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大齐霸主 > 十二、宣传工作
    吕购道,“此事不难,这第一步自然是造纸了。”

    造纸的基础无非是三样东西:蒸煮植物纤维的金属容器、泡软植物纤维的碱性物质,还有把树皮、蚕茧、旧渔网之类的原料粗加工的锻锤。

    既然要做,吕购想着,那就尽量做到最好。若是用那些又重又厚的青铜鼎、把竹子在池子里浸泡一百天又或者叫人力去大汗淋漓地加工原料,那纸就跟金箔差不多了,对竹简会构成什么竞争力?

    他细细思忖道,“还是得铸出受热快的铁锅,还要造出功率大,不费人力的水力锻锤,以及收集体内富集碱类的碱蓬。”

    这事情分头去做,花不了多长的时间。

    顺便,吕购的人马也造出了水力排风机(水排)。

    火红色的发出耀眼光芒的第一桶铁水的时候,工厂里顿时欢呼雀跃起来,但这仅仅是开始的一小步。

    首先工人们要先用细沙、水泥、砾石的原料,制作出铁锅模具,铁锅模具根据铸造铁锅的大小不同而不同,一个铁锅模具最多能使用四五天。所以这道工序也得有工人不停地做。

    车间外面的锅炉将废铁高温融化成铁水后,工人们用特制的勺具将铁水盛到制作好的铁锅模具中,在铁水放到模具之前,工人们还要不断地将水和烟煤的混合物刷在铁锅模具上,这样做目的是阻止铁水和铁锅模具粘合在一起。

    铁锅的表面抛光处理。成形的铁锅等待其冷却后,进入下一个步骤,进行清理表面处理、抛光,磨锅底,经过抛光处理后的铁锅就会变得很光滑。

    抛光处理后的铁锅就要进行质量检测,看看铁锅有没有漏洞等质量问题,有质量问题就要当废铁放到锅炉高温锻炼成铁水进行铁锅铸造的下一个生产过程。

    经过捣碎、蒸煮、挤压、火烤等工序,纸终于成了形。

    “就把这白白净净的纸卖出去了?”

    “不,当然不是。至多是只能用来擦屁股的草纸。要是把能写字的宣纸卖出去,还怎么搞文化垄断呐?”

    吕购找来一大帮泥匠,还有玉匠,尤其是刻字的工匠。

    “你们瞧着……”吕购指着一块黏土制成的立方体道,“在这一面上先刻上印刷的字体,这叫印刷体。这种字体笔画少,布局规整,更没有像大篆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待一个字刻完了之后(阴刻),吕购命人将至放入窑中,未几,泥块就烧成了硬邦邦的陶块。

    吕购把陶块刻字的一面,对准另一个泥块(先抹了层水,防止两者粘连),稳稳地压了上去,泥块上就出现了文字的阳文。

    “再把这泥块烧制,就能产出字模,也就是活字了。”

    “这种制造法,便有许多好处。一、刻字效率高,比起青铜和玉,这简直算不上刻,最多是塑形。二、只要有了阴刻的母本,就能不断地量产阳刻的子本。”

    顺便,吕购在设计字模的同时,附加了标点符号的字模,读起来就没那么吃力了。

    而且,文字排列顺序也成了从左到右,横着排,“要是嫌弃,就不要看。反正是别无分号。”吕购想道。

    </br>

    </br>