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请叫我秦三世 > 第三卷:泰阿所向,大秦无敌 第四章 卫国战争
    “大秦帝国的尊严是什么?是凌威四海的霸道。

    大秦雄师里,勇士们的荣耀是什么?那既是忠诚。”

    裴徵站在御书房内,正午时分的御书房,香烟缭绕,暖气袭人。手中端着烧制出的瓷器,淡淡的对汉尼拔说。他的身边还站着丞相李斯、御史大夫冯去疾、太尉王翦、情报头子惊夫。嬴悔亲自带着八个护卫站在门口。

    “所以,将军阁下您的问题是不成立的。我大秦战士,心中对祖国的爱戴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任何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战斗都是被无条件拥护,而若要有人危害我大秦,或朕的皇族,那士兵会第一个杀掉他。”裴徵示意众人可以座下了:“所以当年亚历山大东征时,到了最后士兵们要求返回而他不得不屈从的事,不会发生在我大秦。所以,你大可放心,朕既然把西区羽林军交给你,你就尽管带他们去打仗,朕不会给你安插钉子什么的,也根本没那个必要。”

    “我记得,陛下您的军队曾经打到过亚美尼亚,只需要从那里向西走一千九百里,也就是骑兵正常行军6天的时间,我们的军队就可以抵达马其顿,只要控制住了去年刚刚独立的亚美尼亚,那我们就可以打开进入马其顿的道路。腓力五世(当时的马其顿国王,统治今希腊大部)的军队根本不是您军队的对手。凭借我们强大的海军和骑兵,我有信心在一年内剿灭他们,把亚美尼亚、西里西亚、吕底斯全部纳入陛下您的版图中。要知道一旦我们拿下吕底斯(几乎等同于今土耳其),那您可以控制赫勒斯涝(今土耳其海峡,含达达尼耳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连同黑海与爱琴海,是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汉尼拔动手把地图上那些秦三世用后代名称标注的地区全部改成了现在的名字,继续道:“等我们控制了西里西亚和吕底斯,那我们就可以在黑海大量建造海军。我相信,一旦我们拥有一支千艘海军组成的军团,那无论是我们进攻马其顿人的希腊、斯巴达乃至色雷斯地区(今巴尔干半岛北部山区);又或者陛下您现在在欧洲的劲敌罗马城邦,甚至是托勒密王朝(亚历山大部下建立的埃及王国,来历与塞流西王朝类似,著名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也就是公元前70~30年在位的埃及“艳后”),还不都是陛下您手中可随意征讨的地区?”

    “托勒密王朝?现在应该是公元前190年,而那艳后还有一百多年才出生,玩她是没指望了。”裴徵喃喃道。敢情这小子在谈国事的时候,还对美女念念不忘呢。不过也难怪,一个能以自身姿色同时诱惑的了恺撒和安东尼的女人,总会让人有些不道德的联想。不过这个政治野心不下于慈喜的女人,最终在国亡之时选择用毒蛇咬死自己,也算是有独到的创意吧。

    “尊敬的皇帝陛下,您。。。。。。”

    “在陛下的称谓前,无须添加任何形容词。陛下即是无上的称谓,陛下便是天下之主,四海之内莫非臣妾。那些小邦篡称的名字,都必然被我大秦铁骑踩死!”嬴悔对汉尼拔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他手按宝剑,冷声呵斥道。

    “嬴悔,不要吓到客人。”裴徵从那些乱七八糟的思绪中转回来,微笑的对嬴悔挥手:“汉尼拔将军,你心里还一直挂念着你父亲哈米尔卡?巴卡以及你两个弟弟的仇恨吧?要知道,战死沙场,是军人的最好归宿,你的父亲和弟弟,战死在与罗马人抗争的战场上,也算是他们的命运。朕见你一直以来,都在要求朕向西进军,报的就是为你父兄和迦太基国报仇的心吧?”

