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斗破三国 > 第一百五十五回 相星东移
    长夜寂寥,星斗满天

    巍巍泰山拔地而起,以傲视天下之雄姿矗立在青州中部的泰山郡畔。

    此时泰山脚下驻扎着刘备从冀州战场准备向下邳撤退,回师增援徐州的六万军队,自接到下邳关羽送来的加急文书之后,刘备即刻听从顾昭的建议,迅速调整战略,改变原先的北攻袁绍,南防孙策的作战部署,改为全线防御。

    命令张辽为主将,张郃为副将,率领五万人马,以济南郡为防御中心,以平原郡为防守屏障,防御整个青州北部,以抵挡袁氏集团的反攻。

    大营之内,刘备背负双手站在中军大帐之前,仰望远处巍巍的泰山,在黑夜之中,泰山就像一座庞然大物一般拔地而起,遮住了北方的天幕,漫天的星斗挂满了一山。

    “咳咳……“顾昭站在刘备身后,剧烈的一阵咳嗽,只咳嗽的弯下了腰。

    刘备急忙转身扶住顾昭,关切的问道:“军师你没事吧,怎么这病好像越来越厉害了?回到下邳之后你就好好休养,我再也不让军师随军出征了,直到你把病养好为止。”

    顾昭在地上蹲了一会,一直痉挛的胃终于好受些了,便费尽的站起身来,由于最近病情急剧恶化,顾昭的背影已经有些伛偻。

    握着刘备灼热的手掌,顾昭长叹一声道:“主公厚爱之恩,顾昭此生无以为报,只是天命如此,只怕主公大业未成,顾昭便行撒手人寰。”

    刘备黯然道:“先生何必沮丧,我听说世间有一名医唤作华佗,能治世间百病,无论如何,我回去之后立即广派人手,就算找遍天下也要把这华佗神医找出来为军师医病。”

    顾昭握着刘备的手道:“主公不必如此费心了,主公愈是如此,顾昭心中愈是不安。顾昭之疾病就算找来华佗神医为臣医治,也怕是回天乏术,因为顾昭此病乃是家族遗传下来的,已经传了好几代,自曾祖父起传至顾昭身上已经传了四代,叔伯兄弟还未曾有人能活过四旬,因此顾昭生死皆是天命,非人力所能为之。”

    刘备惊诧的道:“军师何出此言,玄德好像记得记得文远将军说过军师令尊顾炎老先生不是年逾七旬方才弃世么?”

    顾昭摇了摇头牵了刘备的手,君臣二人在大帐前的凳子之上并排做了,听顾昭娓娓道来。

    “主公待臣之厚,让顾昭刻骨铭心,铭感五内,实在是不忍心隐瞒于主公,不得不把整个事情从头道来,某祖上本姓郭,乃是颍川郡阳翟人;自曾祖父起便患上怪病,三十之后,身体虚弱,时常咳血,至三十九而殁,曾祖父生祖父兄弟三人,皆未过四旬辞世,因此至父亲之时,已经家境贫寒,父亲兄弟二人难以成家娶妻,后幸亏祖母婆家接济,父亲方在三十之时娶了母亲严氏,建宁三年(公元前一七零年)母亲严氏生一对孪生兄弟,顾昭便是这孪生兄弟之中的一人,母亲产后半年,家父便阖然去世,只留下母亲与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的婴儿,时日无以为继,眼见不能生存,此时先父顾炎身为阳翟县令,却因不能生育,膝下无子,也是机缘巧合偶遇顾昭生母,因此便讨了顾昭收养,不料顾昭十岁之时,先父顾炎因年事已高,与世长辞,留下遗书一封与顾昭,详言此事,顾昭方才得知自己身世。”说到此处,顾昭不禁潸然泪下。

    刘备听了顾昭此番身世,也不禁是唏嘘不已,为之落泪,黯然道:“想不到先生身世居然如此凄苦,先生胸怀经天纬地之大才,上苍怎地对待军师如此不公?”

    顾昭轻轻拭去泪水,强作笑容轻声道:“主公何必忧虑?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能得主公如此厚待,顾昭已经死而无憾了!唯一遗憾的是,顾昭曾经三次回阳翟故里探访,希望能得见亲人一面,却不曾如愿,叔伯皆已去世,母亲也不知所踪,顾昭心中更是挂念哪自幼分别的孪生兄弟,也不知是否尚在人世?是否受这病魔的折磨……咳咳……”

    顾昭说着一阵剧烈的咳嗽,急忙用袍袖去遮掩嘴唇,却咳了一袖暗红色的血液。

    刘备急忙扶起顾昭进了大帐,高声喝令部下道:“快传随军军医来为军师大人看病!“士卒应声去了。

    顾昭倒了一杯水,漱了漱口道:“主公不必惊慌,顾昭咳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顾昭昔时在在平原郡曾与一位叫做管恪的先生相识,顾昭因此粗通天文,虽然顾昭命不能长久,但是自问三年五载尚能坚持,无论如何顾昭也要坚持到主公能站稳脚跟的那一日。”

    忽然帐外响起急匆匆的声音,进来的是陈到,陈到来到刘备面前施礼道:“启禀主公,袁绍在冀州闻听主公大军南撤,点起十万人马,命颜良、文丑为左路先锋准备攻略青州,请主公定夺!”

