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五年十月,鉴于王允的才能和表现,王允被朝廷三公同时征召,以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从地方州郡迁到中央朝廷,这是王允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
并州太原境内。王允举家迁移洛阳做官。一家三口,王允,王氏,王聪。当然还包括高顺,高灵兄妹,和他的八百陷阵营护送。其余,则留给了家族。毕竟太原才是王家的根,祖父王琼曾经更是位列三公,看到朝中宦官专权,才激流勇退,回到太原。这也为王允留下了很好的人脉。
“聪哥,此次去洛阳,万事皆小心。等我长大了,就去找你。”王飞说道,这是王聪大伯的儿子,从小好武,这几个月,深受王聪的指点,武艺和兵法都进步很快。家族中,和王聪也很亲近。不过才十三岁。
“族弟,切不可,骄傲自满妄自尊大,这个世道混乱。切记韬光养晦,学好兵法和武艺,将来为兄还等着和族弟一起,征战沙场,封侯拜将呢。”王聪很郑重嘱咐,显然王聪也很喜欢这个乖巧,懂事的王飞,希望到时诸侯征战,能够帮上自己一把吧。
“某,记下了。不会忘记。”王飞郑重点了点头。“后会有期,请。”
“后会有期。”
“聪哥哥,等等我。”一个小女孩,跑了出来,虽只有八岁,但五官精致,一看面容,将来长大了,肯定是个祸国殃民的美女。来人正是三叔的小女儿,王欣,眼眶红红的,小姑娘知道王聪要去洛阳,一个很远的地方,急色道:“真的要走了么,什么时候还回来看看欣儿?”
王聪很是喜欢这个可爱的族美,八岁的女孩,皮肤吹弹可破,像个洋娃娃,五官很是精致。帮她抹了抹眼泪:“放心吧,聪哥哥,会回来看欣儿的。都哭成小花猫了。哈哈……”
王欣听到王聪说自己像小花猫,俏脸一红,嘴巴嘟了起来,仿若能挂个酱油瓶,小手叉腰,俨然装作大人样,头一偏:“哼……不理你了。”
“别啊,我们漂亮的小仙女,生气可不漂亮咯。”王聪哄哄她,“下次聪哥哥回来,给欣儿做蛋糕吃……”
“蛋糕?什么是蛋糕啊?”王欣一听是吃的,顿时不在生气,忙问,活脱脱的小馋猫。可是王聪每次给他做的吃食,古灵精怪的,却是味道极好,所以,她有事没事,就缠王聪,成了王聪的忠实跟班,感情极好。
“这是我自创的,非常香甜,下次,就做给你。”
“哦?”王欣眼睛一亮,“拉勾。”生怕王聪反悔。“聪哥哥对我最好了。”
“好。好。拉勾。”
“聪儿,时辰不早了,我们上路吧。”王允坐在后面马车,发话了。
“诺。”
………………
并州西河郡。马车内,高灵和王氏,两个女人叽叽喳喳交谈。“嘻嘻……”一会发出欢快的笑声,“想不到聪哥哥三岁的时候,发生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王氏正给高灵讲述王聪童年趣事。
王聪骑着宝马——墨玉火龙驹。“俊义,去前面看看,为何那么多人围在那里?算了,还是我去吧。”一路枯燥乏味,见到很多百姓食不果腹,奈何自己无能为力。看见前方围观,想去探个究竟。策马迎了出去。高顺见主公都上前去了,哪敢不跟上,忠义啊。
“卖身葬父?!”王聪瞧见了,来古代,这种桥段虽说不少,可自己却是第一次亲眼所见,只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身着土灰色粗布衣,鞋子破破烂烂,灰头土脸,头发乱乱盘起,上面还插了几根杂草。嘴唇干燥,像是许久未进食了,脸上也是脏兮兮的,看不出面容如何,倒像是个乞儿。众人皆是指指点点,这年头流民见多了,到处都是,见怪不怪了。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王聪动了恻隐之心,看她年幼,能帮就帮一把吧,拿出怀里包裹的肉食,“先吃点东西吧。”
小姑娘见有人问自己,心中升起一丝希望。开玩笑,这年头流民最不值钱,像这种卖小姑娘,还不如请人下葬,买棺材的钱多。显然小姑娘已经一无所有,惟有些许孝心,不想自己的父亲,暴尸山野,无人收尸。而小姑娘长期营养不良,也是百般无赖。