    “当然,故国情怀,任谁也无法抹去。有自己民族和自己国家的人,并用双手把祖国推向强盛,把祖国疆土扩大的军人,才是最荣耀的。朕体谅你的苦心。阁下放心好了,朕躬保证让你在有生之年,亲手带兵灭了罗马,怎么样?”裴徵不想在和汉尼拔在欧洲、中亚事务上做纠缠了。眼前大秦帝国固然强大,可依然经不起几面开战的危险,仅帝国远征军的消耗就是天文数字。大秦再富,也不会拿庞大的军队和物资来烧的地步。

    “谢谢陛下,如果陛下允许将来能让我带兵征讨罗马,那我就是您最忠诚的臣子。”汉尼拔转过身去,看着西方:“在伊比利亚(今西班牙、葡萄牙)作战之前,我在父亲身前以神灵和母亲发誓,终生与罗马作战,直到罗马灭亡或我死亡。这个誓言,我始终铭刻在心。”

    “放心好了,朕不让你带兵去打罗马,那派谁去?我敢保证要是嬴悔他们带兵过去,肯定会把罗马那些白袍少女祭祀拿来当军妓的。”裴徵安抚着,顺道用眼神制止了因为忠诚这两个字而又要发飙的嬴悔,问汉尼拔道:“这样,阁下可否考虑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在朕的眼前有一桌丰盛的晚餐,嗯,非常丰盛,让人垂涎而不能自禁的那种精美。这些金光闪烁的盘子里分别装着罗马、塞流西、马其顿、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高卢、甚至新巴比伦王国流亡到半岛南端的沙漠部落。可是,现在朕的喉咙里卡着一块巨大的石头,非常之巨大,也非常难对付,他们的人口甚至比朕少不了多少。你说,朕该怎么办?”

    “陛下是说孔雀王朝?”汉尼拔是何等人才?怎么会想不到这个简单的比喻?

    “自然是他了。从这里向西,一共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是西出咸阳,过河西地,进入西域,再跨越葱岭抵达高原地区,然后转向大夏,现在那里已经是朕的控制区了。大夏以南,是波斯人的领地,从那里向经赫勒斯涝进入欧洲的道路,已经非常成熟了。当然向从大夏向北,由里海——高加索山——黑海——乌拉尔山突袭欧洲腹地。这两个案子各有优劣。但他们最大的缺点是:耗时太长,途中消耗足够把帝国拖入泥潭!”

    “那陛下是准备把出发点设在孔雀王朝,然后从那里按照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路线,逆向打过去?”

    “回答正确!但不全面,从那里进入波斯,路上险阻要少很多,同时还要消耗无数的兵力沿途驻防以及补给,这条路所需要的兵力及物资,朕想想都觉得头痛。”裴徵揉了下额头,之前计算时出来的庞大数据,内史是用颤抖的双手递交上来的:“所以,朕觉得,还是走孔雀王朝,分兵两路,陆路笔直向西。海路则顺着孔雀王朝的港口,最好是印度河的入海口卡拉奇。从这里补充之后一路向西。或者,如果有需要的话,朕可以考虑在攻占埃及后,开凿一条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那样就不需要在黑海建造庞大的舰队了。当然,我大秦的运河开凿技术,至少领先欧洲一千五百年呢。”

    “那如果要攻陷如此之大的一个国家,并安定住他所有的人民,难度太大了。”汉尼拔神情有些落寞,可能是想到征服这么大的国家,需要的漫长时间吧:“何况还需要保证那里不会出现大规模叛乱运动,不然西方大军的补给会被完全切断。军队会非常危险的。”

    “哈哈,他们要真是誓死抵抗,要真是骁勇善战,要真的用兵不错,那阁下认为亚历山大能用区区不足四万的军队灭掉一个拥有近五十万军队和两千万人口的国家吗?”裴徵有些轻蔑的笑道。他的心里非常清楚,印度那些阿三打仗,简直废柴到了极点,而且吹牛的能力比谁都厉害。后代的时候不就是和中国同时研究飞机,结果中国那一带飞机都退役了,他们才试飞嘛?(J-8与LAC做比较)

