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斗破三国 > 第九十一回 剑指荆南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任他韶华豆蔻,也免不了年华老去;任他艳冠群芳,也免不了落花凋零,化作泥土。

    徐睿俯身趴在床上疏松着浑身筋骨,躺在他身边的大乔嫣然微笑看着他,徐睿莞尔一笑问道:“昨夜朕不曾把你弄疼了吧?”

    大乔微笑着摇头:“伺候陛下是你我的福气,只是陛下好心急,妙颜本想等陛下把我娶进宫来之后再伺候陛下,谁知道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做了陛下的人。”

    徐睿穿上衣服起来,大乔也紧跟着穿衣起床,边穿边道:“陛下稍等,让妙颜来伺候陛下吧。”

    “不用了!”徐睿扭动了下颈部,想想昨夜猜谜之事玩的有些放纵,不禁摇头苦笑道:“看来朕每次饮酒之后,都会弄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来,呵呵,好在昨夜的事情虽然荒唐,但却没有太离谱了。”

    大乔已经麻利的穿衣起床,身体一挪,徐睿看见了床上的那一抹殷红的血色,不禁心花怒放,一、二、三、四……来到三国的这段时间已经征服了四个处子之身了,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质量绝对是历史精品,经的起历史的考验。

    徐睿无限爱恋的拥抱着大乔,想起大乔昨夜的温柔,这是一个做任何事情都慢条斯理的女子,从来不曾慌乱,徐睿来三国这么长时间了,女人也经历了不少,但是这么能沉住气的女人还是第一次见,真是一千个女人就有一千种风情。

    徐睿轻轻地伏在大乔耳边道:“朕会疼你一辈子,不过目前朕最需要的是先统一天下,让那些乱臣贼子、各路诸侯臣服在朕的脚下。”

    顿了一顿又道:“朕今日命人送你们回家准备一下,朕择日迎娶你们姐妹入宫。朕的路程才刚刚开始,还不是马放南山、恣意享乐的时候,等大婚之后,朕立刻挥师远征!”徐睿说着站到了门口,目视着缓缓升起的红日,一颗雄心腾腾升起。

    大乔点头应允,徐睿昨夜已经把自己与小乔的一番经过说给大乔,也把与吕玲琦相识的经过说了,表示要把三人一块娶进宫来,大乔并无异议,现实也不允许她有异议。

    用过早膳,徐睿安排了乔氏姐妹回家准备出嫁物品去了。

    吕玲琦入宫总要迎娶吧?总不能从这个殿娶到那个殿,徐睿思量一番,又命人在城中购买了一处府邸,分派了丫鬟前去伺候,又派遣了护卫去守卫宅邸,送了吕玲琦人与貂蝉二人前去居住,权当就是吕玲琦的娘家。

    一切安排完毕,徐睿召集群臣商议国家大事,先是宣布了自己准备择吉日迎娶三女入宫的事情,木已成舟,群臣谁敢反对,太尉杨彪掐算时日,七日之后便是吉日,徐睿便宣布将大婚之日定在七日之后。

    忽然宫门之外值班的御林军统领来报,有曹操与刘备的使节先后赶到前来报功邀封。徐睿便命曹、刘两家的使臣进宫面圣。

    就在徐睿率领大军与吕布鏖战的这段时间,北方战场也是风起云涌。

    曹操以郭嘉、程昱之计连败袁绍,双方相拒于官渡之地,袁绍谋士许攸因贪污之罪被袁绍宠臣审配查处,唯恐受罚,乃归降曹操,献上火烧官渡之计,曹操采用许攸之计,夜袭官渡,斩杀袁绍部将淳于琼,火烧袁绍大军的粮草,袁绍军心动乱,大败退过黄河,黄河以南司州、豫州、兖州之地尽归曹操,曹操大军壮大到四十万人,声威震天。

    刘备在徐州战场采用顾昭诱敌深入之计,在下邳附近伏击袁谭,袁谭大败,张辽用三千骑兵由琅琊小道偷袭青州郡治北海,一战攻克北海,袁谭军军心大乱,大败退过黄河,死守平原,黄河以北青州五郡尽属刘备,袁谭部下高览、张郃,谋士田丰均降刘备,刘备连接青、徐两州之地,部众达到十五万,在东方亦是悄然崛起。

    两位使臣来到大殿躬身施礼完毕,献上朝贡物品。

    代表曹操前来朝觐的是曹操的谋士刘晔,淮南成德人,字子扬,自幼聪慧,世称有王佐之才,多谋善辩,深受曹操器重。代表刘备来访的是孙乾,字公佑,青州北海人。

    刘晔先道:“袁绍大逆不道,擅自称帝,曹丞相运筹帷幄,大破逆贼,逼得袁绍吐血奔逃回河北,自古叛国乱社稷者未有胜过袁绍者,匡扶王室者未有功如曹丞相者,孙策已在江东受封为吴王,子扬此来受丞相之托,特请陛下册封魏王称号!”

