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奴大队长只知道我军火力猛烈,把日军部队打的死伤惨重,却不知道,战斗进行到此时,我军的弹药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所剩的弹药,最多也就能抵挡鬼子的一轮冲锋,如果鬼子继续进攻的话,打到最后只能和鬼子拼大刀了。
眼看鬼子仓皇撤退,连被打死的倭奴死尸都不要了,展书堂知道,鬼子是真的被我军打怕了。为了防止鬼子起疑心,随着展书堂一声令下,我军控制着适当的距离,对逃跑日军展开了追击,一直追出了数里,这才放鬼子随意逃命,带队回来打扫战场。经过清点,我军伤亡近百人,被我军诛杀的倭奴有300余人,这次奇袭又是一次完胜。
81师伏击日军部队取得辉煌战果的同时,22师和74师的突击队,也从两翼向攻击20师的日军部队发起了攻击。虽然有日军作战指挥部的提醒,但是,气焰嚣张的日军根本就没当回事,也想不到,我军会在大白天主动出击,向他们发动进攻。
依靠突击队强大的火力,在发起进攻的瞬间,遭到我军突袭的小鬼子就被打蒙了。弹雨如飞蝗一般压制了鬼子的火力,手榴弹漫天飞来,落进了鬼子的前沿阵地,给小鬼子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也把小鬼子吓破了胆,一时之间有点蒙圈了。
等到鬼子指挥官回过味来,组织日军发起反击的时候,22师和74师的突击队,却随着谷良明和李汉章的一声令下,迅速撤离了战场。依靠强大的火力,紧跟着追上来的日军,一点便宜也占不到,被打的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当小鬼子发电请示命令的时候,面对我军多方出击的战术,日军矶谷师团指挥部给出的命令是,放弃追击、固守阵地。接到命令的小鬼子,马上停止了追击,22师和74师的突击队,既无惊也无险的安然撤退,闲云散步的回到了防区。
一个大队的日军被我军伏击死伤惨重。进攻徒骇河一线的日军部队,又遭到了我军从两翼发起的突袭,虽然死伤不多,却也被吓了一跳。诡计多端的日军矶谷师团指挥部,为了防备再遭我军的突袭,经过分析之后,马上给攻击20师的日军下令,暂停攻击,和我军保持对峙状态,静观我军的变化。
前方捷报传来,听闻20师安全了,韩主席自然是满脸喜悦,当即对李冠魁和刘远鸿大加称赞,并让通讯员向统帅部发电报捷。说81师在陵县境内马颊河一线设伏,诛杀日寇300余人,取得以少胜多的骄人战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我军士气。以此,向统帅部表达一个态度,他是真的在打,并没有畏战惧战、敷衍了事。
之后,又把问题抛给了李冠魁和刘远鸿,让二人再想想办法,怎么才能让日军部队感到胆寒,停止攻击徒骇河一线的我军20师。对于韩主席提出的问题,李冠魁和刘远鸿的建议还是和之前一样,以守为攻多方出击,不断袭扰日军部队。
为了起到出奇不已的效果,李冠魁和刘远鸿给出的作战方案是,命令20师、22师和74师,马上组织突击队,入夜之后,多方出击发动夜袭,打击正在徒骇河一线,和我军对峙的日军部队。命令81师组织突击队,入夜之后,向德州城外围阵地的日军发动突袭,一定要让日军昼夜不得安宁,彻底打垮日军的信心。
听完李冠魁和刘远鸿的作战方案,韩主席连说如此甚好,为了稳住李冠魁,满脸喜悦的称赞了刘远鸿几句。说刘远鸿见解独到,不愧是八路军的优秀指挥官,提出的作战方案非常适用于当前的战场形势。采纳了刘远鸿的建议,运用了八路军灵活多变的战术之后,马上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奇效,打的日军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了,照这样打下去,……
说到最后,韩主席做出明确指示,让李冠魁和刘远鸿在省城多留几天,协助他分析战场形势,为他出谋划策,制定灵活多变的战术。既然韩主席有令,李冠魁和刘远鸿自然没有话说,只要韩主席能够铁了心的抗战,让他们一直留在省城也没问题。
随着韩主席发出电令,各部队马上精选能征善战的将士,集中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配备充足的弹药,让战士们吃饱喝足,做好了发动夜袭的准备。
对于形如散沙的国民党军队来说,能够取得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特别是以少胜多的完胜,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81师在马颊河一线诛杀日寇300余人,打的鬼子狼狈逃窜的战报,很快就被电台广播了出来。
其他地方的人听到广播,只知道81师能征善战,都为81师的将士们喝彩。而听在裕兴人民的耳朵中,在为81师将士喝彩的同时,也为李冠魁记上了功劳。裕兴人民一致认为,前几天81师夜袭桑园火车站的胜利,其中就有李冠魁的功劳。而今天,李冠魁和刘远鸿上午刚到省城,81师就在下午鏖战马颊河,诛杀倭奴300有余,根本不用问了,肯定又是李冠魁的功劳,裕兴十二县有李冠魁镇守,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裕兴人民听到战报之后感到高兴,心中也有了底气。夫人、李爱民、李淑琨等人,更为李冠魁和刘远鸿感到骄傲,特意批准李爱民、李淑琨和狗不撵喝两杯庆祝一下。而在方家大院里,听到捷报之后的方占元也是欣喜万分。
虽然说,方占元因为李冠魁断了他的财路,一直记恨李冠魁,甚至一直想着加害李冠魁。但是,在国难当头之际,在家国大义面前,方占元还是分得清轻重的。对于李冠魁和刘远鸿刚到省城,就能辅佐韩主席取得对日作战的第二场胜仗,方占元也为李冠魁和刘远鸿感到高兴,让潘志良、郝金花和颜子佩陪他喝几杯助助兴。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