    “当然不能。那陛下,我是否可以带我的军队去大夏了呢,要知道格德罗西亚环境恶劣,平原稀少。而我们的作战计划又需要经过大部分的高原地区,不让军队适应就开拔,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当然可以。王翦,从咸阳抽调六万羽林军给汉尼拔将军,一起西去。韩信带领原驻守大夏的八万军队向西推进,给塞流西王朝施加压力,让他们没办法抽兵力来骚扰我军。李信的先头部队驻扎在昌都也有段时间了,把更多的军队调派上去吧,先派两万就够了。东南李二郎被那些造反的土著弄的焦头烂额,派蒙蕖带十万军队去接手前线军团,李二郎和他的八万人集中起来把那些乱民给镇压了!”裴徵站起身来,对大臣们下令:“告诉他们,这次作战抓获的俘虏,暂时不要处置,带到帝国控制区内全部阉割了,再让他们服三年苦役才能回去。朕要看看,没有了种的那些小邦女人们,找谁去繁殖后代。顺便给我们的士兵找点播种的机会。朕不仅要他们的国家,还要灭了他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尊旨!”众人俯首,三世皇帝陛下的心,是越来越狠了。几个老臣在心里感慨着,就算是对牲口,宰了就是了,也用不着虐杀吧?

    “对了,之前听说阁下曾经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那里的风景好吗?雪绒花漂亮吗?”

    “陛下,那是我见过最美丽的雪山。但不知道陛下为什么问那里呢?那些环境太恶劣了。”

    “没什么,有时候朕觉得,在那里修个行宫是不错的主意呢。”裴徵眼神中略带向往,淡淡道。

    秦三世十七年七月,索格迪亚那(今哈萨克斯坦)地区的首府马拉坎达,汉尼拔带着他指挥的六万羽林军骑兵部队进入这座小城,与年近三十的韩信碰面了,两位同位互相听过大名,杰出统帅的人第一次见面就迸发出了激烈的火花。

    六万羽林军以夜袭的方式出现在马拉坎达城下,汉尼拔让四万支火把同时量起,造成黑云压城的氛围,若是实战中,仅此一举,便足以挥军夜袭,把敌人擒杀于睡梦之中。

    就在汉尼拔的副官略带得意的走到城头下,想喊城头士兵验明身份,然后开城门时,突然背后马蹄狂响,近两万重骑兵全身披挂,呈锥状突袭状态,切着汉尼拔带领的羽林军左翼就来了。那里恰好是面对城墙最近的一面,同样对后面的防御能力等同于零。

    随着重骑兵铁蹄的逼近,大地都随着开始颤抖。羽林军近十年的训练并没有白费,他们立刻开始调整队形,正面阻击队列、防备后方敌人背后突袭的队列,两翼远程兵器的掩护队列在迅速的变换。但是迟了,一切都迟了。黑色的、几乎融入夜色中的大秦重骑兵岂是如此容易对付的,他们间不容发的勒马,转向,突然加速左转,杀向了还在逼近中的汉尼拔军主力、也就是他们主将旗帜所在。

    眼看骑兵就要突击进入阵地,羽林军右翼突然奔出近万原本悄无声息的长矛兵,七米的长矛几乎在几个转眼间,就在前方部署起了一道死亡屏障。汉尼拔笑了,他赢了这个被国内传诵,成为战神级的年轻将领。可下一刻,他的笑容却凝结在了嘴角。原来八百步外的灌木丛前,突然亮起了无数火把,火把下,大秦弓兵的箭头闪着深色的光芒,仿佛在大声狞笑。

