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宫前御道,孝公跳下战马,吩咐太监道:“准备午饭,寡人要同众臣,边吃边谈。”一路急行,走至书房,迈步而入。
“臣等,叩见君上!”众大臣,跪地叩首,伏地山呼。
“诸位爱卿,请起!”孝公伸手将众人扶起。
孝公快步走到御书案后,坐在龙椅之上:“诸位爱卿,今日我军阵亡五千精兵,损失惨重!大家议议!接下来,该如何守城。”
“臣,左庶长,嬴虔有本启奏!”
“兄长,请讲!以后内宫奏对,不必按朝礼参拜,以家礼奏对即可”
“谢君上!”
“你又来了!”孝公制止道。
“渠梁!我军惨败,非是指挥失误,乃是国力使然。现在秦国国穷民疲,加上秦出公母子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将我函谷关以西五百里土地尽数割让给魏国。使我秦国丧失崤、函之险和东方要塞,被魏韩两国紧紧锁死在关内。先君献公几十次征伐,也无法撼动函谷关。现在秦国,百姓不足三百万,青年男子不足二十万,苍头不足八十万,壮男不足三十万,剩下的都是少年或者是身有残疾之人,能成军的青年男子,不足十八万,除去西部守边之军,又因各地秋收在忙,能动用的精兵最多不超五万人。此次阵亡五千精兵,个个都是死在冲锋的战场上,非是溃兵。鉴于,战况形势严峻,魏武卒战力绝伦;臣,以为,守栎阳城当乘高据守,再征调各地精兵,坚壁清野,打一场消耗战。”
孝公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兄长,魏军战力空前。敌强我弱。以长策御敌,此法不失为一好法子也!”
甘龙拄着龙头拐杖,颤颤巍巍地说:“臣,太子太师,甘龙有本启奏!”
“老太师!你是朕之老师,现在局势,当如何应对?”
“君上,臣,不赞同左庶长,长策御敌之法!当今天下时局,魏国国力第一,战力第一。秦国国力第四,战力第四。先君几十年征战,造成国家人口锐减,财货缺乏。现在只能以守势求和,若是一味硬拼,破国灭种,祸在眼前!”
孝公从御书案上,举起了国书:“如何求和?少梁之战,我们擒获了魏国公叔丞相,议定了两国和平协议。魏国因我秦国严格遵守协议,使其后方无忧,公叔座发动了对赵国、韩国浍北之战,一举将两国打的大败。公叔宰相去世,魏惠王就撕毁协议,命庞涓为帅,攻我秦国,几次战役下来,我们已经退守到都城栎阳。现在议和,魏惠王就能遵守协议?”
“君上,魏国向西进攻秦国的策略乃是魏国武起老将军制定,传到魏惠王已经是三代国君。这几次秦魏战争下来,秦国损地七百里,魏国损兵几十万。若是魏国不改西进国策,假若,栎阳城失守,秦国将无险可守!只能退出关中,到了陇西之地与戎狄为伍了!”
公孙壮,躬身揖礼:“君上!我也赞同老太师的求和之策!现在秦国,积贫积弱,已经无力大战了!”
嬴虔站起身来,一脸涨红,焦急地说:“你们没有看到魏国,想灭了秦国吗?现在议谈栎阳防守之策,不是议国运长策之时”
老太师将颤声怒道:“军事上死守栎阳城,国事上,求和,求救!”
“渠梁!趁魏军尚未围城,抓紧时间,派人去陇西,调集边兵及西府各县三役之兵。”
孝公点手叫过小太监,吩咐道:“传诏,国尉府,即刻派能员去调集军兵!”
“诺!”太监却步退出,一路小跑而出……
“老太师!谁人出使能将魏惠王说服!让他放弃攻秦国策!”
“景监将军!”甘龙,朗声说道。
孝公听到人选,大感意外:“哦”了一声问道:“他乃军职,能胜任这谒者之职?”
“君上!景将军,常年带兵威名在外。由他出面以强硬姿态求和,……反而会能让魏惠王改了西向攻秦之心,从而东向攻击山东诸国。”
“好!寡人就派景监以秦使谒者身份,出使魏国!”
太监令看着,孝公稍有空闲,急忙说道:“君上,御膳已经准备好了,请用膳吧!”
“端上来吧!给每位大人,也盛上一份。”
“诺!”太监令急忙对门口一招手。一行宫女双手捧着食盒,轻轻放到御书案上后,从后面走下陛阶,放到众臣条桌案上。
宫女将食盒盖子打开,热气四溢,众臣看到御膳由四菜一汤,两荤两素。
“各位爱卿!陪寡人,一起吃点!我们边吃边议”
“谢君上!”
