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纵横 > 第一百章 中元之会
    杨太真和杨炎在放孔明灯时候,李华和清歌在东河上正划着竹筏。

    清歌道:“李华弟弟,咋们怎么趁今晚出发?”

    李华道:“今晚中元节,河道如果有巡逻的士兵,现在恐怕也在过节吧。所以就现在出发啦。”

    清歌道:“是啊,就中元节了,那次失散也十多天了,不知道李郎他们怎么样了?”

    李华道:“放心,以太白兄的身手,加常年各地游历的经验,肯定比我俩过得好。”

    此时,清歌穿上的是一身粗布麻衣,头发随意扎成一个发髻,头顶玉簪也换成了一根木簪。

    他见李华在她身上打量个不停,没好气道:“有什么好看的?”

    李华道:“清歌姐姐是不管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清歌道:“你就会说些恭维人的话。”

    李华道:“我怎么恭维人?姐姐本就天生丽质嘛,恰似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清歌道:“你就会做几句歪诗!”

    李华道:“我好受伤。”

    清歌道:“你就会贫。”

    清冷的夜色中,两人边说着话,边划着竹筏,竹筏沿东河而去。

    ……

    长安城。

    李隆基完成祭祖后,又招集宗室子弟,在大明宫麟德殿举行宴会。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西北角。这里面积巨大,宫殿错落有。在麟德殿东南方向,是大明宫的中心太液池。太液池引皇城附近龙首山之山涧之水流速入,又将池水引入皇宫各处,形成循环往复的活水,再加上人工定期的维护,所以池水清澈,景色怡人,是夏季消暑的好去处。

    这种盛大场合宴会,还是采取分食制。

    众人各自跪坐食案之后,早有宫女侍者担上各色菜肴、点心、果品。

    宴会开始之前,李隆基道:“今日中元节祭祖,我等宗室能聚此一堂,也不容易。如李适之,从陕州赶过来的;李暠从东都洛阳赶过来的;倒是国子司业李林甫一直在长安,不用赶路……”

    几人见李隆基点了自己的名,都有些诚惶诚恐。

    “谢陛下垂询,我等身为大唐宗室,自当为大唐为陛下效力!”

    李隆基又道:“各位在场宗室,包括其他身处偏远州郡的宗室,你等都是我的有力后盾;我大唐宗室力量前些年凋零不少,诸位更要注重自身修养、注重子嗣教育培养;担当起宗室的支撑作用。”

    “是!”

    “好了,开宴吧!”

    李隆基一声令赞下,宴会正式开始。

    又有教坊司的乐工从两侧鱼贯而入,在大殿中央奏乐、表演着歌舞。

    宴会之中,群臣给李隆基敬酒,李峤也在其中。

    宴会之后,李隆基传令身旁侍者。

    “令李峤留下吧!”

    麟德殿外。

    一人正对李隆基行稽首礼。

    “臣弟,邓州别驾李峤拜见陛下!”

    李隆基摆摆手道:“起来吧!陪我走走。”

    “是!”

    李峤侍候在李隆基身侧,从麟德殿往太液池方向行去。

    李隆基道:“峤弟,我将你从国子祭酒贬为邓州别驾,可有怨恨我?”

    李峤吓得不轻,浑身一阵冷汗直冒,这次却是改稽首礼为跪礼。

    “臣弟不敢!”

    “好啦!起来啊!”

    李峤颤颤微微的起身,跟在李隆基身旁,一边擦额头冷汗,一边亦步亦趋。

    走得胆颤心惊。

    李隆基道:“说说你在邓州情况吧!”

    李峤道:“邓州地属山南东道,刺史对在下还不错,臣辅佐刺史也能得心应手。”

    李隆基道:“就这些?”

    李峤道:“臣弟,臣弟一定尽心值守,辅佐刺史,为陛下治理好邓州。”

    李隆基道:“你继承了你祖父濮王李泰的秉性,喜好文学、诗歌,这是好事,不过武学、兵学之道,也该有所涉猎才是。”

    李峤感觉李隆基说这话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点头称是。

    李隆基又道:“此次归长安,可多住两日,再回邓州吧!”

    李峤复行谢礼。

    “多谢陛下。”

    两人此时恰好走出了麟德殿范围,再往前走,就是包含太液池在内的后宫寝殿区了。

    李隆基摆摆手:“退下吧!”

    李峤行礼拜别,转身退下。

    李隆基又说了一句:“不要光想着被贬之事,在心里怨恨,回邓州后,学学兵事,多了解下邓州河流山川走势。下次回京,我可要考考你这个别驾称不称职。”

    李峤脚步顿住,转身回道:“是!”

    接着再度退下。

    李峤心藏疑问暂且不提。

    且说李隆基目送李峤退下后,余光撇向了守卫麟德殿是士兵,突然眼前一亮。

    “可是忠嗣?”

    那士兵道:“右千牛卫?备身王忠嗣见过陛下!”

    李隆基道:“还真是你。”

    接着李隆基又道:“此门长官何人?”

    王忠嗣道:“正八品右千牛卫?备身王忠嗣见过陛下。”

    李隆基道:“不错嘛,陪我走一会儿。”

    王忠嗣道:“是!”

    说完,王忠嗣对副手交待了下宫殿值守任务,跟随在李隆基左右。

    李隆基身边本也有羽林亲军和千牛卫亲军侍从,这会儿,他道:“拉开警戒范围,让忠嗣陪我身边就是的。”

    亲卫安令执行,同时都一脸艳羡的看着王忠嗣。

    两人走在太液池的周围。

    李隆基道:“忠嗣,最近过得怎么样?”

    王忠嗣道:“禀陛下,微臣感觉千牛卫值守重要又充实。”

    李隆基道:“我已让其他人散开,这也是非正式场合,不用这么拘谨。”

    王忠嗣这才道:“义父,孩儿确实感觉成长很多。”

    李隆基脸上泛起笑意。

    “哦,说来听听。”

    王忠嗣道:“今年正日时候,义父答应让孩儿去南衙十六卫历练。”

    李隆基道:“确实有些事,这么说起来,你当禁军也有大半年了。”

    “嗯,是的,义父。”王忠嗣肯定回答,接着又道:“正日之后不久,我接到尚书省兵部传讯,我以勋臣之后的身份,被征入了右千牛卫。”

    李隆基道:“我也差不多想起来了。当时,决定让你进入南衙十六卫后,考虑到右相张说有过边军为将的经历,所以我找他讨论此事。”

    “啊,原来是这样的?”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