    刘备听了不禁泪水长流,执着顾昭的手道:“南有孙策虎视,北有袁绍狼顾,先生若弃我而去?玄德以何求生?非玄德欲图富贵,自谋称王,实乃为解天下万民之苦耳!若有军师在玄德身边,尚能应付此局面,先生若去,如之奈何?”

    顾昭听了刘备所说,牵了刘备的手又重新走出大帐。顾昭仰起头来,用右手指着东方的天空,刘备循着顾昭所指看去,只见天际一颗灿烂无比的星斗正在闪烁。

    顾昭微笑着道:“主公你看那颗星便是相星,顾昭半月以来一直夜观天象,只见此星逐渐东移,来到青州上空,估计当世必有大贤来到主公的治下境内,主公只需细心查访,若是能得此大贤相助,胜过顾昭十倍矣!”

    刘备牵着顾昭的手垂泪道:“当世之大才在玄德眼中无人可胜先生矣,玄德自涿郡起兵,东征西讨十几载寸功难立,幸得陶谦公垂爱,将徐州让与备,以刘备驽钝之姿如何才能保全徐州百姓之安危?幸亏先生相助,刘备方能在这乱世立足,蒙天子圣恩,赐予齐王称号,刘备时常铭感五内,誓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皆依赖先生为左右之臂膀,若是先生故去,玄德不复信世上还有如先生之大才者!”

    顾昭看着刘备泪流满面的样子,想起当初刘备去请自己的情形,大雪纷飞的三九寒冬,刘备亲自手持扫帚为顾昭的茅庐扫雪,如此连续三日,顾昭终于被刘备的仁慈感动,本来惧怕自己的病情会因为操劳加重,不想谋求功业,只求安度此生的顾昭于是慨然出山相助。

    过去历历在目,可是自己的病情却越来越差,顾昭安慰刘备道:“主公不必忧虑,主公以仁义治世,自然能得仁义之人相助,譬如云长、翼德二位将军,皆是能替主公身死的忠义之辈,譬如文远亦是知恩图报的君子,徐州几十万百姓,无不垂泪感激主公,青州七郡,谁人又不为刘使君唱赞歌?纵然顾昭身去,只要主公能以仁义治世吗,何愁大贤不出?”

    刘备听了顾昭所说,方才稍稍心安,又道:“只是目下孙策尽起江东精锐,来势汹汹,袁绍在北方死灰复燃,而盟军曹操受西方马腾牵制,无暇北顾,我军南北受夹击,目下却不知如何是好?”

    顾昭大笑道:“主公休要忧虑,主公的仁义已在青、徐二州深入人心,军民一心如鱼得水,此二路敌军虽强,只要应付得法,不必俱之。江东孙策虽然部下精锐,可是吴军离了水面便如没了牙齿的老虎,下邳有云长驻守,况且又陈元龙相助自能抵御孙策大军到主公回援之时,等我军返回下邳之时,咱们深沟高垒,利泽战,不利则守,保证任他孙策虽然号称江东小霸王,却也不能进徐州半步。”

    刘备抚摸胡须道:“我已派遣翼德率领五千骑兵星夜返回下邳,有军师出谋划策,玄德倒是不担忧徐州战场,所虑者乃是北方袁绍的背后攻击。”

    停止了咳嗽之后,顾昭脸上的苍白之色逐渐褪去,那份自信又浮现在脸上,笑着道:“袁绍沽名钓誉之辈,好谋无断,心胸狭窄,见小利则忘义,干大事而惜身,不足为虑,况且重疾在身,难保那日不一命呜呼,袁绍一死,袁氏必然内乱,青州有文远将军驻守可保稳如磐石,袁氏永远也休想再次踏入青州一步。”

    听了顾昭如此分析,刘备方才心安,长舒一口气道:“有军师在玄德身侧,玄德便可安如泰山,既然如此咱们还按原计划返回下邳,我修书一封与张辽,命文远坚守勿战,等待袁氏自己内乱。”

    顾昭点了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我军下一步收缩南北战线,以防御为主,伺机偷袭敌人,不出一年半载两军自退,主公可趁机在青徐两州境内寻找贤良辅助,等大贤一出,主公必然化龙而起,傲视天下!”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