩主席显得不慌不忙,因为,他早有预料,也早就想好了应对的言辞,
韩主席满脸无奈的告诉李冠魁和刘远鸿,中央军重炮团被统帅部调走之后,他本想让22师和74师全线压上,利用兵力的优势和日军血战到底,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德州的。但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又改变了主意。
因为,围攻德州城的日军部队,是日军装备最精良的甲种师团,即便把22师和74师全都压上去,也只能暂时保住德州城。但是,一旦日军的增援部队赶到,集中在德州城附近的81师、22师和74师,就会成为日军飞机、坦克和重炮的活靶子。届时,不仅保不住德州城,还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因此,他才不惜担负骂名,决定避其锋芒,命令81师暂时放弃德州城,命各部队在黄河以北的广阔平原上分散驻军,准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和日军长期周旋。这么做,完全是出于长远考虑,希望李冠魁和刘远鸿能够理解他的一番苦心。
韩主席的一番话讲罢,李冠魁和刘远鸿都被忽悠住了。按照韩主席所说的一切,韩主席如此调兵,倒还真是非常合理的。于是,李冠魁和刘远鸿当即做出表态,完全理解韩主席的一番苦心,也支持韩主席的决定。询问韩主席,接下来准备如何应对日军的进攻。
韩主席表示,李冠魁和刘远鸿提出的问题,也正是他让李冠魁来省城的目的。之前的作战会议上,李冠魁提出的以攻为守、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案,他非常认可。也知道,李冠魁所提出的方案,肯定是和刘远鸿讨论过的。
既然刘远鸿也来了,当真是再好不过了,希望李冠魁和刘远鸿开动脑筋,按照目前的战场形势,为他多出良谋,怎么才能以最小的代价,给日军造成最大的损失,尽可能长的把日军压制在黄河以北,支援全国抗战。
眼看韩主席说话如此客气,完全一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李冠魁和刘远鸿都有几分受宠若惊的感觉,自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接下来,根据战场形势和最新的战报,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李冠魁和刘远鸿为韩主席提供的建议是,精选能征善战的队伍,集中优势火力,各部队协同配合、多方出击,向攻击20师的日军部队发起进攻,采取袭扰战术,分散日军的兵力,让日军顾此失彼,减轻徒骇河一线20师受到的攻击压力。
听完李冠魁和刘远鸿的建议,韩主席当即连声说好,称赞李冠魁和刘远鸿足智多谋,有李冠魁和刘远鸿的辅佐,必将获得对日作战的胜利。
之后,韩主席当着李冠魁和刘远鸿的面,草拟了几分电令,分别发送给了22师、74师和81师,让他们马上精选突击队,装备充足的武器弹药,多方出击,向正在攻击徒骇河一线我军阵地的日军部队发起攻击。
此次主动出击,只求袭扰、不求大胜,作战目标是打乱日军进攻节奏,减轻20师受到的攻击压力。能得小胜最好,不能得胜也不要死战,只要调动起了日军部队,迅速撤退。如日军部队追击,就把日军引入我军包围圈,集中优势兵力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