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关东秋叶 > 第二章 军中英才2-1
    2-1聚财行动

    你说这英才加入了官军,跟了张作霖,每天跟着他风风火火的剿匪打仗,跑来忙去,眨眼间一年就过去了,这就又到了一九零四年。

    英才已经习惯了军营的生活,他时刻注意向周围的人学习,尤其是看到,张管带在带兵上,永远是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使他牢牢地记在心中。营里每十日更换操练纲要,上旬刀枪剑戟武术格斗,中旬枪炮分解使用,下旬马上动作。每天不管多累,张作霖都要早早起来挨个督促几个帮带,并且自己亲自参加操练。

    知府又拨下了一些库银,为马队购几十支枪,用于更新武器。可是张作霖有更大的打算,他要将队伍扩大到千人以上,所以将这批枪支悄悄存在库里,暂不动用。

    一天晚上,管带招集几个属下开会,英才在门口站岗。最后他听到张作霖坚决地说:“要想尽快扩大队伍,需要银两,武器和兵员,就要按以下步骤办。一、二百里以外的富豪,最好是省外的,绑几个要钱,但绝不得撕票,这叫文明聚财,而且只能做一次,要绝对保密。二、对日、俄小股队伍装扮成敌对方,一点点吃掉,条件合适就干,这叫偷鸡摸狗,但情报要准,我们要枪要武器,可自己不能吃亏。三、捡一个大山头铲平,收枪和人,这是为民除害,大帅府还会有赏。”

    英才意识到巡防营里要有行动,就时刻紧跟着管带,一点都不敢松懈。很快第一措施就有了回应,一天晚上,张景慧一身便装来见管带,行色严肃地讲述了这些天的经历。

    原来,张景慧从中营里挑选了三十个身手好的弟兄,快马赶赴河北一个富庶之地,迅速挑选了三个豪贾,留下话就带人飞驰而去。他把队伍拉到广宁县高平屯,等待赎家过来。六天后,这些河北大户竟然赶着十伍辆大车,尽是布匹绸缎海货瓷器。“我一看就傻眼了,这些笨蛋,他以为是来关外赶集啊,咱们要的是钱。我让来人将货送到县城,尽快换成现银,三天后,送来一万两银票。事是办了,可这名声大了,正好还有两个弟兄家是广宁一带的,不巧还让人看见了,管带,这事可要早有准备啊。”张景慧匆匆离去,留下张作霖在屋里不断地转着圈。到后半夜,英才看到张管带坐在帅椅上睡着了,就拿来斗蓬给他盖上,自己守在他身边。

    第二天一早,张作霖带着英才去拜见知府璔大人。璔韫是盛京将军璔祺的弟弟,像清朝大部分文人一样有些愚腐,但为人正派清廉。因为今天知府不升堂,所以穿着轻绸缎褂在后堂接见了张管带。璔知府笑容可掬地询问张作霖,可以看出他的心情很好。而张作霖则面部严肃地站在璔知府面前,向知府说:“大人,卑职今天是向大人请求降罪的,”知府一愣,还是和颜悦色地问:“你有何等过错,要如此这般?”张管带双手抱拳低头作揖道:“大人明鉴,卑职自从归顺朝庭以来,首要任务就是对营兵以圣人之道加强教育,以官军之纪律努力约束,所以从未骚扰过远近百姓。这几年南征北战扫灭胡匪十几股,其他府道营中弟兄也个个称赞,这都是大人勤恭严督的结果。可这也招来绿林之人的仇视,近期谣言不断,诬蔑属下光天化日纵兵抢劫,卑职派人四处打探也未有结果。卑职想,这不就是给知府大人脸上抹黑吗!所以请大人处分卑职!”张作霖说完低着头站到一边。璔知府听完哈哈大笑,对张作霖安慰道:“张管带,这几年我府兵成绩卓然,我已多次申报朝庭,何罪之有!世上人心叵测可非你我,嫉贤妒能乃俗人常态。此事你尽管放心。”作霖千恩万谢告辞出来,英才看到了他眼睛里的笑意。

    回到巡防营,张作霖让英才找出中营名册,把张景慧提到那两个骑兵的名字做以改换,然后把他们放到大厨房帮厨。做完这件事后,这位管带衣著整齐地带着英才去挨门拜访那些名人知士了。

    果然没过多久,广宁县上报将军府,言及“乡绅频告,新民府巡防营管带张作霖,匪心未改,纵容属下三百余人在广宁数个村镇,大肆抢掠计十五辆大车之财产”云云,璔祺大怒,派人问责新民知府。同时,张作霖也收到璔祺夫人来信,通报此事。知府很快将调查公文拟好,交与巡防营,要求派快骑送达将军府。张作霖派英才火速赶往盛京将军府执行公干,要求他做以下事情:一,将知府公文呈送将军府,二,给将军夫人送一包东西附带书信一封,三,给将军的副官私信一封。

    英才将包袱斜跨在前胸,后背左肩斜插着一把大刀,刀把上系着鲜红的飘带。右肩上跨着一支日本造小马枪,顶簧上火,腰上横排着十二个菱形飞镖。那马四蹄踏雪,硕鼻顶白,周身火红,骑在这高头大马上,别提多威武了。张管带围着马转了一圈,又紧了紧马肚带,看着英才,嘴里咕嘟着:“妈了个巴子的,走吧。”一拍马的屁股,英才顺势夹紧马肚,这马像箭似的,一眨眼就不见了。