    徐睿坐在上面斜眼睥睨了刘晔一眼,心道:我还没说曹操是个叛贼就不错了,逼死朕的贵妃,害朕出逃,也敢来请封为王?

    可是转念一想,自己在许昌之日曹操虽然对自己严加提防,可是终究未曾加害自己,更何况讨伐袁绍有功,孙策铲除吕布受封为吴王,自己若是无端斥责曹操,只怕难免会给天下人人一碗水端不平的感觉。

    可是如果曹操受封为魏王,只怕天下诸侯将会纷纷效仿,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徐州刘备、西凉马腾、汉中张鲁,若是诸侯群起效仿孙、曹二人,只怕天下局势将会匪夷叵测。

    徐睿看了孙乾一下道:“孙先生为刘徐州请何封号,莫非也是请封为王?”

    孙乾急忙躬身道:“我家主公不曾有此意,此次派遣微臣前来柴桑,一来命微臣前来报捷,二来命微臣前来献上朝贡物品,三来命臣来请陛下册封我家主公为大将军之职,还请陛下允准!”

    徐睿未置可否,吩咐二人先去驿馆休息,自己与群臣商议。

    徐庶道:“天下诸侯手握大权,陛下若想重振汉室,早晚需将各路诸侯手中兵权解除之后,振兴大汉方才有望,臣观曹操此次遣使求封,无非有两个目的,其一敲山震虎,想试探陛下振兴大汉的决心,提醒陛下要统一天下还需仰仗他曹操;其二欲擒故纵,便是要等陛下拒绝册封他为魏王之时,以陛下赏罚不明为借口,高举叛旗。”

    “哦,曹操真的会有可能举起叛旗吗?”徐睿用询问的目光扫视众臣。

    陈宫出列道:“臣与曹操乃是旧识,对他也略知一二,此人被誉为‘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若是能加以利用,驱使之安定天下,乃是不可多得得人才,若是不能满足他的胃口,引起他的不满,其亦很可能变成乱世之奸雄,以臣之见,不若答应曹操,将他养起来,使之攻灭袁绍。”

    “哦,依你们的意思是朕必须得册封曹操魏王吗?”徐睿问道。

    徐庶点头道:“不仅要封曹操为魏王,还要封刘备为王!”

    徐睿愕然道:“元直此话怎讲?刘备并未要求封王,朕因何主动封他为王哪?”

    徐庶上前一步道:“陛下,我们虽然目前占据了柴桑、庐江二郡,也有了四万精锐部队,可是东有孙策虎视眈眈,西有刘表居心叵测,陛下要想振兴汉室,就必须先有自己的地盘,目前来看,最容易纳入掌中的便是荆南四郡与南海郡了,而陛下要想拿下此四郡,必须后顾无忧,方可倾力出击。

    孙策才受封为吴王,更何况有公明将军扼守庐江,江东的危险一时无虞,唯一顾虑着便是曹操,陛下可以先封曹操为魏王,再封刘备为齐王,刘玄德素以汉室之后自称,陛下可并暗中传书与刘备,命他北攻袁绍,西牵曹操。如此一来陛下方可放开手脚,倾尽全力争夺荆南。

    荆南四郡入手之后,荆北三郡孤立,陛下便可软硬兼施,逼刘表交出荆州的权利,荆州一旦入手,陛下便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便可号令诸侯来投,谁敢抗旨,便治欺君之罪,如此一来汉室可定。”

    徐睿又道:“可是朕乃上邦天子,轻易地讨伐自己的臣子,如何才能师出有名?”

    陈宫在一边道:“此事容易,陛下可传召宣荆南四郡的太守来柴桑任职,名义上升官,却剥去了他们手中的权利,谁敢不从,便以叛逆之名讨伐。”

    徐睿听了大喜,从二人之计,即刻遣使传诏于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在,召四郡太守韩玄、赵范、刘度、金璇四人前来柴桑任职。

    又宣刘晔、孙乾二人上殿,宣布册封曹操为魏王,刘备为齐王,刘晔与孙乾各自震惊,徐睿又修书一封暗中于孙乾,好言相慰,命他回去报信与刘备,让刘备勿负皇室期望,北攻袁绍的时候,勿忘牵制曹操,孙乾然其言,与刘晔同出柴桑,各自回归。

    七日之后,徐睿大办婚礼,同时迎娶三大美女入宫,一时柴桑城热闹非凡,全民同庆,一直庆贺了三天方才作罢。

    又过几日,出使四郡的使臣回报,四郡太守均无一人肯来柴桑述职。

    徐睿大怒,召集文武百官齐聚大殿,商讨摔大军南下讨伐四郡之事,一将出列道:“久闻长沙太守韩玄手下有一老将名叫黄忠,微臣请为先锋,去会他一会,还望陛下恩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