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纵横 > 第六十六章 襄阳
    开元十三年十月一十七,李华走在襄州的山路上。思绪不由回到了几天以前。

    几天之前,李华发现小镇上来了些陌生人,他们似乎在找什么东西。

    李华不由联想到了两个月前,长江之畔、荆州境内遇到的那两个黑衣人。

    他们明显是冲着我来的。

    虽说,当时杀了他们,但他们同伴明显就在附近。

    如今,这两个月下来,各个方向搜寻一番,怕是现在搜寻到了这当阳县河口镇了。

    看来,这河口镇是不能呆了!

    打定主意,李华当天晚上,李华向铁匠铺老板风青阳道别,说又要事需离开,以后有空再相见。

    第二日,一早,李华稍做收拾,去了赵家村,又同赵叔一家以及那笙一家道了别。

    那笙很是不舍,送出了很久。

    “李华哥哥,你还会回来看阿笙吗?”

    “会的......哥哥会回来的。”

    “哥哥多久来看阿笙呢?”

    “多久?”李华有些迟疑。

    多久呢?他现在还在危险之中,必须东躲西藏,又怎们能预知道自己将来会在哪里呢?

    那笙眼神黯然下来。

    李华见此,忙道:“那笙妹妹,最低一年,最多三年,哥哥一定来看你好不好?”

    那笙眼神重新恢复光彩,“好的,我等哥哥,哥哥说话可得算数!”

    “当然,当然算数!”

    “咱俩拉勾,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好!”

    两人拉勾,又相互给对方一个拥抱。

    拥抱是多么甜蜜和惬意的事,李华也想就这样一直拥抱下去,想时间在这一刻定格。

    但又想到随时可能到来的危险,想到另一个约定——一年之期。

    李华狠了狠心,分开了怀抱,转身离去。

    那笙站在那里痴痴的看着,一年之期,很短吗?那三年呢?还短吗?人生有几个三年?

    人生总是有离别的,离别后,总是期望着再见,没有再见的期望,人生又会有什么期望呢?

    李华这次没有沿长江而行,二十先沿漳水溯游而上,进入上游襄州境内,再做走陆路。

    之所以如此,因为在他看来,第一次遇到黑衣人的地点在沮漳河下游与大江交汇处,那时,两个黑衣人虽然身死,但他们发出了信号。

    他们同伴应该会已他们出事地点为圆点,逐步扩大搜索范围,李华自然不会傻到往下游走,自投罗网。

    那么他又要回蜀中,还怎么走呢?

    从现在的当阳走陆路直插蜀中,中间要翻越连绵的崇山峻岭,道路异常难行;所有,这时,李华又想起了,当初和李白几人谈及去长安路线图的事。

    当时他提及的路线为:从淮南道沔州汉阳县出发,沿汉江朔游而上,一直进入山南西道汉中,再从汉中走陆路,过剑阁,进入蜀中。

    那么,我现在是否可以参照这条路线,只是把前面的一段更改一番。

    那条路线是从汉江下游与大江交汇处汉阳出发,走水路沿汉江朔游而上;我这里可以将水路出发的地点改在汉江的中游——山南东道的襄州襄阳府。

    这样一来,我就要先到襄阳府了。

    从沮漳河上游,弃船登岸,问明了到襄州襄阳府大致方位,李华采取了步行方式出发。他行走的路线并不是一直沿官道而行,他担心那样自己接触的人会很多,会增加敌人追击到自己的可能性。

    所以,他是主要在山林之间走,但也没有到山林深处,担心迷路,而且他时不时微调一下方向,以保证方向的正确性。

    五天后,李华到达襄阳府。

    站在汉水之旁,襄阳城外,看着襄阳府巍峨雄伟的城墙,李华一时感慨万千。

    就是这座城,后世将会经历熊熊战火的洗礼,这座城,将会被蒙古围攻十年,不知多少人的性命将会葬身于此。

    李华一阵感慨时候,突然有个小男孩撞了自己一下。

    李华以为是自己挡着别人的路了,忙道歉。

    “对不起,你没事吧?”

    “哦,没事!”

    小男孩说完走开了。

    突然,一个人将那小男孩给拦住了,“小子,将东西交出来!”

    小男孩哀求道:“大叔,我没有东西,你放我走吧!”

    李华心道。

    难道光天化日之下,碰到抢劫的?

    于是李华停了下来,打算看事态进一步发展。

    却听那人道:“小子,还在装蒜,你要是偷别人的东西,我可以当没有看见。可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偷到我漕帮兄弟的头上。”

    李华本来还想着自己得帮那小孩的忙,对付那拦路抢劫的人,听到此处,醒悟过来,看来两人身份反转啊,由劫匪和被抢劫之人变为小偷和抓贼的人。

    那小孩准备逃跑,却被抓住。

    李华见事态结束,准备离开,见那人突然喊住自己,“兄弟,请等等!”

    李华一愣,“何事?”

    那人笑道,“你摸下你腰间。”

    李华一愣,但还是照办了。

    “咦,我的荷包和木牌?”

    李华这才发现自己腰间挂着的荷包和木牌不见了。

    这荷包是我生日当天,清歌姐姐送给我的。

    木牌是在夔州白帝城码头扛包后,屠苏大哥送给我的。

    我就一直挂在腰间。

    怎么会不见了呢?

    “哦,我的荷包和木牌不见了。”李华醒悟过来,看向那个青年人和小孩。

    那青年人点点头道:“兄弟,他刚才借撞你的机会,顺走了你的东西。”

    说着,取过荷包和木牌,将其交给李华。

    李华郑重接过,“多谢兄台仗义出手,大恩不言谢。”

    那人道:“在下木易,漕帮襄阳分舵的执事,还未请教,兄台是哪个部分的?”

    “哪个部分?”李华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木易见此,有些疑惑。

    心道。

    莫非他不是我漕帮的人?

    否则,我问他我漕帮切话,他怎么会不知?

    不会他木牌也是偷来的吧!

    想到这里,木易一脸警惕的看着李华。

    “兄弟,你这木牌哪里来的?”

    “木牌?哦,是屠苏大哥在码头送给我的。”

    “屠苏?莫非是我漕帮夔州分舵的舵主屠苏,他在我们漕帮名气不小啊!”

    “哦,这个他倒是没有跟我说明,他只说,这木牌很有用。”。

    木易一脸羡慕的看着李华。

    “当然很有用,有此木牌,兄弟你以后在全国各大码头,请其他兄弟帮忙也容易很多,兄弟们都得卖屠舵主几番面子。”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