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纵横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事
    李华道:“嗯,这把短刀是高兄赠我的。”

    “高兄?”

    “嗯,就是高叔家大郎。”

    “哦,他似乎在铁匠铺当学徒。”

    “对,我今上午不是请他打箭头嘛,他正好新近练手了一把短刀,听说我要远行,就赠给我了。”

    “你已经有一把弩箭了,现在又有一把短刀,我什么都没有。”

    “那我砍完柴火,把短刀借你防身,成了吧。”

    “这才差不多。”

    两人来到附近林间,清歌在地下拾柴火,李华则爬上有枯枝的树干,用短刀砍起了枯枝。

    枯枝易断,不一会儿,地上就落满了枯枝。李华也就不再砍树枝了,转而和清歌一起拾柴火。

    ……

    入夜。

    坐在半圆形火圈中央,看着四周跳动的火焰,清歌一时有些痴了。

    清歌道:“真美!”

    李华也道:“真美!”

    清歌道:“我是说火焰真美。”

    李华道:“我是说姐姐真美!”

    “要死了,你敢不敢再说一次?”

    “姐姐真美……清歌姐姐真美……”

    李华连说了几遍。

    “你……”

    清歌似乎怒极,不过马上又转为羞涩模样。

    “姐姐真的很美吗?”

    李华看着清歌道:“真的。”

    清歌用手指拨弄了一下头发,说道:“那么,你送姐姐回家好吗?”

    李华一愣。

    这那更那啊?

    怎么一下跳到十万八千里?

    而且,回家?

    李华脸上满是惊愕,问道:“送你回家?”

    “对呀,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不是在私奔途中吗?”

    “你刚说啥?”

    清歌用异样眼神看着他。

    李华连忙道:“咳咳,刚才口误。是姐姐和太白兄私奔,我护送姐姐。”

    清歌放下了拨弄发丝的手,语气清冷:“是的,你只是护送……”

    顿了一下又道:“但是,要不是你提议,我们可能都不会私奔,我可能现在还呆在家里。”

    李华感觉有些头大。

    我当初就不应该提这个意见。

    不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说是因为千金小姐受不了四处奔走、露宿荒野的苦,但我们一路走来,确实吃过很多苦,姐姐她也没喊苦喊累呀。

    怎么就这时突然说要回去?

    想不明白,李华于是试探性的问:“要不我送你回去?”

    清歌又有些扭捏。

    “这样,好嘛?”

    李华道:“当然好。之前被抓时,听他们交谈,抓住我们,你父亲可是有重赏的。隐约中的意思,不仅有不菲的赏钱,得你父亲赏识之下,可能还会受到提拔重用。我现在把你送回去,你父亲渝州刺史李公,一高兴,赏我个一官半职也说不定。”

    清歌道:“你就这么想当官?”

    李华振振有词道:“那是当然。俗话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一招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谁不想要权力呢!”

    清歌道:“陶渊明就不贪念权力。”

    李华道:“陶渊明不贪念权力?我看不见得。他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看不上五斗米俸禄的九品县官。但如果有更多俸禄,更高官职呢?他怎么选择就不见得了。”

    清歌道:“难道就没有不贪念权力之人吗?”

    李华道:“有,肯定有。不贪念权力,有可能他已经体会到了权力带来的乐和苦;有可能是厌倦了名利是非的纷扰……但对于没有尝过权力滋味得人来说,权力对他肯定有别样的诱惑。”

    说道这里,李华徒然心中一突。

    咋回事,这些乌七八糟的想法哪里来的?

    理了下思绪,李华不禁一阵头大。

    原主,你到底有怎样的经历?

    又是谁对你小小年纪,就灌输了这些乌七八糟的想法?

    夜风中,李华感觉一阵凌乱。

    清歌道:“你这么想当官,那么,你怎么还不送我回去……途中有这么多机会,你怎么不把握?”

    李华道:“我也想把握的。但,人无信不立。我答应了太白兄,要保护好姐姐逃脱追兵的。又怎能违背诺言,反将你交给官兵呢?”

    清歌目光灼灼的看着他。

    “说到底,你一路上对我的保护、照顾,都只是因为你对李公子的诺言?”

    “有一部分是的。”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所谓的,一部分,诸如此类,都是借口。我只想听,是与不是?”

    李华与之对视。

    “不是!”

    清歌咄咄逼人的态度有所改变。

    柔声道:“我了,我知道啦!姐姐信你。”

    李华道:“姐姐,你能跟我说说心事吗?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突然之间态度转变这么大,我感到很是惶恐不安。”

    清歌拾起柴火,给火圈一处薄弱处加了几根柴火。

    李华也拾起柴火,加到另一处薄弱处。

    双方谁都没有说话。

    气氛一时有些静谧。

    过了一会儿,清歌转过头来,看着李华,声音有些沙哑。

    “我不知道,该不该对你说这些,其实我心也很乱……”

    李华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做出一副诚恳倾听姿态。

    清歌又继续道:“其实,这些时日以来,我的心很是惶恐不安。但一来,逃亡途中,情况紧急,没发表现出来;我来,我也不想你为我担心。”

    李华想了会儿,道:“听姐姐这么说,我感觉我当初提议,是否鲁莽了。”

    清歌道:“我随时父母掌上明珠,但也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我并不是拍吃苦,我是疑虑,私奔究竟是不是对的?”

    李华一愣,心道。

    原来担心的是这个。

    李华道:“古有红拂和李靖夜奔,成一代佳话;今清歌姐姐和李白夜奔,岂不再创美谈?你喜欢太白兄,就勇敢去追求,这有什么错?”

    清歌道:“没有这个简单的。当时夜色,我见李公子,本为道别,心中自有不舍,恰你提议,就此答应下来……你说起,红拂夜奔故事,就我想来,其实未必那么美好的。”

    李华不解道:“还有其他说道吗?”。

    清歌道:“我父母感情很好,家母开明,所以我读过一些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稍明辨了他俩区别;也读过左氏春秋传和春秋公羊传,同样的内容,两者立意不同,思想也不同。所以看历史记载,我不会只偏听官方宣传正传,而要多想想当时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综合分析……”

    李华打断:“姐姐,你直接说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