“我叫刁秀儿,雁门人氏,家乡大旱,颗粒无收。母亲年前,病逝家中。是在没有活路,交不起租子,父亲变带我,逃荒至此,谁曾想几日前,身体拖垮了,没钱看病……就……”为了抓住最后的机会,刁秀儿一股脑全说了出来,最后感到自己身世凄惨,竟泣不成声,泪水哗哗流……见到王聪衣着不凡,定能帮到自己,磕了磕头:“公子,行行好,奴婢不要钱,只求能好好安葬父亲。下辈子,做牛做马,报答公子恩情。”
“刁秀儿?”王聪嘴里喃喃,“怎么那么耳熟?”对了,不就是逃荒被王允收养的义女,三国第一美人,美人计的女主角。“天意如此。”
“快快起来。我帮你就是了。”王聪扶起刁秀儿,转头对高顺,“安排几个兄弟,去帮刁秀儿把父亲安葬了。都是苦命的人,能帮就帮吧。”王聪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心里却是乐开了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貂蝉,可是有着闭月之美。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毕竟现在刁秀儿一身脏兮兮的,灰头土脸,而且年纪尚小。但这并不妨碍王聪对美女的欣赏。
“诺。”高顺见到主公悲天悯人,想到自己和妹妹的命运,和刁秀儿何其相像。随即便领着刁秀儿,去帮忙安葬她的父亲。
………………
洛阳城外。
“子师兄,可把你盼到了。许久未见,你仍是风采依旧啊。”说话的正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家主,袁隗,当朝三公之一。一身锦袍,尽显富贵,五官轮廓,也是不差。
“哈哈,正阳兄,此番回洛阳,正阳兄已位列三公,还望正阳兄能指点一二。”王允作了一揖,王家和袁家也算得上是世交。王家祖辈王琼和袁隗之父——袁汤也有很深的交情。所以两家显得很熟络。
“子师兄,终于再见到你了。”蔡邕一身儒袍,面容显得有些憔悴。
“哈哈……伯喈兄,许久未见。某失礼失礼……”王允连忙作揖,有些愧疚。多年未见的好友。这些年,一直都有书信往来,所以王允也是了解朝中大事。
“聪儿,过来。”王允向众人介绍自己的孩子,“正阳兄,伯喈兄,这就是犬子,王聪。聪儿,快给两位伯父见礼。”
王聪连忙上前作揖,很是得体,脸色微笑:“正阳伯父,小侄有礼了。”“伯喈伯父,小侄有礼了。”
“不错,不错,贤侄不必多礼。可有表字?”蔡邕对王聪表现很是满意,此子甚是俊美,五官,轮廓清晰,体格出众,很是喜爱。毕竟也是好友的儿子,可见蔡邕为人实诚。
“回伯父,未曾有表字。”王聪恭敬回答,“家父曾言,伯喈伯父乃当世大儒,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不知侄儿可曾有幸拜在伯父门下,做学问?”王聪很合理利用资源环境,这年头,拼的就是资源,声望。声望高,自然多人来投靠你。要不然,你以为袁术那样的废材弟子能随随便便就拉起几万人的对伍,还不是靠家里四世三公的声望高么。所以,王聪不想浪费一丝,更何况蔡邕为人正直,忠诚,门下弟子众多,显然还有几个成才的。像顾雍顾元叹……
王允刚开始,微微差异,随即反应过来,这个臭小子,这么大事也不和自己商量,亏得事件好事,“伯喈兄,我儿的请求,你就答应了吧。他在家中就经常念叨,伯喈兄,乃天下大才,如若能成为其弟子,学得其本事一二,亦是何其之幸!”王允为了给儿子拉资源,也是拼了,连消带打,一通马屁拍来。“更何况其五岁离家那年,就曾作诗《游子吟》。可见其还是有些资质的。”
“哦。原来,作《游子吟》的王聪就是你啊。”蔡邕眼前一亮,“老夫也曾听闻,也有些才华。”心里已经接受这个弟子了。
“伯喈兄,你看?”王允追问。
“哈哈……恭喜伯喈兄,恭喜子师兄,一个收得佳徒,一个又为子寻得名师。”袁隗暗想,王允不愧是老狐狸,刚到洛阳就为自己儿子找到师傅。“走,入城,今日早已摆下酒宴,可是为子师兄接风。”
“对,看我都忘了,还好有正阳兄提醒。众人早在城内等候许久。哈哈……”蔡邕说道。
入城。宽阔街道,两边商铺,人群来往,络绎不绝,摆小摊的叫卖声。处处充满生气。这就是洛阳。六朝古都,果然不凡。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