“臣,太子太保公孙壮,有本启奏!”
“坐下说吧!”
“谢君上!臣任国尉府军器司,主事十几年,对我军战力与魏武卒战力的差距,非常清楚。君上,我秦军阵亡军士中,绝大多数军士,都是身上没有穿戴甲胄的军士,多数人只有前甲,更有甚者身着棉甲破衣。……反观魏武卒,头戴铜胄,身着前甲、后甲、下甲,披膊,全身甲衣都是用犀牛皮制作而成,坚硬如铁。……这军士手中武器差别更大,魏军戈、矛、剑、戟全是精铁打造,而我军兵器,材质还是青铜为主,作战时兵器相碰,我军兵器必折!以上这些还不包括战术,军士体质的差别。”
孝公叹道:“可怜,我秦国儿男,竟然死在了装备落后之下!”
嬴虔点头道:“是呀,魏武卒招募,是采用募兵制,个个军士都是万里挑一!单一体质而论,普通魏武卒每人携带三日口粮,身上穿着三重甲衣,背荷长戈、硬弩,腰挎箭囊,内装三十枝箭,还能日行一百里路程。若以战力论,每一名魏武卒战力,相当于我军十名精兵,这等战力体力,简直是超级军士,天下罕有对手!”
“唉!我秦军要是也有这些武器,也能达到这个战力!”公孙壮放下饭碗,气鼓鼓的说。
孝公站了起来,脸色涨红,羞愧满面:“军备落后,寡人之耻也!”
“君上!秦军装备落后,已经是几代人了,不是你的错误!”
孝公愤怒地说:“可寡人,身为国君,只能让我军以血肉之躯与魏军死战,此乃国耻也!”
“君上不可自责,过甚!”众臣劝慰道。
“寡人郑重起誓,若是国耻不灭,寡人自裁以谢天下!”
“君上,若是国耻不灭,我等愿意从死,以谢国人!”
“好!人要知耻而后勇!寡人与众卿家,一起努力,富国强兵!”
“诺!!”
“老太师!这组织各世族出兵出粮之事,寡人,还要请你代劳!你设法给组织增援兵力,投入栎阳城保卫战中”
“好!老臣,一会儿就去找各世族代表,让其出兵出粮。”
孝公看着众人,吃饱之后,撂下饭碗:“各位爱卿!国难当头,栎阳城守城之责重于泰山!大家按各自分工,放手去干吧!”
“臣等告退!君上,万岁,万万岁!”众人却步而行,退出书房门外,出宫回府。
孝公看着众臣退出后,长出一口气,颓然坐在御塌之上,感觉浑身乏困,双腿重若千斤。
“禀君上!韩贵妃,来了,在门外等候。”
“快快请进!”
寺人令推开书房门扇,见韩贵妃,双手托着食盘,挺着笨重的身子,缓慢的走了进来。
孝公接过食盘,柔声说道:“韩柔!你有身孕,要千万小心。”然后用手拍拍御塌,轻声说道:“来,坐到寡人身边来!”
“谢君上!”韩妃,从食盘中拿过,一块糕点,掰下一小块,喂给孝公:“君上,臣妃,今天做了点,迎春糕,你尝尝好吃不?”
孝公扶着韩妃坐下,将糕点放入口中:“嗯!好吃,又粘又甜。”
“我再喂你吃块呗!你最近几天,都没有好好吃饭了。”韩妃一脸柔情,掰开一小块糕点喂了过去。
孝公轻轻的抚着韩妃肚皮,关切的问道。“韩柔!小宝贝这几天,还踢你不?”
“翻腾的很厉害!”
“当妈妈,真的很辛苦!也很伟大。”
孝公把耳朵,轻轻放到肚皮上,轻声说道:“来,让我听听!”
“咚!”婴儿在胎中,清晰踢动声,从耳中传来。孝公开心的说:“小家伙,挺高兴的呀!”
韩妃用手抚着孝公的头发,柔声说道:“就是!他天天高兴的在里面翻腾。”
“韩柔,照顾好自己,寡人要去巡防守城去了。”
“是!”韩妃从御塌背上,拿起披风,轻轻给孝公披上,从前面系好扣子。孝公伸过手去搂住了,韩妃柔声说道:”寡人去守城了!你快回房,歇息去吧!“
”是!“
……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