    “欢迎汉尼拔将军来到马拉坎达城。我们韩将军正在城内官邸中,摆开宴席等候将军。随同您一起前来的羽林军将士,我们也准备了大量的美食,不要说我们西域军怠慢了客人。”一个文官打扮的中年男子下马站在两军中间,用波斯语大声笑谈道。

    “看来战神之说,不虚此言。”汉尼拔感慨道。

    而数天后,从驿站八百里加急(秦三世曾下令,凡征服之地,必建立驿站,以表示占领权)送到了咸阳。裴徵打开奏报先是眉头一紧,进而苦笑道:“这两个胡闹的混蛋。”

    战争,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当然这只对于拥有强悍的军队,庞大的国力以及军事天才的帝国来说。这些将领们不知道将要通过什么样的道路、遇到什么装备的敌军、和怎样智慧的将领进行战斗。拼死抵抗还是不堪一击?更不知道占领区的人会怎么看待自己这些征服者,是顺从的归附,还是拼死抵抗,又或者是大多数人臣服,少数的去当游击队。不过他们很期待有机会来个屠杀什么的,以为皇帝给他们的命令就是,非我华夏一族的人,自然是死的越多越好。

    当然,换个位置来看,对于处于弱势的一方,这可就不是什么令人兴奋的事:国家总体实力远不如敌人,自己的军队数量不如敌人,技术兵器装备也落后,更没有太多的力量去招揽那些强悍的军事人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他们在战略上的被动,获胜的几率大为降低。当然,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濒死关头所迸发出来的,拼死决战的勇气,也是主宰战争进程一个主要方面。

    包括汉尼拔在内,这些名将总是喜欢恃强凌弱的战斗,因为这样可以极大的鼓舞士气。但现在,他发现原本不堪一击的安条克的军队,居然玩起了清仓壁野的战术,不仅把沿途的树木砍伐一空,粮食一粒都没有留下,沿途水井中全部投毒,河流中也漂满了病死牲畜的尸体。摆出拼死一战,为了胜利连国土都可以牺牲的态度,使汉尼拔带领的羽林军对后勤的压力骤然猛增。

    而且,战争进行中,和以往军队正面抵抗不同,羽林军这次简直是一头撞到了墙上,每个城市,每个小镇,甚至每个村子都有一群戴着羊皮帽子,穿的五花八门,手里拿着猎弓、菜刀甚至木棍的壮年村民向前涌出。而当秦军把他们全部屠宰后,却发现从窗口、地窖口甚至树杈上,又冒出来很多拿着简陋弓箭的女人,还流着鼻涕的小孩,甚至牙齿都快掉光的老妪挥舞着千奇百怪的武器向秦军攻击。被逼无奈的汉尼拔只得命令每到一个村子,立刻纵火焚毁那些定居点。

    在山脉纵横的伊朗高原上,从马拉坎达开始向东南行进了四百多公里,抵达巴克特拉时,秦军竟然在没有遇到塞流西王朝主力部队迎击的情况下,损失超过一千五百人,这些精锐的羽林军,竟然人人神情疲惫。而原本准备一场恶战的汉尼拔赫然发现,城市里只有一些不入流的守备部队。但是他们的抵抗意志却一点也不像预备士兵。作为守卫城市的一方,他们甚至疯狂反击秦军,在秦军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突然反动奇袭。经过六天的血战后,秦军以伤亡两千一百人的代价攻陷了这座扼守波斯东部,南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经过审讯当地行政次官,得知塞流西精锐的轻骑兵部队集中到了更重要的弗拉城。甚至安条克三世还以亚美尼亚完全独立的条件和割让希腊半岛色雷斯的代价,换取了亚美尼亚王朝和希腊城邦的支持,两方共派出了多达六万五千的军队,把小小弗拉变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大要塞,二十三万大军枕戈待旦。

    弗拉,古波斯居鲁士大帝最看重的东方要塞,成了塞流西王朝抵抗侵略的咽喉之地。血战,开幕了。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