    英才马不停蹄地向盛京急驰,那会儿,沈阳就叫这个名字。从新民府到省城,快马就半天的路程,可在路上,俄军就设了好几处检查哨。每一次俄军检查,英才都挺着胸,高举着清军巡防营的腰牌,瞪着眼睛直盯着那些大胡子哥萨克。到了盛京,绕过东陵和故宫,纵马直奔将军府,将公文呈入。随后又到后门,请护卫通报太太,“新民来人了。”

    在后花园的亭子里,太太接见了英才。英才先用满族礼节给太太请了安,然后将包袱献上。璔祺太太看见包袱笑容就一直挂在脸上,看完信,轻声细语地嘱咐英才:“回去告诉张管带,此番广宁上本,官军抢掠,决非小事,再加上老爷身边有几个人也想安排,事情就复杂了。我会给老爷说说的,你们切不可大意。”说罢嘱咐看茶,英才懂得这是送客,马上行礼告辞。还有第三件事要办,英才穿过大街小巷好不容易找到将军的副官的宅院,巧得很,副官正在。当他打开大大的信封看到里面的银票,满口应承着“此事我会尽力,回去转告张管带,万事不可操之过急。”

    英才兴冲冲地往回赶,待过了俄军最后一个关卡,夕阳也映红了天边。突然,一个拌马索拦在路当中,英才大叫“不好!”早已被抛出三丈多远。这时两边跳出十几个人,直奔英才而来。由于距离太近,无法用枪,英才连抛出两个飞镖,就听见“啊啊”打翻两个。英才一腾两挪跳出了圈外。本来可以轻易地脱离险境,可是英才实在是舍不得那匹三河马,当他又摸回来,正在观察的时候,被六七个人紧紧地摁住了。英才原本想用道上的话问一下,忽然听到他们用日语交谈,也就不吱声了。

    这些人跌跌撞撞地把英才推到一个地窝子里,里面空间挺大,能容下十几个人。最里面有一个人靠着墙,面前有个小炕桌,蜡烛摇曳的火光,照在他的脸上,就像一个鬼影在飘浮。他用日语命令将英才放开,又用流利的中国话和气地问:“壮士,能不能告诉我你干什么去了?”英才没有回答,后面就挨了一枪托,那个看样是当官的又连忙制止:“别打别打,我们是日本别动队,是帮你们赶走俄国人···,”他回头问了一句话,笑着说:“就是老毛子,赶走这些老毛子。”英才觉得很可笑,不由地笑了起来,气氛也就和缓多了。这个日本军官叫花田中之助,他们的任务是专门来刺杀俄军一个上校。上午发现一个快骑向俄军检查哨疾驰,觉得有些蹊跷,所以专们等着捕捉他。英才正言道:“我是新民府巡防营管带张作霖麾下快骑,今天是奉知府之命到将军府送公文,与俄人并无关连,也未防碍你们公务,不知你们为何绑我。”这个花田一听张作霖三个字,腾一下站起来,问道:“是哪个张作霖?八角镇的张雨亭?”英才点点头,花田大笑着说:“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原来,这个花田,几年前为拉拢张作霖的团练,曾经和张拜过把子,张也没少买过他的枪。“你用的枪,这也是我提供的。”花田掂了掂英才的马枪,几年未见,花田升任中佐,张作霖也当了清军的管带了。花田命手下将武器和马匹还给英才,还亲自送出地窝蓬。那两个受伤的小鬼子“八个呀路”地骂着,英才暗自好笑。花田嘱咐英才,向张作霖及夫人问好,待合适之时去看望他。

    返回军营,英才向管带详细地叙述了办事过程,张作霖满意地点着头。出于自尊,返回的经过英才不打算马上告诉他。“吃亏了吧,”张管带好像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英才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地吭哧半天,才将傍晚的经历讲了一下。张作霖对花田的问候表现得很淡漠,可对日军的活动很关注,他捉摸了很久,忽然发现英才还站在一边,就笑着:“你小子还想瞒我,快看看你的枪吧。”英才这才大悟,枪拴早就让日本人给卸掉了。

    很快,新民府地界的名人知士,联名上书将军府,“因其勤勉,严肃军纪,爱民如子,广护地方,”为张作霖管带申请褒奖。

    将军副官来信,言及向将军进言:“新民巡防营管带张作霖,因为流言责备其人,恐其不服。其麾下多彪悍骑士,都是其多年追随者也,若换守将,恐怕众人不服,就此两项无论定决前后,都将危及地方安定。”

    而将军夫人说得更直接:“张作霖的管带乌纱帽是你给的,人家时时记着你的好呢。哪有听风就是雨,放着恩人不当去当仇家的。”璔棋叫大家这么一说,又看了新民府报来的公文:“经察,巡防营两月内未有三人以上离营外出,营员名册亦未有广宁藉兵丁,府衙派员便衣前往广宁,遍访众人,并无匪患骚扰,只有河北商人日前到此贸易,县众百姓皆为受益而欢欣,卑职以为当前奉天两夷相争,匪患尚重,首当维护忠臣厚士,用以保我大清江山社稷。”还建议对广宁县令给与处分。最后,盛京将军府下文斥责广宁县,此事终获平息。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